绘本阅读是连接儿童与文化的桥梁,也是对儿童生命的滋养。绘本不仅可以用来读,还可以用来玩。从头到脚玩绘本的过程,也是成人与孩子一起从绘本阅读到绘本游戏的美好旅程。让我们重温这场直播,跟着董旭花老师,一起开启这段奇妙的旅程。 内容来源:本文整理自2020年3月30日晚8点,山东女子学院董旭花老师在幼师口袋微课直播间分享的内容,主题为《如何从绘本阅读到绘本游戏》。文章字数较多,建议先收藏。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的话题不是从早期阅读的角度来谈绘本阅读,我们要谈“如何从绘本阅读到绘本游戏”这样一个话题。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所有的人能够邂逅图画书,我觉得特别幸运。在讲今天的分享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说说绘本和图画书之间的关系。我的题目用的是“绘本”,但实际上后面我会不断地用“图画书”这个词,其实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绘本”这个词是从日本翻译引进过来的,欧美一些国家通常会用“图画书”这个词。所有的幼儿园老师其实都知道,绘本和图画书不单纯是指有插画的儿童书,它是要用图画和文字共同来讲故事,而且有些时候图画要比文字重要得多。回想一下你自己第一次和图画书相遇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最初遇到图画书的时候,你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彭懿老师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这本书的前言里就说:“人生有几次邂逅图画书?三次。童年、初为父母以及人生过半为自己的时候。”人生过半为自己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幸运的是,在我做父母的时期,也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遇到了图画书。所以我第一次追图画书是在那个时候,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跟孩子一起相伴。我们说每个孩子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就在童年的时候遇到美好的图画书,并且在父母和教师的陪伴阅读中幸福地成长。有人说,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图画书一定是小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滋养品,对吗?每个人世界观的养成,跟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都有直接的关系。如果食物喂养的是我们的“物质身体”,那么阅读喂养的就是我们的“精神身体”。所以阅读才是最浪漫的家,才是孩子成长当中非常重要的滋养品。在今天晚上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想跟大家分享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先简单谈一谈优秀的绘本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为什么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如此强调绘本阅读?第二个问题谈一谈绘本在幼儿园的开拓性运用。第三个问题谈一谈如何进行绘本游戏设计?最后我们要谈谈绘本资源在运用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对策。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在今天我们如此强调绘本阅读?绘本阅读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我们都知道优秀的绘本是宝藏,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性、娱乐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太多的东西,比如,感知和表达生活的美好,传递生活的温暖和智慧。我们几乎所有的幼儿园老师都特别熟悉这样几个绘本——《花婆婆》《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我爸爸》《我妈妈》......例如,一说到《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大家头脑当中立马就会出现小兔子和大兔子。很多年前遇到这本绘本的时候我就在感慨——不是感慨大兔子的爱要比小兔子的多得多,而是感慨小兔子给我们带来的感动,那么真诚、直接。《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启迪了母子之间,或者说人与人之间这样一种美好的情感表达,让人特别感动。还有很多绘本能给我们启迪,比如,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的学生必须要看的一个绘本叫《安的种子》。我觉得它给我们所有爸爸妈妈以及做教育的人这样一种启迪——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是最有智慧的教育?那就像《安的种子》里边告诉我们的——顺势而为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再如,《鳄鱼爱上长颈鹿》是一个非常棒的故事。很多年前我还曾经用它规劝过我的一个闺蜜的婚姻。