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回答2018:P2P爆雷,跌下深渊的那一刻

 昵称70437462 2020-06-11

风起云涌,潮起潮落。

回望2018年财经市场,资管新规落地、IPO再次收紧、VC/PE寒冬、企业大裁员各种风潮涌现:互联网企业流血上市潮、债市违约潮、P2P爆雷潮区块链狂潮

曾在风口上狂欢的行业正进入谢幕时刻:摩拜被美团收购、小蓝车被滴滴收购、ofo输血受阻而濒临死亡边缘

正如所有的机遇都来自矛盾和变化,小镇青年逐渐成为新一代互联网消费主力军,拼多多、快手、趣头条等产品的使用人群向三四线城市转化倾斜,消费分级现象显现,新零售、新经济、新商业新名词不断涌现。

2018年,在绝望与希望交织的混沌中,我们期待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子弹财经」正推出《请回答2018》年终系列,细分八大行业,与你一起回顾倾听资本市场浪潮里的那些人与事。

出品 / © 子弹财经 

作者 / © 郭啸洋

2018年,国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让许多行业举步维艰,P2P网贷首当其冲,生存取代了利润增长成为大多数平台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截至「子弹财经」成稿时,年内累计576家P2P平台出现问题,是去年全年的2.58倍,平均每天有1.7家平台“爆雷”。

在冰冷的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家庭的侥幸与绝望。

令普通投资者感到恐慌的是,2018年的雷潮波及了众多大平台和老平台。

在今年爆雷的平台中,有118家注册资本过亿元,问题平台平均注册资本接近6700万,比2015年增长30%;

从爆雷平台的成立时间上的角度,于2014年及以前开始运营的平台共156家,约占问题平台总数的三成。

2012年入局的老平台“合拍在线”今年迎来了最艰难的日子。

数月前,有投资者在网贷论坛上发布了“合拍在线”逾期兑付的消息。

9月10日,“合拍在线”在其官网发布公告,以“响应监管政策”为由下架了“稳利盈”产品,并对存量产品进行展期。

由于其创始人旗下平台“菠萝在线”在之前已经爆雷,大批投资者对“合拍在线”的展期行为感到不安。

9月21日,平台发布《合拍在线部分借款标逾期超过30天未代偿异常公告》,并在公告中“甩锅”相关担保公司,宣称“平台已经协助出借人向担保人“国联汽车”,“通达长城担保”和“中兰德担”保发出了询问函,要求对方针对已经逾期企业是否开展催收工作,并请其做好代偿计划。”

几天后,在今年3月刚刚协议收购“合拍在线”而成为其唯一股东的恒泰曹妃甸能源有限公司火速表态撇清关系,表示管理团队仍为老股东团队,“恒泰能源”没有实际参与“合拍在线”的运营管理,也和之前引入的担保方无关。

同时,“合拍在线”的运营方发布了《合拍在线声明》,称“平台原管理团队高管:副总经理(原‘合拍在线’总经理)、风控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均于7月中旬至8月底陆续离岗或离职,具体原因现留守团队也不得而知。”

在银行做合规管理工作的张小蓉投资P2P已有数年时间,根据她的经验,判断平台安全性通常会依据注册资本、成立时间、平台背景(国资系、上市系、风投系等)、合规情况等基本情况进行考量,再根据标的收益、满标时间和具体的借款人信息等因素判断平台运营的健康状况。

但这一套主观经验在今年的雷潮中失灵了。

“我之前清盘了仍在投放广告的某一线平台上的全部资产,因为之前该平台发布的一些2年左右的长期标有2至3个月的投资‘封闭期’,过了封闭期就可以申请提现,几乎不存在延期给付。”张小蓉对「子弹财经」说,“ 但从下半年起,提现变成了‘债权转让’,经过2至3周的转让期,资金才成功打到我的银行账户。”

