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一时间,紫光国微重组被否,寒武纪过会……

 静思之 2020-06-11

路该怎么走,其实很好选。

一败一成的两颗芯片


2020年6月第一周,引人关注的两大芯片企业炸了!因其在资本市场的大动作均有了结果。

6月5日,A股主板上市公司紫光国微重组被否;而在同一周,国内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科创板首发上市获得通过。
 

围观紫光国微重组 A股主板行路难

并购重组委对紫光国微重组,给出的审核意见为:
标的资产权属存在瑕疵,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标的资产商誉金额占比较大,申请人未能充分说明本次交易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

(背景介绍:2018年7月紫光集团通过旗下的紫光联盛以人民币 180 亿元的核心价值收购法国连接器公司 Linxens,一家总部位于法国的企业,主要产品是微连接器。紫光国微是一个广泛的芯片设计供应商,而紫光联盛是芯片连接器制造供应商。)

标的如此之大,又与国家意志的芯片事业有关,立马引来了各路人马围观。

懂行的同志都知道芯片行业有三高:高投入、高技术、高利润。若要成就高利润,资本、人才、技术需同时发挥关键作用,而资本是关键中的关键。

资本能不能进来,投资看的是能不能增值?有没有分红?如何退出?

那么,企业通过上市来融资,增强流动性,就是非常好的途径。

此次紫光国微的重组,公告的方案是对紫光联盛现有股东发行上市公司股份购买紫光联盛,并不涉及新的资本市场融资;同时紫光联盛已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这次重组更多的是紫光集团芯片业务优化整合的需求,同时为紫光国微注入更多的优质资产。

但即便这样的初衷,在A股主板审核标准及政策导向上,重组方案也被否,不能不说A股主板重组这条路还是非常艰难的。

很多人猜测,紫光联盛重组被否,没准是另有打算。或许紫光联盛冲击科创板是更好的选择?
吃瓜群众们的猜测听起来其实很有道理。毕竟横看竖看,紫光联盛的底子是很厚的,同时背靠紫光集团这样的大后方,又尤其是在集成电路产业备受关注的当下,前景光明。

围观寒武纪首发 科创板更顺
说到寒武纪,很多人对它的初步认识还是来自于它作为华为海思的供应商。当时华为旗舰手机Mate 10中的麒麟970芯片使用了寒武纪1A IP,作为其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模块,寒武纪1A也是世界上首款量产的AI芯片IP,并获得了2016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奖'。
但纵观其财务指标,却让人有些担忧
(1) 连续三年亏损,并且亏损变大:


(2) 高度依赖单一客户,2017年、2018 年和 2019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100.00%、99.95%和95.44%;更麻烦之处在于,最新麒麟990芯片,华为已经放弃寒武纪AI芯片,而采用其自研架构。

2019年主要收入来源“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收入包含大部分服务器和设备,核心技术收入占比有限:
 

熟悉A股主板上市规则的同志应该知道这样的财务指标,是肯定无法在主板IPO的,但是科创板则没有问题。
 
WHY?为什么会这样?

究其根本在于科创板重点面向具有成长潜力科技型、创新型特征中小企业。对于此类型的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核心产品的科技含量更为重要,这正是对主板的重要补充,以及芯片企业更佳的选择。

国微重组生不逢时?还是道路不对?

紫光国微重组被否,有人说是生不逢时,笔者认为没准也是选择道路或者是地点不对——毕竟A股主板的审核标准和政策导向与科创板完全不一样,换一条道路,很可能就是柳暗花明。

好在股民也是明白人,重组被否后第二个交易日股价已经稳住,毕竟53倍的动态市盈率(6月9日收盘),在半导体板块115家公司中,连平均(54.31倍)都不到,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完全能支撑起市值,吃瓜群众却也不必惊慌,注重价值投资的,别被扰了节奏就好。

写到这里,笔者认为还是得找个时间把芯片企业要上市和已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好好分析分析。毕竟集成电路是高利润行业,也是国之重器。关键是找个潜力股,做好价值投资,也就不用这么辛苦码字了求关注了,吼吼!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