鳄鱼和长颈鹿都能相爱,我们和我们的另一半为什么不能好好地享受我们之间的爱和生活呢?所以,绘本真的会让我们遇到生活当中非常多的美好,去感悟它、感知它、表达它,去感受这份温暖和智慧。绘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能让我们感悟生命、抚慰心灵。彭懿老师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当中曾经说:“经典图画书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生动言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说到这些字眼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慨,这次遇到的前所未有的疫情灾难。到今天为止,还有很多人住在医院里,全球有72万人(注:此处数据截止至3月30日)感染了新冠病毒,这是一场我们真的很想要打赢的战争。在这场战争当中,我们必须要面对这样一种灾难,还有离别,甚至是死亡。从小长到大,我们无法保障每一个孩子都在一个完美的家庭中长大,没有办法让每一个孩子遇到完美的爸爸妈妈、完美的老师。世界真的不完美,所以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绘本的陪伴,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这个故事能让我们很好地看待死亡和离别。比如,《大脚丫跳芭蕾》这个故事,我每年都要给我的学生讲这个故事,每个人都有一双大脚丫,这双大脚丫是什么呢?可能是你太胖了,可能是你太矮了,可能是你不够聪明,可能是你的眼睛不够大,可能是你的学习成绩不够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大脚丫,也许被自己嫌弃,也许被别人嫌弃。但是当我们接纳了它之后,我们就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认可和接纳自己。所以《大脚丫跳芭蕾》让我们去了解自己,建立一种自信。图画书真的是一种非常棒的方式,让我们去感知生命,抚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给予每个孩子成长的力量和心灵的指引。优秀的绘本同样也能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大爱情怀。我们知道,图书本身就是文化的传递,我们现在有非常多的优秀的原创图画书,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自然流淌。比如,幼儿园老师比较熟悉的《熊亮·中国绘本》系列,它当中有10本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启蒙绘本,这里讲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它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温暖又很有趣的部分。比如,《兔儿爷》《小年兽》《灶王爷》《和风一起散步》......这10本就是非常经典的原创传统文化读本。这些读本既是文化的传递,又是我们民族最优美的东西。所以优秀的绘本就是文化。第四,优秀的绘本还能让我们得到文化和美学的滋养,提升审美能力。偏远地域的孩子们,或者说乡村里的孩子们,他们没有多少机会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所以图书,尤其是优秀的图画书,就可以给孩子非常棒的审美的感染。比如,大家熟悉的《母鸡萝丝去散步》里边就有非常精美的装饰画,《漏》这个故事当中就有夸张的水墨涂鸦画,这是我们传统的文化读本。比如,《小泥人》中的泥巴画,还有《我的手指画创意绘本》系列当中的插图,就是用五个手指蘸上颜料涂抹出来的,这是我们幼儿园老师非常熟悉的手指手掌拓印画。比如,《落叶跳舞》当中的立体的落叶照片,还有大家熟悉的《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当中的色块拼接画,不一样的绘本有不一样的绘画风格,给孩子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所以方卫平老师在《享受图画书——图画书的艺术和鉴赏》引言当中说:“享受图画书,享受一种别致、快活、丰饶、瑰丽的文化和美学样式,是这个时代赐予我们的福分,是小读者的福分,也是大读者的福分。我们真的是好幸运的人。”第五就是绘本能让我们感受到诙谐幽默的生活趣味和脑洞大开的无限创意——几乎所有的绘本都充满了想象。我们说绘本可以很“有用”——给孩子以文化启蒙、品德养正。有些时候绘本也可以很“无用”——仅仅就是给孩子带来好玩的体验,给孩子的童年添彩。很多年以前,我曾经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到一个绘本馆去做义工,给孩子讲绘本故事。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讲《好饿的小蛇》这个故事。一条小蛇,扭来扭去地在森林里散步。它看到一个苹果,一口就把苹果吞了下去,然后小蛇肚子中间就会鼓出一个大苹果;小蛇看见一根香蕉,一口又吞进去了;最后最有趣的是小蛇遇见了一棵长满了苹果的苹果树,然后它竟然也想要一口吞进去。记得当时我在给孩子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人一边讲一边用手势、动作、语气在玩,大家很享受一口吞进去的感觉,特别好玩。这样的故事,其实带给孩子的就是一种诙谐幽默的生活趣味。说到绘本,因为它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所以一定能让孩子学习语言表达和获得文学启蒙。