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皮是指包裹在和田玉原生矿表层的似外衣状的皮壳。根据和田玉皮壳的成分、产状、厚度等特征,主要分为石皮、糖皮和色皮三种类型。石皮是附于和田玉外表的围岩;糖皮是和田玉表层形成的黄褐色、红褐色并浸入和田玉表层相对较厚的皮(厚度一般为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因颜色似红糖色,故称为糖皮;色皮是和田玉外表相对较薄的带颜色的皮(厚度一般小于1毫米)。通过色皮可以推测出和田玉子料的品质高低,部分和田玉子料表面带有色皮,有秋梨皮、黑芝麻皮、鹿皮、虎皮等说法,深受藏家和消费者的珍藏和喜爱。 1 色皮的形成原理 和田玉子料的色皮是指和田玉矿床形成后,随着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田玉原生矿石从原生矿剥离后,经过冰川磨蚀、流水冲刷、搬运沉积、地下水化学腐蚀、土壤中各类化学作用和风化等多阶段、长期复杂的一系列地质作用,使外来的致色物质(如铁锰氧化物、有机质)浸入到和田玉表面或内部颗粒间隙并赋存,在其表面或内部形成的与和田玉原生矿颜色不同的次生物质颜色。2 色皮的颜色和分布形态 2.1 色皮的颜色 和田玉子料的色皮是在地质过程中自然氧化浸染形成的,其颜色丰富,种类多样,分布自然,常见褐色、黄色、橙色、黑色、褐黄色、褐黑色、褐红色及多种颜色过渡色(如图1所示)。同一块和田玉子料上常常带有多种颜色的色皮,称为单色、双色或多色色皮,而且不同颜色的色皮之间过渡自然,有层次感。色皮光泽与和田玉子料光泽保持一致。
图1 和田玉子料样品的皮色
2.2 色皮的分布形态 和田玉子料色皮的分布形态各种各样,常见脉状、云朵状、芝麻点状和树枝状等分布(图1),多沿和田玉玉质结构疏松处和裂隙分布。如秋梨皮是似秋梨皮的黄色色皮上分布着红色点状物的色皮;黑芝麻皮是似黑芝麻粒状分散分布于子料表面的色皮;虎皮是似老虎皮的红棕色色皮上附着深红色或黑色的条带状斑纹的色皮;水草皮是似漂浮在水中的水草,呈深褐色~灰黑色树枝状的色皮。
图2 和田玉子料表面的水草状浸染 参考文献[1] 李明, 李坤主编. 和田玉鉴别与评估[M],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