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蜜蜂度夏难!到底是怕高温还是怕干燥缺水?

 世界蜂联 2020-10-31

芒种已过,夏至将来,养蜂人又要面对蜂群度夏难的问题。在炎热高温面前,无论是中蜂还是意蜂都是难熬的,都要面对繁殖和生存的问题。在高温干燥下,蜂群难以正常繁殖,蜂王产卵量少,蜂群抚子难,还会出现卷翅病害等,会使蜂群严重衰竭,给秋繁越冬也造成影响。

那么为什么蜜蜂度夏难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怕高温还是怕干燥缺水?

其实成年的蜜蜂是很耐高温的,能在43摄氏度的高温下都能存活。在炎热的夏天,在空中飞行的蜜蜂是不会遭遇这么高的温度。在蜂箱内,蜜蜂有调控蜂巢的能力,也不会让温度达到43摄氏度以上。

蜜蜂在自然界中生活了几千万年,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无论在炎热还是高寒地区,都能够繁衍生息。虽然幼虫发育需要有恒定的蜂巢温度,但工蜂有调控蜂巢温度的能力,只要蜂数足够,在低温和高温下都能够正常繁殖。在低温时蜜蜂会密集护脾,通过吃蜜糖升高体温的方法,保证幼虫正常发育。在气温升高蜂巢温度过高时,又能通过扇风加强蜂巢通风透气,采水挂在蜂箱壁蒸发带走热量的方法,使蜂巢保持35摄氏度的正常温度,保证幼虫发育正常。

实验证明有些耐寒的蜂群,在在蜂数足够的情况下,零下几摄氏度也能正常抚子。气温超过40摄氏度的情况下,耐热的蜂群也能够正常抚子。但是平常的养蜂人为什么气温超过35摄氏度以后,对蜂群的繁殖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会出现度夏难的问题呢?比起零度低温来,度夏时气温只不过超过十几摄氏度而已,蜂群应该有能力调控啊?

缺水,干燥才是对蜂群最大的危害

蜂群繁殖需要有蜜粉,也需要有足够的水分,水对蜂群的繁殖十分重要,缺水会严重影响蜂群的健康。

在繁殖期,子脾要维持34~35摄氏度的温度,湿度也要保持在75%~90%。如果湿度低,过于干燥,卵就会脱水而干瘪,不能正常孵化。幼虫在干燥脱水的情况下,不久就会死亡。封盖子在干燥的情况下发育也会受到影响,长成的幼蜂也会体弱多病。幼蜂出房时,如果蜂巢高温干燥,翅膀就不能顺利的伸展开来,就会造成卷翅病——大量幼蜂翅膀残缺不能飞翔,爬蜂遍地。浪费大量蜜粉和工蜂体力培育出来的幼蜂就是无用蜂,蜂群就会更加衰竭。

而且幼虫所吃的蜂粮也一定要配备足够的水分,工蜂饲喂幼虫也要一定量的水分。所以在繁殖期子脾多的时候,蜂群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蜂巢要保持正常的适度。特别是中蜂更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繁殖期更需要保证湿度足够。在大量抚子期蜂箱里可能就会出现湿漉漉的情况,养蜂人看来就是产子多,繁殖良好的表现。

哪怕不是子脾,蜂巢的湿度也要维持在40%~90%,过于干燥对成年的蜜蜂和蜂王也会有伤害的。在干燥的情况下,蜜蜂的身体就会脱水,器官就会发生衰竭,就会加快衰老死亡。如果十分干燥,会直接造成蜜蜂和蜂王快速死亡。而在低温下,蜜蜂哪怕冻僵了以后也不会马上死亡。

在高温干燥的季节,蜂巢温度过高会加速水分的蒸发,蜂巢就会出现高温干燥的现象。工蜂就需要采集水调控蜂巢温度湿度,需要的水量就会很大,就需要有大量的采集蜂才能满足需求。可是如果蜂数不足,周围又没有水可以采集,就会使蜂巢温度湿度难以控制,蜂群的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劳动蜂迅速累死,又难以抚育出健康幼蜂,蜂群当然会很快衰竭。

所以说造成度夏难的问题,高温只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缺水,蜂巢干燥造成的。

怎样正确的帮助蜂群降温增湿,安全度夏

由于蜂箱比较密闭,蜂群又十分密集,就会造成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温度升高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蜂箱里的温度要比气温高5~10摄氏度。室外温度超过30℃以上,蜂群既要面对蜂巢温度过高的问题。

其实蜜蜂降低蜂巢温度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在蜂巢温度过高时,工蜂就开启加强通风散热的模式,会在巢门口与纱盖透气窗之间组成一个扇风的队列,进行有序排列,向同一个方向扇风,是热气从纱盖(透气窗)上排出。巢门口儿也有工蜂扇风散热,使蜂群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如果散热还不能把温度降下来,就开启水分蒸发带走热量的模式。大量采集蜂就会把水珠挂在蜂巢壁上,让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增加蜂巢湿度,使蜂巢,温度湿度维持正常。

所以蜂群度夏时,养蜂人除了把蜂箱摆在阴凉通风处,注意遮阴以外,还要把蜂路拉大点,巢门缩小点,蜂箱尽可能的抬高点。这样工蜂能更好的扇风散热,避免地面的热气进入蜂巢。中蜂群蜂路要在一厘米左右,意蜂群的蜂路要在1.5厘米左右。巢门大小只要不影响蜜蜂进出就可以了,如果离地面太近,千万不能把巢门开大了。然后就要注意蜂群喂水增湿,在蜂箱里要准备好饲喂盒,两三天喂水一次,避免蜂淹死,饲喂盒要注意清洗,水要洁净。炎热高温时不能开箱查蜂,查蜂时要准备喷水壶,朝蜂巢多喷水。炎热高温的中午朝蜂箱周围洒水,增加湿度也起到降温的作用。

最后要提醒的是,高温抚子困难,容易发生卷翅病,不要让蜂群多抚子。如果是意蜂在七月份左右,气温超过37摄氏度时就要囚王断子,结合治螨害,度夏更容易成功。如果是中蜂不需要囚王,但也不要刺激蜂王产卵。只要注意喂水降温,蜂巢有蜜粉,避免高温干燥,蜂群挨饿就可以了,千万不能进行奖励饲喂搞夏繁。我们要明白蜂群夏衰是因为工蜂早早累死,幼蜂体弱寿命短造成的,减轻工蜂劳动量使寿命延长,注意幼蜂的体质健康,才是避免蜂群夏衰的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