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对音乐史上最出名的岳父和女婿,始于才华,而不该终于八卦

 外滩TheBund 2020-06-10

瓦格纳和李斯特,剪不断和理还乱。

李斯特逝世纪念日刚过不久,而拜罗伊特音乐节又在热火朝天之中,李斯特与瓦格纳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在此时拿出来品品“八卦”,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开始:信任与赏识

1840年的秋天,理查德·瓦格纳在巴黎经人介绍引荐给李斯特。

那时,瓦格纳还没什么名气,去巴黎闯荡也没什么结果,反而带给他失望。但李斯特已经是当时欧洲最有名的音乐家了。所以这段友情的开始建立在两人完全不平等的地位和声望上。

两人第一次相识之后的第二年,瓦格纳小心翼翼地写信给李斯特,请求他的提携和帮忙。作为当时欧洲最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经常会受到这类求助。

不过他既爱才,也慷慨,瓦格纳认识他早些年后那些写给李斯特的信里,不是要钱,就是要他帮忙处理他的剧目上演的杂事。

李斯特也到处向别人提起瓦格纳,扩大他的声名。瓦格纳后来回忆起他与李斯特相识的情景说: 

“一个朋友把我从这种精神上的沮丧状态拯救了出来。他使我感到自己并没有被遗弃,而且恰恰相反,那些甚至离我最远的人也非常理解我。通过这种方式,他使我恢复了对艺术的充分自信。”

德累斯顿歌剧院

1842年,德累斯顿歌剧院上演了理查德·瓦格纳的《黎恩济》,这部歌剧让瓦格纳引起了音乐圈里的注意,他也因此得到了德累斯顿歌剧院指挥的位置。这部歌剧同样也引起了李斯特的注意。李斯特也因此才开始真正地理解瓦格纳和他的艺术。两人逐渐在艺术上形成了默契。

1849年,瓦格纳参与了当时的“德累斯顿起义”政治事件,在李斯特的帮助下,他逃亡去了瑞士苏黎世,并被迫离开德国过了十几年的流亡生活。

暴动与流亡对于此时瓦格纳来说是致命的,作为艺术家,已写出的三部歌剧(《仙女》、《黎恩济》、《唐豪瑟》)没有一部引起轰动,而且作为一个德国的反叛者,他失去了最重要的剧院的支持。

李斯特自1849年开始,就放弃了到处巡演,偏安于魏玛。从某种程度上了说,也是为了支持瓦格纳的艺术。

在那里,他指挥并首演了大量瓦格纳的作品。而对于李斯特而言,这种为了瓦格纳的牺牲与奉献竟然完全不包括任何私念,仅仅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在与一个未来的天才交往,并且将为他付出视为成就伟大的使命一般——甚至在李斯特穷困的时刻,他依然经济上支持了瓦格纳。

1840年,39岁的李斯特

而当瓦格纳听到李斯特的《唐豪瑟》预演时,他说:

“在他的演绎当中,我惊奇地看到认出了自己的另一半,在创作这个音乐时所感受到的,在他演出时也感受到了。在我无家可归的时候,通过这个难得的朋友的关爱,对于我的艺术而言,我找到了真正的家。”

后来,《罗恩格林》在魏玛的首演开始让瓦格纳得到名声。

瓦格纳的在职业生涯中的几乎每一次进步,都被李斯特关心并激励着。可能更可贵的是,瓦格纳也使李斯特坚定了他在世俗社会中那容易倒塌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想。

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剧照

可以这样说,他们互相给予对方信任,没有这份信任,瓦格纳的那些伟大作品可能就不会诞生。

剪不断理还乱的私人生活

尽管二人的艺术联盟是如此坚固,但作为音乐史上两大著名的风流人物,两人的感情生活都很混乱。据说李斯特一生查得出的感情史就有26段,瓦格纳也规矩不到哪里去,虽然一生有与明娜和柯西玛两段婚姻,自己的真爱还不是她们二人。

