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的“ABC”法则

 momo666 2020-06-11

孩子淘气,一个家长河东狮吼,甚至愚昧地痛下毒手,另一个家长则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在淘气中发挥聪明才智;孩子胆小害羞,一个家长心急火燎、强迫孩子多社交多应酬,另一个家长则接纳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孩子笨手笨脚,一个家长忍不住上前帮忙代劳,另一个家长则允许孩子犯错、平静地等待孩子自己摸索……

婆婆帮忙带孩子,一个人责怪婆婆思想顽固、总是引起育儿冲突和家庭矛盾,另一个人却心存感恩,觉得是婆婆让自己有机会追求事业。反之,婆婆不帮忙带孩子,一个人抱怨婆婆不体谅年轻人的压力,另一个人则庆幸自己能够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成长也不必面对婆媳之间的纷纷扰扰。在同类事件中,决定结果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试着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ABC法则”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事情的决定性因素。在“ABC法则”中,A代表Activating events,即诱发性事件;B代表Beliefs,即个人对A的想法、评价、态度和信念;C代表Emotional and behavioralConsequences,即情绪和行为的后果。按照时间顺序,一定是先有A,再有B,最后是C。于是很多人以为,A是C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说,我们是因为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才生气、才悲伤。但是,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我们不妨想一想,决定C的,是A还是B呢?很多家长觉得“被孩子气炸了、搞疯了、惹急了,所做的事都是被孩子逼的”,但没去探究一下是事情本身惹怒了我们?还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想法、评价、态度和信念惹怒了我们自己?其实按照“ABC法则”,并不是因为A(孩子引发的事件),而是因为B(家长对事件的想法、评价、态度和信念),导致了C(家长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具体来讲,B包括:★对孩子有错误的认知,即不懂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进行否定的评价,即贴标签、列罪状、只关注缺点;★对孩子抱有负面的态度,即恐吓、威胁、强迫、命令;★对孩子抱有消极的信念,即不接纳孩子、不相信孩子。一位网友妈妈因为孩子每天提出不可理喻的要求而痛苦不堪,打孩子、把孩子关进阳台、惩罚、讲道理,都没有用。其实,这是因为妈妈不懂孩子,孩子并非提出无理要求,因为他正处于强烈的“秩序敏感期”,如果别人打乱了他内心的秩序,他就会感到不安,要求重来一遍。所以,不是因为孩子的事件,而是因为妈妈错误的认知,导致了妈妈愤怒的情绪,以及暴力的行为。一个孩子很内向,妈妈经常斥责她“真没用!”并且经常强迫孩子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并不是因为孩子内向害羞这件事,导致了妈妈的焦虑、担忧,以及后续可能采取的行为,这个结果恰恰是因为B,也就是妈妈否定的评价、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认为内向是缺点这样的判定和认知导致的。同理,家长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发怒,并不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这件事,而是因为妈妈“负面的态度”、没有尊重孩子、习惯于发号施令,导致了家长的急躁情绪,以及后续可能采取的行为,比如孩子不听话就打骂。家长因为孩子不爱学习而棍棒相向,并不是因为孩子不爱学习这件事,而是因为妈妈“消极的信念”、不接纳孩子在某方面的不足、不相信孩子有出息,导致了家长的焦虑、急躁等情绪。大家可以对照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把具体事情A、你的评价和态度B、你的情绪和行为C,依次填充到“ABC法则”中去。分析一下,到底是孩子的A,还是你的B,决定了你的C?如果你发现正在被孩子“折磨”,甚至被逼得濒临崩溃,请停下来,停下来,不要一味地盯着A,而是仔细想一想,看看自己是不是在B上出了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爱比泰德曾说过一句话,“检查自己的大脑,解除困扰。”孩子真的没有逼父母,事实上,更多的是父母逼孩子。“被孩子逼的”,基本可以划归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因为你自己的快乐,只有你自己负责,任何其他人都没有责任。在推卸责任的同时,你也放弃了自己大脑的权利。你的大脑谁做主?当然是你自己啊。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做惯性思维的奴隶,却不曾主动去调整思维。怨声载道,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要么用勇气去改变,要么就用胸怀去接受。除了你自己,谁也“逼”不着你。假如我们失去了其他一切自由,请不要忘记,我们还拥有一个自由,那就是:掌控自己思想的自由!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多想想“ABC法则”,相信我们的教育之路可以走得更快乐。责编:肖云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9/view-1573946.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