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码必中奖,预存话费送平板电脑 是天上掉馅饼,还是有人玩套路?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6-11

钟鼓岭片区最近开了4家“全网通手机生活馆”,有市民莫名被刷花呗额度 市场监管部门:商家未获通信运营商授权,涉嫌欺瞒

2020-06-11 10:05 
f97ded37-81a6-4672-b3a8-ad8deaaec850

▲最近,这样的全网通手机生活馆在钟鼓岭附近开了4家(记者 姚时美 摄)

最近一段时间,有市民在建设南路或者钟鼓岭片区逛街,突然被人拦住扫二维码,然后说中奖了,之后就真送一台平板电脑。难道天上掉馅饼了?

别急,天上掉的可能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商家接着会要求你预存4000元到7000元不等的话费,承诺每月返还。然而,真的会一直返还吗?去年该片区就有商家举行类似“存话费送产品”活动,两三个月就跑路了,消费者预存的话费打了水漂。

对此,市市场监管局近日紧急发出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小心被“套路”。

【投诉】有人在街上拉他参与抽奖 莫名其妙被刷1000元花呗

6月3日下午1点45分左右,某职校学生小余在建设南路逛街,突然有两人拦住他,要他拿手机点赞,可以参加店内的抽奖活动。当时,一人给了他一根数据线,另外一人拿着他的手机扫码,然后就说中了一台平板电脑,把他带到店内,说要请他喝茶。

进入店内后,一名姓刘的男子和小余交谈,另外一人把店内的音响开得很大。期间,姓刘的男子拿着小余的手机查看支付宝花呗,显示只有1000元额度,于是称不能送平板电脑,除非在5年内使用5400元话费。

小余的手机套餐每个月83元,5年也用不了5400元,加上开始就怀疑是骗局,遂不想参加活动。见状,姓刘的男子又给了小余一个蓝牙耳机和一个布娃娃,继续和他聊天。因音响声音很大,小余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此时,有人拿来一台“刷脸机”,对着小余的脸,刷掉花呗1000元,产生了75元利息,分12期还款。

回家后,小余越想越不对劲,就在网上搜索,发现有人遭遇类似骗局。“而且连请我喝茶的台词都一样,我肯定是被骗了。”

事后,小余不敢告诉父母,想起这件事就心烦想哭。“追回损失太难太麻烦,花钱买教训我又不甘心。”最后小余通过“马上就办”问政平台进行举报。

举报的消费者不止小余一个。6月4日,市民陈先生通过12315举报,称商家广告上写明店内活动免费抽奖,他到店后扫二维码抽中一款手机。商家要他用支付宝花呗、芝麻信用授权登录支付相关费用。他怀疑商家诱导、欺骗消费者。

【处理】商家“痛快”退款未发生争执 面对质问,前后说法不一

小余的举报,很快被转交到芦淞区市场监管局建设所。6月9日下午,小余和商家负责人刘某来到建设所。没有任何争执,刘某当场给小余办理了退款。

执法人员问刘某是否和通信运营商有合作,刘某称有合作,在手机App上操作,升级5G套餐,移动、联通、电信用户都可以,交话费就送平板电脑,每月返还话费。

“授权协议呢?”执法人员问。这时,刘某又改口称,还在和运营商谈合作,最快两周可以谈好。

“这两周消费者的权益谁来保证?”执法人员责令刘某尽快将授权资料交到建设所,要保证手续齐全。对此,刘某默不作声。

【暗访】挂着全网通手机生活馆招牌 店里的手机却没有几部

为进一步探寻事情真相,6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芦淞区钟鼓岭暗访,很快被一名男子拦了下来。男子脖子上挂着一块带有二维码的名片,称可以参加抽奖,自己上班的全网通手机店正在举行人气投票活动。随后,这名男子领着记者进店。

记者看到,虽然招牌上写的是手机店,但是店里的手机却没有几部,零零散散摆着一些模型机和纸盒。店里放了三张桌子,店员手中都拿着一张中奖须知,一对一跟顾客宣讲。店里放着刺耳的动感音乐,虽然店内空间狭小,但还是听不清隔壁桌的对话声。

“我帮你看了,确实还有一个中奖名额,但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实名登记;第二,花呗信用额度要高;第三,手机话费月消费要超过30元。”随后,在店员的要求下,记者打开了手机支付宝。看到记者的花呗额度满足要求后,店员拿来一张中奖须知,声称免费领平板电脑之前,要在店里预充3600元话费。话费每个月返还30元,需要120个月到账,如果每个月话费多,可以提前返还。此后,记者借故离开。

记者注意到,在钟鼓岭步行街以及建设南路上,共有4家这样的全网通手机生活馆,装修风格一模一样。

【调查】4家店两周前开业,“手法”一致 建设所近期已接到3起举报

在芦淞区市场监管局建设所,记者看到了商家提供的一些资料。营业执照显示,其经营范围为手机零售、通讯设备维修。一些收据显示,消费者存话费5999元,送一台平板电脑,话费分期全部返还。收据盖章为“株洲全网通5G手机店”,但商家注册登记的是“芦淞区众鑫通讯商行”。

据了解,约两周前,钟鼓岭片区4家全网通手机生活馆开业,采取将消费者邀请进店,进行抽奖的方式,让消费者参加“存话费送礼品”活动,并承诺话费分期返还,周期一般一年起。

然而,执法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商家口头宣称和通信运营商合作举行活动,但是不能出示授权协议,而且几乎都是引导消费者用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进行透支消费。

更反常的是,这些商家租赁门面的时间都不长,而且租金支付方式都是一月一付,或者一季度一付。

这些都引起了建设所的重视和担忧。因为去年,该所辖区内有商家举行类似的“存话费送礼品”活动,结果两三个月就“跑路”了,众多消费者只返还到一部分话费,大部分预存的话费都打了水漂。

建设所副所长胡锋表示,商家开展“存话费送礼品”的活动,没有获得通信运营商的授权,涉嫌欺瞒;消费者参加活动,权益得不到保障,有风险。目前,该所已经接到了3起相关举报。

【提醒】消费前与运营商核实信息 应签订协议,仔细审阅

对此,建设所将情况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紧急发布12315消费维权警示。

市市场监管局建议广大消费者,进行此类消费前尽量与相关运营商核实信息,确认提供服务商家的身份及相关活动的真实性,尽量到正规商家或运营商授权门店消费;应签订相关协议,看清楚协议内容,特别是要对返还话费的金额、时限和赠品的规格、型号等关键条款仔细审阅;应查看返还话费是否按约定时限到账、金额是否相符,如有出入要及时与商家进行沟通;消费时应当留存消费凭证和消费记录,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及时向经营者所在地12315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株洲晚报记者 姚时美 通讯员 李龙涛 刘萱)

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

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

责任编辑:张欲晓
相关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