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门票,诗和远方的路费也很贵。

 kenasi 2020-06-10



今天发了2篇,第二篇是关于我们。更新后,阐述了一些我们这些年来,旅行理念上的变化。趁此机会,也写了一篇我们所理解的诗和远方。


也顺便让我们粉丝和老队友,了解一下作为一家旅行组织,又是如何认知和看待旅行这件事的(全文接近4000字,阅读可能需要花费你3—8分钟)


农夫的天空 左小祖咒;张玮玮 - 美国

我朋友圈想去旅行有三种人,一种隔三差五就出现在世界某个角落,一种平日悄声无息,隔着个大半年终于去了自己时常念想的地方。

还有一种是点赞之交,经常问这是哪那是哪,但一问去过哪,基本哪里都没去过。显然这种人数最多,大部分人一辈子只待过一个地方。

旅行的魅力,无人可挡,非去不可。

其中有个女孩,引起过我的注意。那年因藏地旅游举办粉丝会相识,恰好又是老乡,便经常问我有关旅行的问题。

发个新疆的照片,便跟我说,想去新疆;发个西藏的照片,便跟我说想去西藏;发个冈仁波齐转山,就说也想来。

每次都很热情,殷切。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可惜四年前,她是学生,加上来自农村,客观来说,去哪里都很困难。

后来她毕业了,可能工作辛苦,见识了社会艰辛,就几乎无联系。只是偶尔问过她,那些旅行目标都完成了吗。她说一个都没。

当然最主要的经济原因,有点难以启齿。我也不提,便说,慢慢来,有些地方不一定非得去,你和他们不同,他们和你也不同。

其实旅行,从没有非去不可的地方

你们觉得我可能是在安慰她,其实不是。这是我心里话。有很多地方确实可以去,也可以不去,更没有什么非去不可之类。

但类似的说法实在太多了,比如人生必须完成的50件事,比如旅行必去的10个地方,比如西藏是一辈子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诸如此类。

可怕的是,这样的话看多了,听多了,有时候还会信以为真,进行自我催眠,时间一久,还会当做真理一般去遵循,去做这些事情。

不同时期,旅行是一种风气。

我在她这个年纪,花了2年时间打工旅行,周游全国。后来听到一个说法,叫文艺青年三件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开一个咖啡店和客栈。

那个时候没有韩寒所说的,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也没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更没有高晓松和许巍弄的所谓诗歌和远方。

那时候消费主义没有这么盛行,智能手机很少,大家口袋更没什么钱。我去西藏时候口袋揣的还是黑白屏幕的摩托罗拉手机。发圈?不存在。

加上那时候还写诗,一边旅行还写文章,俨然别人眼里标准文青,便问我,是不是因为三件套而去旅行,我说压根都没听过这说法,你说起我才知道。

后来,我们都进入了消费主义时代。

自媒体兴起后,这一切都变了,但无关好坏。就是多如牛毛的口号和理念满天飞,开始了笑贫不笑娼的轮回。

当然,本质是随着经济发展(提高了购买力)和高度竞争(产生了攀比感),我们进入消费主义盛行时期,欲望被拓展和释放,且以物质的形式呈现出来。

任何都可以成为商品且被贩卖,

且提供了齐全便捷的渠道服务。

无论你做什么,都有成堆的概念在背后偷窥你,然后鼓励你消费。不知道怎么学习,来来,付费咨询;没时间看书,来来,5分钟分享一本书,包月30;

买不起苹果最新款,分期每月两三百,香不香;想买一支dior口红,来来,刷花呗,便不便捷;想吃大餐买好衣服,没钱怎么办,来来,信用卡随便刷。

还擅长制造各种“伪需求”和“伪文化”。比如花几万切一刀,就可过上幸福人生,鼓励你去整容,不然就说你舍不得投资;比如真男人,应该开一辆性能强悍的越野车,不然你不真。

如果条件差,不选择,无可厚非。但“它们”就不乐意了,开始嘲讽给你贴标签,如各种懒,穷,不思进取,加以吐槽和不屑。还硬生生折腾出了什么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大批人趋之若鹜。

伪文化那个更搞笑,就像前面说的付费和5分钟读完一本书,有些人还真以为自己读了一本书。每天看几万字的公众号文章,还会产生自己每天在学习的错觉。

还有那个著名的梗,女孩一定要对自己好点,就要买好的包包和名贵化妆品,就会变得美好和收获幸福生活。试问一下,好包包和美好、幸福生活有必然联系?