这些乱七八糟的交往史最终诞生了著名的混乱戏码。

玛丽·达古伯爵夫人,1843

李斯特与第二个情妇玛丽·达古伯爵夫人(Marie d'Agoult)所生的第二个私生子柯西玛,无以复加地钦羡比自己大26岁的瓦格纳,在已经嫁给了指挥冯·彪罗之后,又跟瓦格纳坚定地在一起。

而汉斯·冯·彪罗在明知自己妻子与瓦格纳有染的情况下(甚至曾捉奸在床),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与柯西玛离婚,直至她接二连三地给瓦格纳生了几个孩子之后才无可容忍。而更惊人的说法是,柯西玛与彪罗结婚,纯粹就是为了有机会接近瓦格纳。

当时的讽刺画,“赔了夫人的汉斯·冯·彪罗

李斯特就这么莫名的成了瓦格纳的岳父。这段不伦之恋就私生活本已经混乱无比李斯特本人都看不下去,也为当时社会不容。

Richard Wagner with his wife Cosima.

他们成了文明世界中臭名昭著的典范,李斯特也更是因此事跟瓦格纳暂时断了联系。不过,更加让人看不穿的可能是彪罗。他心甘情愿地接过了这顶绿帽子。他在给柯西玛的信中写道:

“你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生命、心中的爱意托付给一位比我更好的人,我绝不会责备你,而是完完全全赞同你的决定,你是正确的。我发誓唯一能够令我得到安慰的想法就是:柯西玛在那儿是幸福的。”

但更加匪夷所思的是,瓦格纳说,自己的真爱不是两任妻子,而是马尔蒂德·魏森东克(Mathilde Wesendonck),一个丝绸富商的妻子,还曾为她的诗谱写了一部《魏森东克歌曲》。

瓦格纳与魏森东克每日缠绵,却也都默认道德与伦理的界限,两人都保持彼此的婚姻完整,同时还需要魏森东克先生这位大金主的经济支持。尽管如此,柯西玛作为妻子,同时也是丈夫的追随者,为瓦格纳庞大歌剧帝国的建立,令拜罗伊特成为欧洲瞩目的歌剧场所和社交场所。

魏森东克与瓦格纳

自1883年,瓦格纳逝世几天后,柯西玛接过了拜罗伊特的权杖,不惜一切代价地演出了《帕西法尔》。在此次演出期间,已经加入圣方济俢会,成为神父的李斯特逝世于拜罗伊特。帕西法尔从骑士变成了圣人,也仿佛成为了二人最终理想的写照。

Richard Wagner at his Home in Bayreuth,W.Beckhann,1882  /  Wagner, Richard with his wife Cosima, Franz Liszt and Hans von Wolzogen

情史与作品,该如何看待?

不过天才的任何任性都似乎能被谅解。瓦格纳的崇拜者给予了他无限的理解。就像我们今日能够理解阿格里奇动不动就取消音乐会以及她那与丰富的感情史一样。我们理解阿格里奇是因为她那纯然的天性。而对瓦格纳的崇拜者们来说,他甚至已经是超越人类的存在。

阿格里奇与阿巴多合作《肖邦第一钢琴曲》和《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录音室版唱片封面

曾有野史道,朱迪斯·高迪尔(Judith Gauthier),一位法国作家,同时也是瓦格纳的崇拜者对李斯特说:

“在理查·瓦格纳这样一位超人面前,偏见甚至人类的法则都已经不适用了。对这样一个天才,谁会不迷恋,不拜倒在他脚下呢?如果您处在柯西玛的位置上,您也会像她一样的。”

不过,李斯特说: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只是我没办法说出来。我的习惯令我不能公开否定某些看法。我实在太理解心灵的诱惑了,以至于无法苛求别人;传统迫使我保持沉默,但我心里比谁都希望这痛苦的爱情能找到合理的出路。

这两位志趣相投的艺术家不管在艺术还是感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社会与道德伦理与自由毫不相干,自由与创造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caddie

编辑◎entelecheia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