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为功能性疾病,以下颌关节运动障碍(开口过小,开口偏歪,开闭口绞锁),关节运动时弹响,关节区周围疼痛为主要表现,多见于青壮年,病程长,反复发作,每次发病与劳累,紧张,忧虑,寒冷有关,或与𬌗关节紊乱,外伤有关,属祖国医学中“牙关开合不利”病证范畴; 治法一 取穴: 阿是穴,一般在髁状突外侧后方压痛点; 操作: 选用34号5毫米长的皮内针,埋于阿是穴,每周2次,3次为一个疗程;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4):36, 1988; 治法二 取穴: 耳穴颞颌穴,在患侧对耳屏处耳软骨弯曲部位的外缘突出处,平喘穴与腮腺穴之间; 操作: 在穴位处消毒后,用30又1/2号耳针,直刺进针,即有明显疼痛,疼痛越明显效果越佳,如无疼痛可在原位提针,针尖略移位,探索到疼痛点为止,一侧痛针刺一侧,两侧痛针刺两侧; 来源: 上海中医杂志,(1):33, 1985; ![]()
治法三 取穴: 下关,在颧弓下缘凹陷处,当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闭口取穴; 操作: 嘱患者正坐,闭口区下关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1.5寸毫针直刺,深度约1寸,出现酸胀感为佳,日针1次; 来源: 笔者经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