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遇(三十七)——多彩贵州(五)

 老闷T 2020-06-11

经历了太多的云散云聚,已不会有太多的奢求,但每一次偶遇,总还会有惊喜,总还会有不一样。
谁不想快意人生,别说身不由己。
活在当下,悟在当下,乐在当下。
偶遇是自己呈现给自己的礼物。

偶遇(三十七)——多彩贵州(五)
2017年10月贵州行。
由贵阳前往毕节织金洞。
织金洞
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的官寨乡,距贵阳120公里。

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题字: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遊。

一入洞口,便让人感觉到它的与众不同。

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

织金洞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

织金洞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 “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中国十大奇洞”之首。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第一名。

“婆媳情深”
两根塔松状石笋,一高一低,依偎在一起,在灯光的作用下,形成了剪影式的画面,就像依偎在一起的母女一般。

织金洞洞体构造错落别致,划分为11个大厅47个小厅堂,簇拥着千座“塔”、万座“佛”,呈现着万千气象,无限风光。

“织金灯塔”
一根石柱矗立在一座巨大的堆积物上面,配上红色灯光,就像黑暗中的一座灯塔。

织金洞囊括了世界上所有溶洞的堆积形态和类别,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谦姆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

“银雨树”
织金洞的“门面担当”。
高17米,犹如象牙雕刻的玲珑塔,披金戴银。它们的形成分为塔状石笋、松球状石笋、花状石笋三个阶段。早期是洞顶滴水形成一个个滴盘,滴盘重叠,成为塔状石笋。后来滴水又缓慢流淌,对下部进行溶蚀,分割成松球状石笋。最后顶部的滴水又使叶片加快,便形成瓣状石笋。10多万年来,形成银雨树的滴水线位置始终没有变迁,水量是恒定的,可见银雨树来之不易。
著名地质学家孙大光先生说:“把银雨树称为国宝还不够,应称之为球宝--地球之宝,无价之宝”。

“霸王盔”
高14米,珠玑点缀、银光闪烁,似古代楚霸王的头盔,为巨大的复合型石笋,由下部的帽状石笋,上部的细长杆状石笋构成。

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情景、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级地理研究部门称其为“中国溶洞之王”。

洞内景观各有说辞,如: “金塔之城”、 “雪压青松”、“铁山云雾”、 “寂静群山”等等,可惜来去匆匆,记不住,也对应不上。

原国务院总理钱其琛题词曰:“游过织金洞,方知溶洞奇,地下看世界,洞中别有天”。

据专家考证,织金洞的规模体量、形态类别、岩溶色彩、景观效果均名列世界溶洞的前茅。

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冯牧有诗为证:“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嬛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

织金洞被公认为是汇集天地美景、天下奇观于一洞的“地下艺术宝库”和“举世无双的岩溶博物馆”。

来到洞外,只见一抹蓝天,恍若刚从远古穿越归来。

时光贵州城
位于贵阳百花湖、红枫湖之间,是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地产项目,是贵阳首个以文化传承为基础的休闲旅游主题商业街区。
定位为“东方瑞士”的“因特拉肯”(拉丁语:两湖之间的小镇)。

城内的博物馆展出有贵州奇石、矿物晶体及三叠纪时期的古生物化石等。

时光贵州城处于贵州清镇职教城的核心地带,而职教城是全国最大的职教城,拥有30万职教师生、37所高等职业院校、1000亿投资、占地50平方公里。未来商业价值不可限量。

附:《偶遇》系列近10期目录及原文链接
27. 偶遇(二十七)——近瞅篇·俄罗斯之莫斯科(上篇)

(点此链接原文)

28. 偶遇(二十八)——近瞅篇·俄罗斯之莫斯科(下篇)

(点此链接原文)

29. 偶遇(二十九)——菜花儿黄

(点此链接原文)

30.偶遇(三十)——东北行(上篇)

(点此链接原文)

31. 偶遇(三十一)——东北行(中篇)

(点此链接原文)

32. 偶遇(三十二)——东北行(下篇)

(点此链接原文)

33.偶遇(三十三)——多彩贵州(一)

(点此链接原文)

34.偶遇(三十四)——多彩贵州(二)

(点此链接原文)

35.偶遇(三十五)——多彩贵州(三)

(点此链接原文)

36. 偶遇(三十六)——多彩贵州(四)

(点此链接原文) 浏览9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