面对质疑,大部分在提现过程中明确加入债权转让周期的平台都将“迎和”监管要求,调整存量拆标错配资产作为外宣口径。

这种侥幸并不总是伴随张小蓉,她目前仍有近10万元本息投在“上市系”平台“钱包金融里未能成功提现。

之前投了‘钱包金融的日息宝,相当于活期随时能提,8月份开始就提不出来了,有一部分到期申请提现没打款,问客服说借款人违约了,他们也在想办法筹钱,一开始每天回款3%,之后变成1%,这几天每天只有0.5%;


另一部分到期晚的没经我们授权和同意就转成了18个月的月息宝,相当于每个月只能回1/18,而且这1/18还比约定日期晚一个多月。”张小蓉很无奈,在网贷之家的问题平台清单上,“钱包金融被归类为“延期兑付”。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曾撰文指出,当前公众对于网贷行业的印象和定位,很多依然是以信用中介的形式看待,大多数投资人并不具备独立判断底层资产风险的能力,也不具备承受风险的能力,网贷平台以高风险的资产面对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普通人,是这个行业所存在的最难调和的问题。

另一位问题网贷平台受害者王城在专家眼中是个标准的“普通人”。

王城退休后,空闲时会研究一些理财产品,他女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称,接到父亲让自己“打些钱给他”的电话时并没有详细追问,因为在她眼里,经常倡导全家人树立理财观念的父亲一向细致谨慎,比家里的其他人对投资理财都更有研究。

几天后,王城发现自己的账户无法正常登陆。

客服表示“由于账户异常,您的资金已被冻结。”

在王城咨询如何解冻资金时,客服称如果想激活账号,就要充一笔与当前金额一致的资金,以证明“是本人操作”,家人得知后迅速报警。

王城曾经是兰州一所学校的校长,退休后还在做家教,月收入两三千。

据其女儿称,王城账户上的资金有四十余万元无法提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钱是借来的。借给王城钱的亲戚给了这位退休校长很大压力。

“还有人说,我们太贪心,被骗了活该。”出事儿之后,王城因为心脏问题住进了医院。

除了王城,还有更多人身陷雷区。

频繁爆雷的背后,或许正是这些年来个人、家庭、商业组织和社会,对“走捷径、追风口、财务自由”的趋之若鹜与孤注一掷。

2018年雷潮当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平台由卷款跑路的“响雷”变成主动交代问题,迎接监管部门介入,争取展期逐步清盘的“闷雷”。

对于监管而言,实际强化了对金融稳定局面的控制力,而对于平台的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种方式相当于从“猝死”变成了“慢性病”。

在576家问题平台中,选择跑路的仅有47家,占比仅约8%。而被归类为“提现困难”和“延期兑付”的平台合计300家,占全部问题平台半数以上。

这与历史数据相对比呈现出了鲜明差异:在累计2578家问题平台中,共有1227家平台跑路,占比达47%。在累计76家“延期兑付”平台全部为今年新增;39家“网站关闭”平台中今年新增38家;221家“经侦介入”平台中今年新增191家。


一直被业界视为“上市系”平台典型的“钱包金融”现在成了问题平台的典型。“钱包金融”实际控制人、“奥马电器”(002668)控股股东赵国栋经历着灰色的11月。

11月6日,“奥马电器”发布公告称接到赵国栋的通知,因近日公司股价下跌,导致赵国栋质押的部分股份触及平仓线,存在平仓风险。

赵国栋已质押其全部股份(182,029,912股),根据当日股价,赵国栋持有已触及平仓线的质押股份总数为133,106,290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73.12%,占公司总股本的12.27%。

此前,经历了数月停牌期的“奥马电器”于10月30日复牌,连续5个交易日跌停。

当日,“奥马电器”的另一则公告同样昭示着钱包金融的困局:包括“奥马电器”、赵国栋、“钱包金融”在内的五个主体被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行起诉。