因为绘本是一种创造性地把语言和美术两门艺术综合在一起的形式,它可以帮助孩子形象地去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们读到的很多绘本都有完整的叙事故事。比如,老师们比较熟悉的《团圆》《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妈妈心·妈妈树》……还有一些是散点式的叙事,比如,《闪电鱼尼克》《跑跑镇》等。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孩子还会接触到非常多的认知类的绘本,像《我的地图书》;童谣绘本;游戏类的绘本——《小泥人》《点点点》等。绘本真的是一个无穷的宝藏,它可以让孩子获得非常多的滋养。阅读绘本是建立儿童与文化的连接,也是对童年生命的一种滋养。食物滋养的是孩子们的物质身体,而阅读滋养的是孩子们的精神生命。所以请家长们一定记住,对小孩子的成长来说,阅读和食物是同等重要的。松居直老师在《幸福的种子》这本书里边,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念书给孩子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当然绘本在幼儿园里不仅仅可以读,还可以有更广泛的教育价值。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绘本可以在幼儿园中的哪些领域进行开拓性地运用呢?其实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我们全国幼儿教师的偶像——应彩云老师,她曾经上过非常多的绘本课,也给大家做过很多的示范。在应彩云老师的绘本课里面,你可以看到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当然还有音乐、美术和健康教育。所以大家如果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绘本,会发现绘本不仅仅可以运用到语言课中进行阅读教育,它还可以运用到科学教育、数学教育、社会教育、健康教育、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当中。绘本还可以运用于日常班级管理和师幼互动。如果老师、爸爸妈妈们的脑子里存了非常多的绘本,当你的孩子有问题行为的时候;当你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出现同伴冲突的时候;当你的孩子出现其它棘手问题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立马利用绘本中的故事来跟孩子做互动、做交流?当然绘本资源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环境创设,因为绘本是特别美的,每一本绘本的每一页都是一个美术作品。我通常会认为图画作者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因为图画当中蕴含的东西非常丰富。优秀的图画书的每一个页面,其实都可以直接拿来做环创素材,它们都是特别美的,会给人启迪,给人想象的东西。当然绘本资源也可以用做家园共育。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在开展绘本教育的时候,一定是有家长参与的,这就形成了家园教育的合力。绘本资源当然也可以运用到室内外的游戏当中。如此说来,绘本其实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请大家注意,我这里说的“课程”是一个很广泛的课程含义,而不仅仅指的是上课。幼儿园的老师都知道,我们在幼儿园谈课程的时候不是分领域的学科课程,而是指在一日生活当中能够给予孩子发展经验的活动,只要能促进孩子经验的发展,这样的活动都叫课程。如此说来,绘本就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聪明的幼儿园老师应该学会在幼儿园里用好绘本这种资源。说到资源的利用,我需要强调的是,“绘本阅读”和“绘本教育教学”不是一个概念,绘本阅读通常就是指向读绘本,理解绘本,它是以阅读为主要目标,绘本既是目标,也是载体。而绘本教育教学,教育才是主要的目标指向,而绘本仅仅是载体。我利用绘本这种载体来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健康的教育、社会领域的教育、科学数学的教育、美术的教育等。在现阶段幼儿园里面,老师比较集中在语言领域运用绘本,大家更习惯读绘本、画绘本。而在艺术领域,老师们主要是读绘本、画绘本、演绘本。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山东省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团队创作的书,叫《幼儿园绘本美术活动创意设计》。这本书讲述的是幼儿园有效利用绘本进行实践探索。我尤其欣赏书里面的一句话——每一个绘本都是一座浓缩了的博物美术馆,每一本绘本都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美术体验场。还有一个就是关于绘本戏剧的探索,我觉得也非常棒,这也是在现阶段幼儿园当中比较有效的一种实践。因为戏剧是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它本身就具有综合性、表演性、游戏性和创造性。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绘本不仅仅可以用来读、画、演,同样也可以用来玩。从头到脚玩绘本的过程,也是我们与孩子一起开启从绘本阅读到绘本游戏的美好旅程,我们可以利用绘本当中蕴含的那些活泼、幽默、风趣、童真、灵性的元素和精神特质来设计活动。