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一句名言: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官。没错这句话用在哪儿都是真理,书法也是如此。历史的洪流总是如同大浪淘沙一样,留下精品埋没劣品。就像我们看到的书法一样,前人的总是精品,今人的则是杂乱丛生。古人的书法历经了时间的检验,所以都是精品,而今人的书法还没有经过时间的验证,所以千奇百怪、若是再过个一二百年,我想那时候留下的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就是真的书法了。很多人对今天书法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以我愚见,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并不能说,古代的每一个人的字都是上品,或许和今日的书坛并无二样,只是岁月的自然更迭,把劣质的书法作品给淘汰罢了。所以后世看到的书法作品,也是大浪淘沙后的作品。对此,我的观点是,书法发展的前景是一片大好。有两点明证:其一书法教育以及走进的课堂,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二是当代互联网对书法艺术的传播,以及书友对好书法的需求。自然好书法成为了市场主流。 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行书《老子》注解欣赏:书者介绍:(1246年-1302年),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津蓟州区)人,元代著名书法家,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年)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鲜于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