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不下去又离不掉的成年人,如何自救?

 张德芬空间 2020-11-12


“这些年,我是怎么对你的?当年你一个穷小子想创业开公司,我二话不说辞了高薪工作起早贪黑地帮你,你缺钱我四处帮你借。这几年你好了,公司有钱了,你不是赌博就是在外偷人,嫌弃我没形象没本事在家带着两孩子。你有没有良心?”
 
小丽面容几近扭曲。
 
小强也不甘示弱:“也不看看自己现在啥样,吃穿用哪样不是花我钱,我在外面干什么,你管得着吗?”
 
小丽气得上前推了他一把,小强一个冲动打了小丽一巴掌。小丽跌在地上,捂着脸痛哭起来。
 
这样的争吵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
   
小丽无数次想,这日子是过不下去了,得离婚。但过后,她又把离婚的事搁置起来,始终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生活中,有太多人像小丽一样,陷入一段身心俱伤的关系。想分手却有种种顾虑,不分日子又实在不好过。进退皆是困局,内心反复煎熬,在痛苦中消耗自己的生命力。
 
没有更好的选择,放手后怎么办?
 
一段亲密关系明明已无幸福可言,甚至达到损毁身心的地步,为什么当事人还是无法下定决心放手呢?
 
1. 我们总在追求最好的结果
 
相互依赖理论认为,我们总在追求可能的最好结果。

心理学上有一个替代的比较水平概念(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简写为CLalt。替代的比较水平是说,如果我们抛弃目前的亲密关系,而转投可以选择的更好的伴侣或情景,所能得到的交往结果。
 
根据相互依赖理论,即使我们对自己目前的亲密关系不太满意,在没有更好的替代选择出现之前,我们也不可能脱离现在的关系。


所以,尽管小丽的现实处境非常痛苦,但置身其中的她认为一旦离开,情况会更糟,也就是CLalt 不明确或主观上认为较低时,她就不会选择离开。
 
2. 比起得到,我们更在意失去
 
心理学认为,人类天生就对失去有着根深蒂固的厌恶情节。
 
人在进入一段关系后,必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投入,投入越大,关系破裂时就会认为自己失去越多。

有人不愿意放手一段关系并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而是不想承担失去的代价。

我们倾向于考虑关系结束后我们会失去什么,而不是会得到什么,我们对失去更为敏感。
 

这个失去不仅仅是有形的物品,比如房子,车,家具等。也有无形的心理上的失去,比如孩子的抚养,共同的人际关系,亲朋好友的关爱和尊重等。

3. 低自尊的人难以脱离糟糕关系
 
小美困在一段丈夫出轨的婚姻里已经几年了。朋友都劝她:你工作稳定,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干脆离了再找一个。

小美叹气,“我都快40了,长相工作都这么普通,谁还能看上我?现在这个老公还是年轻时候一起走过来的,都处成这样,离了半路再换个人,说不定处得比现在这个更糟。”
 
不喜欢自己,对自我评价低是低自尊的表现。
 
《亲密关系》一书里提到:如果人们不喜欢自己,他们往往认为别人也不会喜欢自己,并认为在其他关系中自己也难有好的表现。

 
不相信自己能找到更好的人,也不相信自己值得一段更有价值的关系。低自尊人格的人难以向前踏步,与糟糕关系说再见。
 
4. 情感戒断难似戒毒让关系反反复复
 
有些人因为一些差异无法调和,经常闹分手,可每次分手后又会复合。这是因为,分手需要经历一个情感戒断反应。

心理学博士 Guy Winch 于 2017 年 4 月在TED进行的一个演讲中指出:“脱离一段爱情会启动的大脑机制,和成瘾者要脱离古柯碱或鸦片这类组织时是一样的。”


换言之,分手就像戒毒,不仅要承受心理上的巨大落差,甚至需要对抗大脑的神经反应。

这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想摆脱低落状况的需求---重新回到熟悉的关系里。然而这样的复合并不能让关系中的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就陷入了反复分手反复复合的困局。
 

进退不得之间,破解唯靠自己
 
上面我们分析了无法从一段糟糕关系中果断走出的四个主要原因:
 
  • 没有有更好的选择

  • 对投入、失去的不舍

  • 自尊水平低

  • 情感戒断难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段和谐美满的亲密关系,但假如不幸就是落入了一段糟糕的关系中,又该怎么办?
 