根据公告,“光大银行”曾于今年5月向“奥马电器”发放1年期贷款1亿元人民币,由于“公司与他人出现经济纠纷引起诉讼,相关资产被查封冻结事项,影响被告一(笔者注:‘奥马电器’)在贷款合同项下义务的履行”,要求提前偿还本息。

而对于“光大银行”的诉讼行为,“钱包金融”等待兑付的部分投资者们也仅仅能够在网络上宣泄不满。

11月29日晚,“奥马电器”再度传来利空消息,称因向“山东信托”借款5000万元逾期,“山东信托”向厦门中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厦门中院判定,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赵国栋、“奥马电器”、“钱包金服”所有款项5100.90万元,查封、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出质的“钱包小贷”股权。

相较于“钱包金融”与“合拍在线”,很多中小型平台崩塌过程更快。

汪莹在网贷行业从业已有5年时间,她之前所供职的平台“玖财通”在今年9月出了问题。

“那些在家的孕妇和当月离职的员工9月份都被断了社保,工资也没发,月底就有第一批要钱的客户上门了。有个女客户带着她七十多岁的老娘过来,把老板办公室都砸了,后来上门的人越来越多,老板找了个朋友坐他办公室里安抚投资人,自己跑出去找钱。”

但公司内部有些关于老板孟祥斌的传言悄然扩散,“据说三四年以前叫‘玖信贷’,后来爆雷了,2016年上半年改头换面,换了注册公司,包装成‘玖财通’,(孟祥斌)他爹和他哥之前都因为一个叫‘河南亚圣集团’的案子进去过。”

据汪莹称,10月中旬,“玖财通”仍然对外发布了完成合规自查,正式提交自查报告的消息。

但“内部消息,平台有假标,老板拿了十几个亿不知道花在哪儿了。”

从10月起,“玖财通”在职人员的工资就正式停发了,并进行了两次集中裁员,包括汪莹在内的部分员工已经申请仲裁。

目前,经侦部门已正式介入。

市场因素无疑是导致今年各个平台资金紧张的直接推手。

6月,国内网贷待还余额达到历史峰值,合计达13170.47亿元,此前各月均保持正增长。

从6月至11月底,余额迅速下降至8111.94亿元;从8月至11月,各月行业成交额均未达到去年同期的50%。

在更早之前,市场风向已经悄然发生偏转:2017年8月,借款人数首次超过投资人数;同期,人均借款金额未发生明显波动的前提下,人均投资额已连续下滑数月。

整体行业的“入不敷出”情况日渐显现。随着今年行业雷声渐起,投资情绪崩溃,市场情况陷入恶性循环。

除市场整体因素外,平台的业务模式也直接关系到其面对本轮危机时的受冲击程度。

此次雷潮中受到严重波及的平台,大部分均存在比重较大的存量“灰度”业务。

平台为了以流动性优势吸引投资者,往往会推出“活期标”和“超短期标”,实质上是将长期标拆分和错配的行为。

通过拆分和打包重组,投资者可以以类似债权转让的方式完成阶段性的资金退出,同时由后续投资者进行接盘。

由于不是严格的点对点借贷,平台在债权匹配过程中便引入了运营风险。

而这种拆标方式面对现金流压力敏感程度很高,一旦投资增速放缓,没有新的投资者对之前投资者的快速退出进行“接盘”,会使平台运营压力骤增。

而上述“灰度”业务,正是目前监管部门推进排查和处理的问题重点。

今年8月,全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 P2P 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根据问题清单上列举的108条违规情况,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机构自查、行业协会自律检查和地方整治办的行政核查三大部分工作。

拆标错配等现象始终被监管作为仅次于资金池的问题在疏导和排查。

对于存量违规业务的调整在今年年底大限将至,而在这一波流动性压力面前,监管的推进甚至可以理解为有序“引爆”部分违规业务的扫雷坦克,在一往无前的强势为新的秩序局面开道。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曾对媒体表示,因为前期野蛮生长,网贷平台良莠不齐,一些偏离信息中介定位的网贷平台大量退出,这其实是市场的正常出清,但社会公众很容易由此联想到其他网贷平台,使一些尚在正常经营的网贷平台也受到了波及。