总之,你不为所动,就会把你纳入人为制造的各种标签,就给你制造焦虑,最后连焦虑都可以贩卖。等你好不容易从破烂的田园和乡野来到城市,变成城里人。

城市这个消费机器又会告诉你,只有田园牧歌才是“真正的生活”。让你在每时每刻都在展望别人曾生活过的地方。这是不是一种极大的尴尬和讽刺?

逐渐,收入撑不起消费,

形成了月光族这个庞大群体。

借钱消费,已成为一种风尚,这也是如今盛行月光族的一个重要原因,本质上都是超前消费。在这种风尚影响下,这些年校园里还经常传出裸贷等丑闻。

这个市场需要你消费,它也不永远指责消费的人,还会反过来夸你,真棒。比如你买个学区房,会说你为了孩子。买个chanel,就进入了“精致和品质”。

这样,无论有钱没钱,都会想着买个学区房(贵),说是为了孩子;无论有钱没钱,都会想着买个chanel包,因为那意味着“精致”,代表着“品质生活”。

在愿望面前,很多人会失去判断力,不会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那句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活法,应该是一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和自己脑后跟去了。

人人都在其中,

消费主义会催生焦虑和迷茫。

诗和远方,

是一个很好的发泄出口。

在用尽一切手段,促你消费,但需要花费金钱,获取金钱则需要竞争,竞争又很激烈,激烈久了造成精神高度紧张,这种压抑和焦虑,又该如何缓解?

最好的方式便是娱乐。犬马声色,从古至今,就一直是精神的麻醉剂。旅行便是娱乐的一种,它最擅长于制造“梦境”和“幻想”,令人感到精神愉悦。

我要带你去土耳其旅行。

尴尬的是,在消费主义背景之下,旅游怎可会独善其身,比如有首广为流传的《带你去旅行》,浪漫吗,有网友粗略算一下,去一趟至少得10万。这个浪漫=10万

如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年龄已到了35以上,很早就有旅行的爱好,想必你会跟我们有同样的感觉:看着旅行慢慢变成一件商品,被物化,被标签,成为消费主义的产物。

无论去哪里旅行,如果你当下条件满足,出去溜一圈,身心放松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城市,继续拼搏努力然后继续紧张焦虑,进入一个反复循环。

如果条件满足不了,那就当做一个梦,想着,憧憬着,期待着,攒够钱,攒足时间,再去,只要有一个东西存在,焦虑也会缓解不少,因为有希望。

远方有湖边的小房子,可以对着雪山吃早餐,可以住在云上的房子,晚上看星空。或骑着马,驰骋在草原,向着深处自由奔驰和飞翔。光是想着,你会不会觉得很美?

还有各种文章成天宣扬的比如去西藏是洗涤心灵,去云南丽江来一场艳遇。以及一面镜子,一瓶矿泉水,一个小水池,拍出绝美画面,无一不在暗示你,快来啊,掏钱。

但诗和远方的美好,不容否认。

在被消费主义裹挟之下,旅行,已经是芸芸众生得以排遣和舒缓精神焦虑的出口。我们都深陷这其中,无可厚非,因为在时代浪潮之下,无人能幸免。

不论前面是因为有美景,

还是你的执念或其他的目的。

至少短暂时间内,可以脱离原来的环境,获得停下来喘口气的机会;至少会给一个安静的瞬间和时空,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让大脑舒缓下。

