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一聊作弊的孩子

 帝呱呱星球 2020-06-11
提高“抗锤阈值”
 
一个人成年后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停的被社会“捶打”的过程,而且,很多时候,这个旅程是孤独的,是要独自在被锤的地方站起来,和自己和解,站起来继续走,并尽可能让自己将来不挨同样的锤。
 
大学时候作弊被抓,被老师当场刺儿几句,说实话,跟成年后的种种捶打相比,已经是轻量级别的了。
 
除此之外,遭遇朋友欺骗,被另一半背叛,找不到工作,挨老板大骂,甚至被孩子的老师骂哭,哪个“捶打”比学生时代更轻松呢?
 
没有。
 
我还记得我刚进入律所的时候,我们老板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律届前辈,她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且对手下的律师也异乎寻常的严苛。
 
那会最怕的就是和她开会,稍微有一个细节出问题,就会立马当着全部同事的面挨骂,我们有很多同事被当场骂哭的。
 
有一回,和客户开会,我要给客户介绍我们的方案,刚说了两句,她直接翻白眼没好脸色的说,算了别讲了,你出去吧。
 
哇,那种感觉到现在都记忆犹深,脸上火辣辣的,感觉将来都没脸和客户开会了。
 
但我真的一点不讨厌我的老板,甚至,我很感激她。在律所工作的几年,在这种捶打下,是我成长超级快的几年,无论从逻辑表述,还是从口头表达,我学到了太多太多。
 
一个人变强大的过程,就是一次次从“锤打”中站起来的过程。所谓的“阈值提升”,说的就是曾经对你重如泰山的一件事,回头再次经历,你会觉得它“轻如鸿毛”,你会感谢那些曾经没有捶死你的东西。

 
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经不起锤?
 
 “妥协适应”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是美国《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文章说:
 
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以及美国国家精神疾病中心的专家,他们指出,儿童最早出现的心理问题是焦虑,如果小时候孩子的焦虑没有处理好,焦虑就会发展成为其他各种心理问题。
 
比如,孩子在4岁时候可能会有怕狗、怕黑的恐慌现象,这个问题不解决,到了7岁,儿童就可能在怕狗、怕黑的基础上,出现分离焦虑,也就说,一离开父母或者照看的人就紧张或者恐惧。到了12岁就可能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出社交焦虑。
 
这种成长过程中的焦虑本该由父母陪伴着孩子经历,提供合适的环境,锻炼着克服。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直接出手干预,直接从孩子的生活中拿掉了这些焦虑的源头。
 
比如孩子怕黑,那行,就直接开灯睡觉吧,或者直接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
 
孩子怕狗,那就看到所有的狗都绕远走;
 
孩子不吃奶酪,那就跟学校打电话;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也是直接电话过去交代清楚孩子吃什么不吃什么;
 
孩子上课忘记带课本被老师说了几句,从此害怕上学,那行,家长帮忙收拾好书包,确保上课不落东西不被老师教训。
 
这一切的行为,都叫做“妥协适应”(Accommodating behaviors),也就是为了缓解孩子的焦虑症状,家长主动对孩子做出的妥协。
 
但也正是这样的妥协适应,让孩子根本得不到相应的合适的锻炼机会,得不到克服自己的恐惧、焦虑的机会,从而相当于把孩子培养在无菌器皿里,久而久之,越来越玻璃心。

 
美国耶鲁大学的儿童研究中心给出的建议是:
 
给孩子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这些情景,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管控自己的“焦虑”,并且,慢下来,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陪孩子度过自己的不舒适。
 
我还记得小学一年级还是二年级的时候,上美术课,忘记带画笔。老师把所有忘记带材料的学生叫到讲台上,站了一节课。我也站在上面,当时,觉得好丢人,眼泪啪嗒啪嗒的掉。
 
回家后,跟我妈说这件事,她说,那你就想想,下次做什么,不会在遇到类似的情况。
 
从此,我收拾书包,收拾第二天要用的课本、材料,那收拾的,简直不要太好。
 
我到现在都感激她没有说“以后我来帮你收拾”这样的话,她让我去面对,去处理本就该我自己处理的情况。

 
“祝你被不公正对待”
 
要意识到,跟孩子年龄相匹配的“捶打”或者“挫折”,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大的影响,恰恰相反,这是提升他们心理健康的必经之路。
 
分享一段美国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在儿子初中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在未来很多年中,时不时地,我祝你被不公正对待,因而你会知道公正的价值。
 
我祝你遭受背叛,因为它会让你感受到忠诚的重要性。
 
我祝你时不时感到孤独,因而你不会把朋友当作理所当然。
 
我祝福你有时有坏运气,你会意识到概率和运气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并理解你的成功并不完全是你应得的,其他人的失败也并不完全是他们应得的。
 
当你失败时,我希望你的对手会幸灾乐祸,这让你意识到有风度的竞争精神的重要性。
 
我祝你被忽视,因而你会意识到倾听他人的重要性。
 
我祝你遭受刚刚好的痛苦,能让你学会同理心。”
 
最后罗伯茨在致辞中说:
 
“无论我是否祝福你这些,它们都会发生。而你是否从中获益,取决于是否能从你的不幸中参透它们想要传递给你的信息。
 
是的,我们的孩子终究会遭遇这些,千万不要等到他成年后才痛苦的意识到:
 
“原来父母给我打造的,从来都不是真实的世界”。
 

*更多相关文章,可以点击下方专辑阅读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