这种波及效应在今年“雷潮”中格外明显。

有些从业者认为,能够成功上市的平台相当于“鱼跃龙门”,但另一方面而言,这些平台所面对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于行业环境变冷有更敏感的嗅觉,最早登陆美股的“宜人贷(YRD)”首当其冲。

根据“宜人贷”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当期总净营收为11.212亿元(人民币,下同),相较2017年同期下降约26%;按照美国会计准则,利润相较同期接近腰斩。

投资人数、借款人数双双大幅下降的同时,逾期率显著高于环比,直接导致财报发布当日“宜人贷”收跌9.82%。

除“宜人贷外,“信而富(XRF)、“乐信(LX)”等平台的主要数据同样不容乐观。

尽管目前市值最高的“趣店集团(QD)”在营收和利润上都有实现了增长,但其股价自今年3月以来的持续下跌趋势使其当前市值仅为16.11亿美元,较当初百亿美元市值相去甚远。

除了平台自身的运营方之外,网贷领域的VC和PE同样正在经受考验。

在“趣店集团”声称鉴于公司市值与基本面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将继续在公开市场上回购股权的同时,其股东“昆仑万维(300418)”在11月28日正式声明将清仓“趣店”。

此前,“昆仑万维”于今年已累计4次减持“趣店”股票。

今年以来,除部分平台冲刺境外上市之外,国内网贷行业投融资市场持续低迷。

“陆金所”在最新一轮融资中以380亿美元估值从十几家投资者手中筹集了13.3亿美元。

尽管估值已经远超同为“平安集团旗下金融机构的“平安银行”,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令“陆金所”满意的价格。

媒体消息显示,今年4月“陆金所计划在港上市时,估值曾达600亿美元;6月,“陆金所选择通过私募方式融资20亿美元,如成功募集,其估值也将达到400亿美元。

今年8月至10月,每月分别仅有2家、2家和4家网贷平台完成融资,相较于之前每月动辄完成数十笔投融资交易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

用一个二级市场惯用词,我们或许可以将这一年称为“利空出尽”,尽管许多人认为目前是国内网贷行业最寒冷的冬季,但从长期来看,一些利好因素已经开始浮现。

随着国内个人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网贷借款人的违约行为将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由央行牵头组建的国家级网络金融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百行征信于今年5月挂牌成立,目前已和超过200家机构签署信息共享合作协议;

8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各地上报借网贷平台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

10月,首批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已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共涉及逾期金额近2亿元。

从市场角度而言,最直观的“暖流”来源于行业成交情况。

11月,行业成交量相较于10月上升91.874亿元,环比提升近9%,也是这一数据自今年6月以来首次上升。

另一方面,活期和短期标的不断缩减的同时,头部平台出借期限有大幅延长趋势,3年及以上标的不断出现且占比持续增加,从整体行业角度将逐步缓解资金流出压力。

2018年就要过去了,整个网贷行业大概没有人会怀念它。

即将到来的2019年或许将迎来一个更加符合监管期许的新局面:

✦收益逐步下调;

✦中小平台逐步退出、大平台更多的和国资联姻;

✦业务模式回归点对点的信息中介本位。

而雷潮当中的幸存者、坚守者们,不管是普通的投资人还是平台,或许都会收获“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完满结局,迎来下一个行业红利期。

*注:本文中张小蓉、王城、汪蓉均为化名,涉及外部数据来自以下数据源:网贷之家(https://www.wdzj.com)、网贷天眼(https://www.p2peye.com)、文中涉及上市公司财报及文中涉及平台官方公告,部分内容摘取自笔者之前个人采访资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