然后从绘本阅读拓展到绘本游戏,从头到脚玩绘本更适合3—6岁幼儿的心理需求,因为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爱玩,所以游戏就是孩子最根本的心理需求,而且它可以让幼儿园的课程更具有文化渲染的力量和儿童本真的趣味。绘本可以帮助老师拓展课程资源,让幼儿园的课程更具有游戏的趣味。那么我们把绘本带给孩子之后,孩子可以根据需要和经验,引发自主游戏,这个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孩子经验的自然迁移。今天我不谈自主游戏,我主要谈的是老师设计的绘本游戏。绘本游戏应该是属于工具性游戏的范畴。在幼儿园里我们强调自主游戏,但是我们也不否认在幼儿园里还有游戏化课程的存在,而绘本就是最值得挖掘、利用的游戏化课程资源之一。幼儿园老师也需要游戏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拿来设计游戏,例如一些情感色彩非常浓的绘本或是故事情节特别强的绘本。我们如何进行绘本游戏设计?我想从这样两个方面来谈。第一个方面,大家要知道利用绘本的哪些元素可以进行游戏活动设计,这些绘本中的元素包含了绘本的主题即中心思想。第二就是利用绘本的情境、内容、情节、人物、图画、语言、创意等等来设计游戏。我现在举例说明,比如,一个幼儿园老师比较熟悉的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蚂蚁外出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西瓜,然后回去叫他的小伙伴,想要把西瓜搬回去,可是西瓜太大,蚂蚁太小。蚂蚁们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把西瓜切割、抬、推、拉,然后把西瓜搬回自己的洞里,把洞塞得满满的,最后剩下的西瓜皮还不忘用来玩滑梯。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蕴含了童真童趣,又极为夸张。一看这个故事的封面,你就能看到它的夸张——大大的西瓜和小小的蚂蚁,除了对比,还有一种喜悦感。整个画面,无论是故事情节、情境、人物,都给人一种喜悦的感觉。这里边当然还蕴含了这个故事当中最核心的主题——团结协作和解决问题的智慧。那么如何来设计游戏呢?我今天特别想给大家分享在《从头到脚玩绘本》这本书里面的一段视频:我们的老师特别聪明,把扭扭棒固定在帽檐上,类似蚂蚁的触角。然后把曲别针别在小西瓜碎片上,用“触角”上的磁铁来吸曲别针,这样孩子就可以来玩了。这个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可以反复玩、天天玩。大家看一下PPT中的这张图,就是游戏的一种递进。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小西瓜”放在平铺的桌面上,然后右边就是把“小西瓜”放到瓶子里去。这个是我们原来玩过的“磁铁吸曲别针”的一个小实验。更多游戏视频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精彩直播回放!刚才给大家说的是关于利用绘本的主题、情节、内容、情境来进行的游戏设计,还有一个就是利用绘本的图画、创意来进行游戏的设计。“花婆婆”方素珍老师和江书婷老师合作的绘本故事《闪电鱼尼克》,大家熟不熟悉?《闪电鱼尼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条鱼,它的身子上有一个闪电,大家可以看一下封面。它是一条爱读书的鱼,但是它又有非常多的幻想,他对好朋友说:“我想要变成一种西瓜鱼。”然后画面上就出现了圆圆的西瓜鱼,这个故事非常有创意。然后大家想想看,利用绘本的这些创意和图画,我们又能设计多少活动?是不是有无穷的设计空间?大家再看下一幅画,可以在这里看到叶子鱼、胡萝卜鱼、荷花鱼、铅笔鱼、鸟鱼,还有彩虹鱼,真的是脑洞大开!这本图画书里的画面非常富有想象和创意。利用这样一种绘本,你可以带孩子做很多运动、语言的游戏。优秀的绘本能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启迪,所以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在利用《闪电鱼尼克》这个绘本的时候,就跟孩子一起做了非常多的创意设计,比如,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用小树棍进行的创意拼板,再比如利用布、纽扣等创作鱼的形象。利用绘本进行游戏设计,怎么去做呢?刚才我们讲到你可以从它的主题、情节、创意、情境、人物、图画、语言进行设计。当然,老师们在拿到一本绘本的时候,如果要进行游戏设计,应该有一个基本路径。我和大家介绍一下重要的几步。第一步,老师一定要反复研读绘本,拿到这本绘本,我不急于给孩子去讲绘本,我也不急于给孩子读,而是我自己要反复研读绘本,来分析绘本的特点。老师要深刻把握绘本蕴含的价值。关于如何研读和分析绘本的价值,这里我给大家一个“支架”,这也是我们团队在研讨的过程中一起找出来的一个支架。比如,我们可以从绘本的作者、创作的背景、图画、风格、艺术表征手法、语言和语言特点、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蕴含的知识、经验、认知、发展要素、趣味要素等去分析。关于这些内容,大家都可以在我们这本新书《从头到脚玩绘本》里面找到,这也是我们给大家的一个支架。那么第二步,在读懂读透的基础上,你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来设计和实施适宜的阅读活动。老师读懂了、读透了之后,你要带孩子来读绘本,不是上来就做游戏,而是孩子也要先读懂、读透这个绘本。那么关于阅读活动其实有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说一本书,老师不用讲,直接放在阅读区域,孩子可以自主阅读;也可以是老师读书给孩子听。再比如阅读课,我觉得它应该是精读绘本,在这里要提示大家,避免把所有的绘本阅读都变成上课。再一个就是亲子阅读,我觉得爸爸妈妈跟孩子的这种亲子阅读,蕴含的情感力量是无限强大的。