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童年阴影和解的人,究竟活得有多爽?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20-06-10

你最讨厌的一句话是什么?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讲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头熊在幼年的时候,长期被关在一个小到只能站立的笼子里,当时的小熊屡次挣扎,都无法脱困。

久而久之,熊习惯了站立的状态,即使后来它被放出来,可以满地打滚,却仍然一直站着。

困住它的,是那些曾经被伤害的记忆。

童年时期的阴影,也是一样。

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忘记了,但那些细碎的小事,所累积出的不安和自卑,其实早已融进了你的血液,像无形的锁链一样把你拴住。

我一个朋友,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她平时大大咧咧,没什么不能开的玩笑,我们偶尔互相吐槽说她蠢、说她笨、甚至丑都可以,但唯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8个字,我们都知道不能碰。

一旦提起,无论有意无意,她都会当场翻脸。

其实有很多时候,她也知道是自己想多了,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

因为在她小时候,每次一听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句话,就意味着有坏事发生。

她说,她的妈妈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希望全世界都按照她的意愿运转,一没顺她意,就会暴怒、大骂。

比如,帮妈妈端菜,明明是妈妈自己没有确定就松手,结果把菜给洒了,但妈妈却会完全怪罪到她身上:

“养你有什么用,连个碟子都接不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从小到大的20几年里,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成百上千次。

朋友说,她心里特别清楚,其实妈妈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

可“顶嘴”只会给她带来更多的谩骂甚至是巴掌,所以她只能默默咽下这些委屈。

但这些恐惧和愤怒的情绪,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压抑到潜意识深处,成了她心里不能碰触的创伤。

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像这个伤口上的一根刺。

在后来的日子里,每次听到这句话,就会让她又一次体验被母亲用言语刺伤时的委屈和痛苦。

面对童年的创伤,我们总以为时间能抚慰一切,长大后就好了。

但其实大多数人,都像是那只即使没有牢笼,也保持站立的熊——即使长大成人,却永远忘不了小时候那种被困住、无力挣脱的痛。

面对童年的伤害,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童年的很多伤害,现在看起来,好像都是“小事”,无足挂齿。

单提起来,你自己都觉得没什么。

可它的影响会跟随你一生吗?

会。

武志红老师说:我们那些不太积极的自我预言,常常最先来自于别人对我们的预言。

而这里的“别人”,主要是指像父母这样的权威,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期待,就成了我们最初的命运。

当一个权威对你说:你是坏的,你是差劲的,你是糟糕的。

这个破坏力尤其巨大。

大到即使长大成人,还是会像我朋友一样,对某些字眼特别敏感;

还是会因为打翻东西,而害怕得愣在原地;

还是会对某个事物有特殊的执念,比如说很喜欢去游乐园,一年四季都穿裙装,无法控制地囤积某样东西……

我们总以为遗忘和原谅,是治愈童年阴影的最好办法。

却不知道,忽视并不代表不存在。

而我们鼓励大家去面对、去了解这些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也不是为了“声讨”和“归罪”于谁。

毕竟,没有一个人的父母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人的童年是完美的。

我们为的是,让大家更好地接受、面对和放下;为的是,带大家从童年的经历里找到原因,以摆脱当前不快乐的人生状态。

为此,武志红×看见心理依据Young不良图式模型、童年逆境体验研究等理论原型,研发出了专业测评【童年阴影评估】——

帮助困于童年阴影而不自知的人,找到那根童年时埋藏在他们心底里的一根刺,并拔掉它,抚平内心的伤口,重获健康、令人舒服的自我。

通过测评,你将会知道,你的童年阴影指数有多高,阻碍你通往幸福的童年阴影到底是什么,如何针对你的童年阴影进行自我疗愈。

幸福的人一生都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愿你勇敢地走出阴影,奔向更好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