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工艺设计包括前期设计和条件设计,前期设计应满足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条件设计应与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同步完成,并应与建筑设计的深化、完善过程相结合,同时应满足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需要。 医疗功能各单元,都有其特点与要求,设计单位并不一定会注意细部环节,包括使用科室有些直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时才发现实际使用的不足而造成修改。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医院基建管理的经验,将遇到的小环节分享一下:
此类细节的忽视,几乎存在于每一次医疗基建项目中。笔者在组织验收时,听到所在科室人员提出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插座太少,开关位置不合理。设计单位往往按照标准对功能区域进行强弱电的配置,就容易产生因为科室实际使用上的需求而导致配置不足的情况。 以下举例几处容易在工程项目过程中忽略的区域: 1 循环风消毒仪(以前为紫外线杀菌灯)需在每个诊室、医生护士治疗室、处置室等有感控要求的区域布置,一般装在距离顶面10-20cm处,该位置的电源插座容易忽略; 2 超声科诊间由于配备有电脑、超声机等多台设备,一个五孔插座满足不了需求,老诊间往往是两个接线板一起上,电源线路杂乱。建议在仪器一侧墙面布局3组五孔插座,两组网络(内外网加电话线)以满足实际需求; 3 对于大面积区域照明开关的位置必须设计在医护人员容易找寻并关闭的地方同时尽量避开公共人流密集区域,减少血透诊疗中心、门诊大厅、住院大厅由于是大开间,设立照明开关分区域分段进行控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关闭照明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将开关位置尽量靠近移动护士站或者护士站附近,方便操作; 4 检验科属于全院设备仪器(自动化流水线)最多的区域,而且几乎全部是在实验台上,那么在设计实验室家具的时候需结合实际仪器的数量,将电源线路提前预留; 5 门诊、住院、急诊区域:自助挂号收费机、电动休息椅、直饮水机、自助售卖机等这些往往是后续增加的设备,几乎全部是后期通过另外接电源走明线套管。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造成了工程上的浪费(有的需要破坏原有石膏顶进行拉线)。
除了用电,其次就是用水问题了。同样除了洗手槽、拖把池等常规配置外,水槽、感应龙头的配置往往更多的是跟实验室、感控要求紧密联系。 同样举例几处容易忽略的问题: 1 有感控要求的区域例如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建议多与院感科沟通,避免后期因不符合院感要求而产生更换龙头或增加洗手槽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实验室的布局应提前规划设计(我院就有:男科实验室、肾病研究所、动物中心实验室等),我们在建设时期会发现蓝图上标注着XXX区域由专业设计单位深化设计这一行字,往往就容易忽略其细部要求,提前由总包负责把基础装饰施工完成,导致后期产生水电布局满足不了实际,而产生改造,导致增加成本高、施工难度增大(排水需走地面,楼板开孔)。
除了水、电两个要素以外,很多科室都有其特殊功能需求,其往往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满足不了实际使用的,再好也没有用。现举例几处特点鲜明的功能区域: 1 中心(消毒)供应室 中心(消毒)供应室,按照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布置,并应按单向流程布置,工程人员辅助用房应自成一区,这些环节按规范设计都没有问题,但是发放辅料包的传递窗的大小是否有考虑实际包裹的大小呢? 2 检验科、病理科及病房的治疗室 紧急洗眼处和喷淋是这些区域需要布置的,但我们基本是在建设项目完工后才加装的,存在很多弊端,喷淋功能势必要将整个装置包裹进去,随之带来的给排水问题不得不重新考虑。 3 VRF独立空调区域选择非常重要 除了手术室、ICU、中心供应室、静脉配置中心、血液病房等具有净化要求的科室需要具备独立空调控制系统以外,针灸科、康复科、儿科、产科、急诊药房、中药房、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科也应该设立独立空调,这样在换季时期中央空调停止运行时,能够保证上述科室的工作环境、保障患者安全。同时由于设立独立控制不需要开启中央空调,也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 门禁系统需结合使用方便性 代替传统的钥匙管理,门禁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医院安防管理中,但也存在一些使用上的不便。比如手术室员工通道、ICU通道、住院药房发药通道等,该区域都设有门禁系统,但是使用频率异常频繁,人员进出后未能及时将门关闭容易造成非医务人员进入,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将门禁系统进行改装结合自动闭门装置,那么即使忘记关门也能够在有效时间内自动关闭所在区域门,达到安全进出的目的。此类改造同样适用于屋面露台通道、地下室机房通道。在建设初期就可以进行整体上的考虑。 可以说医院建筑大到整体风格设计、科室功能规划、物流运输流程,小到门禁、水槽、电线的合理规划,点点小环节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何更好的将这些问题尽可能地全部考虑进去呢? 基建科作为执行科室,不仅要会管理基建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而且需要掌握临床、医技、感控方面的各类规范要求。在项目前期与设计单位做好充分的沟通,将科室的实际需求考虑进去,在项目施工周期时刻跟踪现场施工状态,尤其是水电安装、隔墙施工时要求使用科室进行现场复核以减少返工。 “勤思考、善总结、多沟通、会管理”这是我个人对于基建项目的一点总结。希望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将医院基建管理做精、做细、做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行业同仁参考交流,不代表筑医台立场。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郑晓波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基建科副科长 中级工程师
|
|
来自: nplaiyanfang > 《11-常见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