当然更多的时候,阅读是可以多种形式共同发挥作用的,可以是自主阅读加阅读课,可以是教师导读加孩子自主阅读,形式是非常多的。无论你采用哪一种形式带孩子阅读,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一定要读懂了,读透了。第二,老师要观察孩子的阅读,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经验,追随孩子的阅读经验和兴趣,再去生成游戏。如果老师不去观察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经验,老师不可能生成非常适宜的绘本游戏。所以这两步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说第三步,在观察孩子阅读兴趣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做一个分析,然后选择绘本当中的元素,比如我们前面说的主题、情节、情境、图画、语言、创意等来生成游戏活动。在生成游戏的活动过程当中,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一定要从趣味点和兴趣点入手,来推动游戏的生成。老师觉得有意思的东西不一定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说,一个是绘本本身的趣味点,一个是孩子的兴趣点来推动游戏的生成。那么老师可以根据绘本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什么游戏呢?可以是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益智游戏、运动游戏,可以是玩沙、玩水、玩土的游戏,也可以拓展生成美术创意活动、生活活动、家园共育活动、社会体验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再者,大家要知道,有些时候游戏本身不变,玩具材料变化了,也会引发游戏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玩具材料的变化可以是种类的变化,可以是数量的变化,可以是组合形式的变化。最后,我简单说一下现阶段的绘本资源,因为我们在前面说了绘本是课程资源,我们现阶段在幼儿园运用绘本课程资源的时候,容易出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绘本选择太随意,很多老师不知道哪个年龄班、什么样的孩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绘本,什么样的绘本是适合的。第二个问题是现阶段老师对绘本的阅读不深入,对于绘本的多元价值的审视是不够的。那么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我们个体的阅读素养、人文素养其实还是需要继续提升,还有发展的空间。第三个问题是设计的能力较弱,缺乏多元设计。我们现在仅在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当中强调自主游戏,但是我一定要讲,强调自主游戏,也不否认老师游戏设计的能力。第四个问题是忽略了儿童的视角。老师们在利用绘本的时候太功利,老想让孩子学什么,而忽略了从孩子的视角去审视绘本能带给孩子的东西。第五个问题是缺乏绘本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更缺乏绘本课程资源开发与现有课程相融合的这样一种系统的、持续的、深入的研究。关于对策,第一,幼儿园首先要有高品质的绘本资源,幼儿园要先有这样一个物质基础。第二,幼儿园要拥有一支绘本研学共同体。第三,老师要大量阅读绘本,具有选择、比较、分析绘本和设计活动的能力。我们期待所有的老师都能转向研究型的阅读,而不是仅仅凭着兴趣。老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每一本绘本的主题、图文特点,能够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和思考,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和游戏元素。最后一点要请大家关注和提升教师在追随幼儿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绘本的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一种教育实践智慧。教育实践智慧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当中,老师在追随孩子、跟孩子共同互动的过程当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年轻的老师也别着急,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最后向大家介绍我们的新书——《从头到脚玩绘本——如何从绘本阅读到绘本游戏》,这本书共有23本经典绘本,127个游戏案例。考虑到大家在阅读文字的时候不是那么轻松,所以我们在这本书里边添加了68个游戏小视频,大家扫描相应游戏活动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这些游戏小视频,而且在这127个游戏案例当中,每一个绘本案例又包括绘本介绍、绘本价值分析、绘本阅读、预设游戏活动网络图、游戏活动举例等。每一个游戏活动又包含游戏目标、游戏准备、游戏玩法,以及观察指导要点等。本文作者:董旭花,排版整理:幼师口袋,首发于公众号:幼师口袋。全国已有300多万幼师在用口袋。我们希望让幼儿园不再“小学化”,把老师的时间还给孩子,让教育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