至少你真的会看到一些平时无法触摸的东西,那种震撼;至少你在路上某个时刻的感觉是真幸福的,会觉察到真正的自我和自我的存在,像个真正的人。

这样说来,你是否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去完川藏还想再去阿里,去完西藏还想去新疆,去完大理还想去丽江,去完丽江还想去和顺,去这里去那里。

所以诗和远方,意味着希望,

你没法从道义上对它进行任何评价。

但星辰大海需要门票,

诗和远方也需要路费。

门票路费就是经济实力,但伴随的则是更多的焦虑和紧张,旅行是他们的必需品和生活润滑剂

有部分成家立业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处理,但是,他们有能力去实现。

还要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这意味着会理智的去思考如何消费。不然就会被那些漫天旅行话术给迷惑。

大众都有从众心理,有时候就是看着别人的朋友圈光鲜亮丽,到处打卡,就萌发了去旅行的迫切愿望。

如果你经济条件允许,无所谓的,更无可厚非。有些人价值观成熟,旅行经验丰富,也知道自己为何旅行。

但对年轻人来说,

做到这些都很难。


相对而言,缺经济,缺分辨能力,缺自控力,更缺经验。但愿望都是平等的,而且是一样的,且有着更迫切的社交需求,开拓视野,或追求个性。

然而这又是消费主义最喜欢的群体,因为他们的愿望最强烈,易冲动,易受感染,更容易真诚、认真、友好、好奇的去看待他们所接收的各种信息。

更容易分期去买苹果,更容易或借贷去买名贵化妆品一样,或会借钱或超支去旅行。哪怕省吃俭用攒钱旅行也值得支持,但借贷刷卡去旅行,是另外回事。

我们一直认为,

旅行目的和意义不管怎么去理解,

其实是用来服务生活的,

变得丰满,多样,或你认为的更好。

然而,通过借贷或超前消费去旅行,会让你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雪上加霜。本来就没什么钱,借了要还,还不够,又借,结果越借越多,滚雪球似。

这样的恶性循环,生活之中乃至你身边周围处处都是。甚至有人自己会亲身体会。既没看到生活丰满多样,也没变好,反而举步维艰,进入尴尬处境。

特别是这次疫情,大量企业纷纷倒闭,包括我们很多同行。伴随着的是大量的失业人员,失业意味着收入减少,甚至直接断了经济来源;

这时候部分月光族和透支族,将面临更尴尬的处境。那种被还不上信用卡或网贷所支配的恐惧,也使得本来就不容易的生活难上加难。

我们不想指责任何人,

毕竟生活已经够辛苦,特别是年轻人。

但我们还是旗帜鲜明,

坚决反对超前消费去旅行。

我们从不否认诗和远方的美好,从不否认在别的地方,存在着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更不会否认,在旅行中,你会获得很多快乐和幸福“感觉”。

但去不了,或实力不允许,那都是没关系的。这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更不是别人干什么做什么,你就必须去干什么做什么。

有时候还会怀疑自己的位置或处境,但这些所有,不是一句因为不努力就能解释的,也不是一句因为不学习或没有方向而能去责罚的。

他们是年轻人,都是后浪,但后浪既有B站里那些游山玩水,可以发展兴趣爱好的后浪,同样也有朱一旦眼里那些整日搬砖被画饼的“非洲后浪”。

就像开头那句话,我跟那位姑娘说的,他们和你不一样,你和他们不一样。无论你主观怎么想,怎么理论,客观上的不一样,谁也无法否认和推翻。

不要沦为消费主义的俘虏。

人人都有精神需求,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无论购买什么,消费什么,只要能真正明确自己的需要,量力而行,那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同样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代价。但所有美好,所有品质,所有幸福,所有这些标准,都只取决你自己。好不好,你说的才算,别人说的不算。

所以,我们更希望,你们能在自己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或可承受的范围内,再去远行,去认真感受,去发现自己,去在乎自己,去好好爱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