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4年,我为什么选择重返校园读书?

 小猫倩倩 2020-06-11

自从我在公号说了备考MBA的消息,最近好些喵粉来找我问关于“工作以后读书”的问题,于是正在忐忑地等成绩的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1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读书?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刚毕业的时候开始说起。

我从把写作当兼职,到以写作为生,到退居幕后做写作培训和管理工作,其实心态是有历经非常大转变的。

2017年12月,我的知乎账号达到了第一个10万粉,从那时候开始,我写一篇文章稿费差不多抵上了一个月的工资。这件事让我对世界的真实性产生了相当大的怀疑。

看着支付宝里面的数字,总觉得那不是我的钱——虽然每一分钱都是我辛辛苦苦码字来的,而且也是甲方代缴过税的。

攥着那个钱,我也不敢花,总觉得第二天就会有人把它收走。因为这笔收入的来源太过不稳定,我担心一旦习惯了高消费,而又断了收入来源,就会陷入“由奢入俭难”的痛苦中。

并且我觉得它们之所以归属我,唯一的原因就是“我运气好”。甚至每次有人夸我,我总会下意识觉得“TA一定是觉得我太差劲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故意这样讲来安慰我”。

自信的基础是自我认知。即我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知道自己什么能做好、什么做不好。我认为原因是“运气好”(不是谦虚的说辞,是我真的这么觉得),甚至还觉得自己很差劲,这个就很麻烦,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无止境的焦虑。

我在南京读的本科,以前上学的时候,周末经常会和室友或男票出去逛吃,新街口、珠江路、中华门、安德门都是经常去的地方。当时安德门下面的桥洞中时常有一些在打地铺睡觉的流浪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长一段时间,我做噩梦,场景经常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拿着破棉被去睡安德门的桥洞。

以至于现在“睡桥洞”已经成了合伙人群里的一个梗。

——(假期结束后第一天)都几号了还不开工,下个月打算睡桥洞吗?

——(月底没钱的时候)别拦我,我要去睡桥洞。

——(手头没单子的时候)甲方爸爸再不下单,咱们就要集体去睡桥洞了。

直到去年年中的时候,我们团队开始和大客户长期合作,做了几个案子超出了客户预期,我才发自内心地觉得“原来我的确是有能力的,走到今天并不是偶然”。

于是今年伊始时,我很认真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能力,以及我正在做的事业。

我从2016年毕业到现在刚好4年,经历了国网工作、自由职业、创业三个阶段。我的公司2018年9月注册,刚开始只有很少量的文案和代运营业务,去年开始做品牌营销;我把广告业务和写作训练营培训业务结合,做成了一条新媒体培训、内容、渠道供应链。

能否在某个行业获得成功(不仅限于新媒体),“技巧”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人的心智水平和对世界的认知才是关键。我思考为什么自己只有“小的成就”而没有“大的成功”。

想了很久,觉得原因有三:

其一,我没有系统地学过传播学知识,而是“野路子”出来的。所有工作中在用的规律,都基于我和合伙人作为作者对当前平台算法的研究;我也没有系统地学过心理学的知识,对用户的了解全靠自己过去的识人经验、看书,外加公开个人微信之后坚持不懈地和读者聊天。

其二,知识储备还不够。大学毕业后,我的知识获取几乎全靠读书、参加各种短频社交习得。但由于我的自学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从书中、谈话中获取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我也想像半佛老师一样分析瑞幸咖啡,奈何水平有限,我不会呀。

其三,我缺少系统的解决问题方式。目前都是遇到啥问题了一边看书一边“现学现卖”,说实话公司3年之后如何发展,我也不知道。

而且我真的很容易很容易感到焦虑,即使是现在我也时常会有收入来源中断的不安全感。我想再多了解一些行业,多拓展一些变现方式。

鉴于自己阅历太浅、知识水平有限,是时候“回炉重造”了。

2

为什么选择回学校读书

而不是参加培训?

过去的4年时间,我一直热衷于上各种培训班。月入3k的时候只能报三五百的网课,转正以后开始上几千块的训练营;发展到后来,上万块甚至好几万的高价培训,一年也会去七八场。

一开始很新鲜,特别是我还在电力行业的时候,看什么都觉得好厉害。听互联网行业的大佬高谈阔论,讲商业,讲趋势,甚至还能近距离聊聊天。动辄“私域流量”“粉丝经济”“认知升级”,也学了不少技能。

但,所有这些培训,最后似乎都停留在“学技能”的这个层面了。

高价课上认识的同学,好多都是初次见面说是要合作,加了微信之后对方却频频私信发广告,终于忍无可忍删了好友;高价课上老师教的知识,很多都能拿来直接用,但其实在“应用层面”的知识都比较浅,方法论学了一个又一个,底层的知识却似乎没有增长多少。

我有一篇知乎高赞讲的是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分享的是如何把碎片知识整理成知识树,以便更好地应用。而我最后似乎的确是比以前可以更好“跨界应用”了。

但我觉得自己现在需要的并不是“应用”。随着学习的深入,见到这个世界的范畴越来越广,我开始渐渐看到一些接近“本质”的东西。

我发觉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当你掌握一些规律之后,做某一类事情就会变得很顺利。就像我以前懵懵懂懂地找到应试的规律(除了高等数学之外,这个我到最后都没找到规律是啥),觉得“考试”这件事一下变简单了。

而如果一直停留在浅表的“应用层”,是很难透过表象了解到本质的。

并且我认为,这些“本质”的规律,就在各个基础学科之中。而系统地学一个学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一个学位。

学生时代我们读专业课,其实很多时候更多是应考,并不懂其中的规律。现在用一种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心态去读,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还有就是,我现在的朋友基本上都是新媒体这个圈子的。我觉得只和一个行业的人接触,时间久了视野会变窄,且我也很久没有结交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了,亟需拓展高质量的人脉。

3

为什么选择读MBA

而不是普研?

