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为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重点围绕 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非遗项目 开展非遗宣传传播等活动。 吉首将举办什么精彩活动呢? 龙绍文,男,医学世家,从始祖龙老锐开始学医,代代相传到父亲龙玉年已经有十三代。其本人从五岁开始利用上学空隙,跟父亲上山采药、学药。七岁时就立志长大要继承祖业、学医为民治病、将苗医药发扬光大、更好造福社会。1979年初中毕业后一直跟随父亲在老家凤凰县柳博乡米坨村学医学药至2016年七月中旬。 胡长贵,生于1946年12月,男,苗族,古丈县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员,湘西州民族医师,湘西州苗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医四十多年,医治好无数的病患者,多次参加国家、省、州、县民族医药会,并参与土家、苗族医药文献整理工作。主治烧伤,擅长治疗烧伤、烫伤疾病。 向昌荣,男,师承祖辈医业,长期从事民族民间医药的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参与《苗医简介》、《湘西苗药》、《苗医药对蛊毒病的诊治》等专著编写。发表论文十余篇,编著代表作《苗药分类》、《苗医药·皮肤病疗法》。研究领域以内科疑难病和皮肤病为主,对皮肤病、风湿病、蛊毒病较有研究,研制的解蛊毒药物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治疗皮肤病独具特色,解决了难以治愈的牛皮癣。获得多项国家医药发明专利证书、省重点医药专利证书、省科研成果证书、国家医药注册商标证书。多年临床实践,形成了——向昌荣苗医师独特医疗技术,被确立为湘西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田小俊,1968年出生于花垣县花垣镇,苗医第十代传人,师从父亲、国家级苗医药代表性传承人田兴秀,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医药蒸汽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蚩尤文化研讨会苗医苗药分会理事,湘西青山苗族医学文化有限公司法人。该公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医药钻节风疗法保护单位,是湘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拥有“一种多功能苗药熏蒸床”及“悬吊式腰椎治疗复位器”等多项专利,开发有“苗玉堂”牌膏药及“苗玉堂”脊柱保健产业。 义诊项目:现场治疗腰颈椎病,免费发放“苗玉堂”牌膏药。 田兴秀,1933年出生于花垣县望城村,花垣县卫生局退休民族医主治医师,苗医大师龙玉六的关门弟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医药钻节风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昆明南方民族医药进修学院苗族医学客座教授,湖南省劳模,湖南省科技先进个人。 著有《论苗医七十二症》、《论苗族生成哲学与苗族医学的关系》、《论苗族医学的十大特色》等数十篇苗医学论文及《苗族医药学》、《三本论》、《中国苗族医学》、《中国苗族药学》等专著。作品获世界学术成果研究院重大学术成果奖等数十项奖。 田兴秀得七十余位苗医师授艺,六十余载临床实践与研究并行,继承、发展了苗族医学文化精髓,从认识论到临床各科建立了苗族医学体系。 义诊项目:以苗医禄马脉手法免费拿脉看病 吴黎明,男,苗族,生于1963年6月。湖南省苗学学会苗族医药研究所所长,吉首市苗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苗父堂苗医院院长。从医四十多年。1997年研制的“DGAO复方生物灭活剂”获得国家专利。 2004年在吉首乾州开办苗父堂康复园,2008年至今在乾州开办苗父堂苗医院,专门从事苗医药的研究及临床。主要采用吴老庚流派代代相传的砖火疗法治疗各种骨科疾病,通过舒筋活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滑利关节、修复病变组织。2018年,苗医药砖火疗法获得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0年,州人民政府授牌苗父堂(中)苗医院为非物资文化遗产传习所。 陈清华,男,土家族,1956年生于吉首市太平镇金山村,土家医药第四代传承人,师从父系陈绪金学习《拿五指脉结合子午流注看病》。 人体的器官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拿五指脉结合子午流注看病是人在自然生活中经过观察:季节、气象、积累在人体的表现,如:手掌有两面,对应阴、阳可诊断:发热病情,手有五指,对应五脏。 1、大拇指对应:肺、大肠、皮毛、阴病。 2、食指对应:脾、胃、小肠。 3、中指对应:心、主心、脑血管。 4、无名指对应:肝胆。 5、小指对应:肾、膀胱。 子午流注是人与自然相融合,前人依据年、月、日时与自然事物发生的变化规律用来诊断疾病、治病、养生。 义诊项目:拿五指脉结合子午流注看病 田柏贵,男,土家族,1962年出生,2018年被认定为土家医(封刀接骨术)第四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田柏贵出生于湖南省龙山县一个土家医药世家,7岁随父亲田永珍学习土家医药“接骨斗榫”技术,1993年创建龙山水电骨伤科医院,2003年创建吉首民族骨科医院。从医近40年,在家传秘方基础上挖掘、创新,研究出“田氏榫痛灵”、“瘀散合剂”、“愈骨合剂”、“愈伤接骨散”等系列土家药获湖南省药监局备案认证,曾荣获“中华骨伤名医”、“中华优秀奉献者”等荣誉称号。 现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土家医药分会副会长、湖南省民族医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湘西州民族中医学会副会长、龙山县土家医(封刀接骨术)传习所所长。其参与研究的课题《土家医传统疗法的抢救性发掘与技术规范研究及其应用》获2017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一等奖。 莫泓春,男,土家族,1970年出生于泸溪县合水镇,现担任湘西州吉首市仁和路莫氏土家医诊所主治医生。 从小就跟奶奶上山采药,回家调配,遍尝百草。耳濡目染见识了民族中草药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的独特疗效后开设专治不孕不育专科,从此走上传承发扬和创新土家医药治疗不孕症之路。 在治疗中发现外曾祖父所传的药方主要作用只是调节卵巢排卵功能,而奶奶传下的一系列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的药方,恰恰能针对许多人因为这些疾病而导致的不孕。历经多次临床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土家育子汤”系列配方。1993年10月,该配方由于在治疗不孕症及习惯性流产方面的独特疗效,通过了湘西自治州科委的鉴定。 秦志文,男,土家族,1974年出生于永顺县灵溪镇。20岁起跟随师傅学习土家族医药·桐油接骨黑膏药制作技法,由于勤奋好学,学艺不久就完全掌握了桐油接骨黑膏药制作和用法,并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地挖掘桐油接骨黑膏药其他药用价值,总结出桐油接骨黑膏药对椎间盘突出症、乳腺增生等具有良好治疗作用。这一发现对土家族医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会员。传承的桐油接骨黑膏药在加拿大、香港、上海、青岛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院,按摩中心,理疗中心使用,得到一致好评。鉴于对土家族医药的杰出贡献,2012年被永顺县人民政府确立为土家族医药。桐油接骨黑膏药传承人。2015年湘西州人民政府确立为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立为代表性传承人。 向泽初,从小随父学习救治毒蛇咬伤,从医临床四十余年,其継承治疗蛇伤家传百年之技和后天博学之经,对土家医药工艺丸、散、丹、膏等十多种蛇疗系列产品创新有一技之长, 蛇药膏方对毒蛇及蚊虫叮咬、颈腰椎关节筋骨疼痛有显著疗效。 发表论文及经验报导30余篇,撰写“土家族-蛇伤疗法”一书。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蛇伤医药分会副会长应邀参加新马泰、韩国、柬埔寨、越南、南非、印度、斯里兰卡等国际毒素会议,在多家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等传授讲学。2018年他被确定为“土家医-蛇伤疗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荣获永顺县优秀科技特派员、湘西自治州优秀民族医药工作者称号。 来源:新吉首 要爆料、要宣传、要咨询……欢迎和小编成为朋友,小编微信号 xzx201507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