 
1. 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
 
当我们对自己多一分了解,对生活就多一分掌控,对选择就多一分坚定。
 
网友阿芬,名校毕业后嫁了个有钱老公。但男人个性强势,控制欲十足。结婚后不许阿芬出门工作,也不许她与异性来往,还必须得生出儿子。

“我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人,像个工具。”阿芬这样描述自己在婚姻里的感受。当她把离婚的想法告诉父母时,换来的不是理解而是指责:“多少人想嫁个有钱男人都找不到,你吃喝不愁还不知足,再说,女人不生儿子那还叫女人?”
  
阿芬便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不离,活得憋屈;离,压力大。仔细衡量后,阿芬认为自主的生活比物质的丰裕更重要,便果断结束婚姻。
 
知道自己是谁,最想要什么,进退之间便能掌控自如。
 
就像阿芬,虽然看似放弃了他人给予的丰盈的物质生活。但自主的人生却赋予了她骄人的事业,事业带来的物质回报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将丰裕重新带回给她。在这个过程中还认识了尊重她、理解她的人,迎来了生命中真正属于她的亲密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做出决定,是因为对自我缺乏认知。内心真实的声音被周围的纷杂淹没。失去了真实的自我才会在各种欲望、观念里纠结挣扎。
 
认清自己,是解决所有困境的利剑。

 
2. 提高自己在关系中的实力
 
关系都有博弈的成分。进退两难,往往是一段关系中实力较弱的一方的艰难处境。
 
在关系中更有权力的一方,不仅能在现存关系中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依赖,在关系之外也有更大可能获得更好的替代选择。

他们能拥有更多正面情绪和更高的自尊。不管是决定待在现存关系里,还是“另谋出路”,都能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提高自己在关系中的实力也是改进糟糕处境的有效方法。
 
但要注意,这个实力不仅仅是指物质层面的实力,还包括人际实力和内心的力量。

 

3. 对亲密关系的正确期望
 
高期望正成为糟糕关系的推手。
 
一项在德国进行的纵向研究,追踪了逾24000名已婚人士,发现结婚给人带来的快乐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但我们却希望关系中的快乐能一生长存。
 
另一方面,我们对配偶的期待也越来越高。除了伴侣,我们还希望他们能集父亲、母亲,哥哥,姐姐,朋友,知己,人生导师,心理治疗师,倾听者,安慰者等角色于一身。
 
对关系和伴侣不切实际的期待更容易放大相处时的摩擦。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里写道:“不幸福只是因为你感觉不幸福。”
 
所谓糟糕的关系有时候仅仅是期望太高而已。
 

4. 接纳自我与对方
 
不同的人依恋类型不同,在亲密关系中的反应也有较大差异。
 
比如回避依恋类型的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伴侣所做的烦心之事上。
 
疏远和恐惧依恋类型的人,可能根本察觉不到伴侣为自己做的积极的、关爱的事情。
 
因为表达爱和接受爱的方式不同,我们常常在关系中对伴侣产生误解。
 
接纳、理解自己与对方的依恋类型和对关系的不同反应模式,能帮助我们改进关系。

 
行动比思虑更重要
 
继续还是放弃的难题,不仅出现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也常常在其他生活场景体会到进退不得的痛苦。

比如,一份鸡肋工作,放手没有更好的地方去,继续又实在不开心。又比如,亲人患绝症,继续治疗要消耗巨大,且前景不明,不治疗亲情上又说不过去。
 
我们总是倾向于先思虑清楚然后行动。然而,若事情就是进退两难的,那么意味着无论选择plan A还是plan B,都一样困境重重。而我们恰恰就是被困在了反复衡量思虑的局面里面,而忘记了只有行动才能真正对事情的改变产生影响。
 

与其反复思虑,不如根据实际情况用行动来化解困局。
 
也有人做出决定后,因各种困难想起被自己放弃的另一条路, 而饱受心理折磨。其实若做了另外选择,也一样需要不断努力突破困境。
 
明白这一点是让自己心理平衡的关键所在。
 
其实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遭遇进退两难的困境。但路该怎么走,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请记得,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