这里说的MBA和普研是口语中习惯的讲法,不是严格意义上那种(严格意义来说MBA是普研中“专硕”的一种)。口语习惯中普研指的是“全日制的专业学位”,比如你读个我们学校电气工程的硕士,学硕或者专硕其实分差不多的,我们在讲话中都把它叫成是普研。MBA、MPA这些,一般都直接说它的英文缩写。

我现在做的是新媒体工作,不管是我自己写、别人写我来改、帮客户做品牌宣传,本质都是对传播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的应用。

在决定读MBA之前,我其实纠结了很久我是该读MBA,还是财经传媒的硕士,还是单一个传播学,还是经济学之类的,还是心理学,纠结得头都快秃了。幸好我的朋友中这些专业毕业的都有,我从他们那边采集到了不少“一手样本”。

最后让我下定决心读MBA,其他专业“等等再说”的原因有三:

其一,关于人脉的问题。第一梯队非全日制MBA招收学生大多为工作8-9年企业中层管理者,还有和我一样的创业者,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全日制普研的同学年纪比较小,因为都是同一专业的,毕业之后大家大多还是会从事一个行业。从人脉质量来看,MBA好一些。

其二,关于学习内容。普研可以深度了解一门学科,MBA“泛而不精”,更多地是教管理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有些难以取舍,我俩都想要。咨询了很多前辈,他们认为我在当前创业阶段学习“如何管理公司和团队”比“做一个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人”优先级更高一些。

其三,关于时间精力的分配。普研课程压力大,特别是我想报考的院校要求严格。如果我想顺利毕业不挂科,现在的事业在读研期间几乎不会有什么发展了。互联网行业变化速度极快,几乎每个月都有大变化,我读书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事业服务的,要是为了读书放弃事业有点遗憾。

这里并不是说普研不好哈。只是我现阶段,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我想要认识更多有价值的人脉、把公司做得更好,这种情况下MBA更适合我。如果有小伙伴是想学精深一门学科,或者想要跨专业转行,或者想要去的公司要求学历,或者对学费价格更敏感,我觉得是应当读普研的。

二者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是在我自己的情况下MBA更合适。

4

听说MBA是“花钱买文凭”?

其实我有听过很多人说,“MBA是用来给一些学历不好的老板镀金的”。

这个事情吧,其实就和很多人说“现在大学生不值钱”同样道理。虽然现在比起我们父母那个年代“上大学”更容易了,“大学生”这个词的含金量也没几十年前那么高了,但是相应的就有了“211大学生”“985大学生”“TOP2学生”的新标签。

MBA也是一样的。好学校,高考难考,MBA也难考。

而且,即使是大学同一宿舍、同一专业,有的人旷课打游戏,有的人保研读博,有的人毕业后工作,有的人创业——大家未来的人生也各不相同,不是吗?

我觉得学校更像是一个平台,能获得多少资源,学到多少东西,还是要看个人。

5

读出来究竟有啥用?

我还没去读,只能凭着我之前找读过MBA的朋友做调研,以及我上大学的经历来类比一下。

我觉得,大学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看到更大的世界”。

在我家乡的十八线小城市,没有地铁,没有卖奢侈品的商场,没有可以教芭蕾舞的培训机构。我在上大学以前,认知外面的世界仅有的方式,就是读书和互联网。

但是通过纸张和屏幕,和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我第一次听音乐会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在此之前,那些交响乐团的乐器我只在音乐书的插图上见过。

第一次去听人文大讲堂,我知道了原来院士不仅仅出现在新闻中,也可以在我面前的讲台上激扬陈词。

以前上中学的时候,因为条件有限,物理化学课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实验,生物课的实验更少。我上大学才见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看到比我还高的电机惊讶得“哇”。

我的知乎最高赞文章,以及我在写作训练营中讲到的“系统思维”,我第一次接触这种思维方式是在大二的“信号与系统”课程上。

我的逻辑思维是从大一到大四我记不清多少次大作业和实验,查论文、做仿真、写报告,一点点磨练出来的。

是大学让我知道了“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可能”。如果不是因为我去了南京,去了东南,我努力的终点或许就是在家乡本本分分地做一份工作。我或许都不知道去知乎上提问“人生迷茫怎么办”。

我其实也不知道我读MBA究竟会学到什么。我只知道我会去一个更大的城市,一个更有名气的学校,见一些工作能力很厉害也很有想法的同学。所以我觉得应该跟读大学的作用差不多,去看一个“更大的世界”吧。

这个问题可以先搁置着,留到我入学以后再回答(如果今年能考上的话)……

我去准备第二个学校的材料啦~我们下周四14:00见~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帮喵点个“在看”,我会很开心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