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生有苏轼 今世慕清华

 京典胡同 2020-06-10

前生有苏轼

      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洞见”在2019-1-1号有儒风君的文章《苏轼:总有一场雪,为你而来》,读了感觉颇多感想。在2018年的微信朋友圈里,关于苏轼的文字几乎都没有间断过。我想2018-12-12日“诗词天地”里的那篇“苏东坡纪录片全集: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它里边的6集纪录片视频《苏东坡》,算是最全面了解苏东坡的“集大成”。

      看了许许多多的这些,没有人可以自诩说能胜过苏东坡吧。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官,及至于简单的做人,苏东坡一直是后人学习的典范。至于如何学习,其实全在于个人。至于学习的效果,全在他身后的评品。

      宋以后的元明清,不能说没有人学习过苏东坡,或许后来者们也读过苏东坡的文字,欣赏过他的书法,甚至品尝过东坡肉。不能说后来者没有杰出的人,纳兰性德就与苏轼并入“十大词人”。只是与苏东坡的才学全面的,委实不多。

      生在今天的我们,恐怕只有浸入诗词文字的人,或许有仰望之意,而难有超越之力。现在吸引我们的东西太多了,衣食住行,全不可与旧时同日而语。时势造人,已然天意。古人有言“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又有几人能信?有才人多矣,又恐少品。有心人徒羡才,这世上恐怕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我辈,能仰望作星辰观之,也算是人生幸事。能于文中偶得共鸣之意,就是人生乐事。尽力往前靠近的,自有后人知之。

      对于今天的每个人来说,前生有苏轼。

今世慕清华

      昨天的《中国青年报》公众号平台的“夜思”有报道:所谓天才,不过是每一天的积累成才。在今天的中国乃至于世界,清华这个名字,多么响亮!全然不亚于苏轼,只不过一个是学府名,一个是人名而已。

      记得曾经读过一篇关于清华出来隐姓埋名居深山27年的那对夫妻的故事。只是个人对于人生的一种错位的伤怀。其实那更多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清华的关注!在我所读过的许多关于清华的文字里面,更多的是当代清华园学风浓厚、量产人才的神圣与荣耀。

      说实在的,清华北大,是今世所有学子向往的地方。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只能如仰望苏轼一样的仰望。虽身不能同在,心或可神往。人生于世,岂能人人出众,尽进清华?只有心胸放大,才能包容天下所有的地方,才能理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先见与豁达,也能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局限性。

      我想起那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人,何尝不是如此。

      生于今世的我,数十年的寒暑经历,心里还是那句“今世慕清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