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的诱惑

 昵称BbprGMTQ 2020-06-12

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更早跨入现代文明的大门,所以不管是艺术、文化、传统都更早经过现代文明洗礼和改造,于是也就更早被现代世界所接受。日本人的动漫和忍者形象曾经红极西方世界。

在中国也一样,80年代的《血疑》、《柔道龙虎斗》(大陆翻译做《姿三四郎》)和《追捕》远比现在的影视剧影响要大得多,直至两年前,吴宇森还在翻拍高仓健的经典——《追捕》——只是水准大失,让人大跌眼镜。

日本的小品影视剧也普遍精良,近十年前有部日剧悄然引爆都市男女的心绪,仅中国大陆至少翻拍了三部,这个片子就是改编自安倍夜郎同名漫画的《深夜食堂》。

有人认为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是从农耕时代开始养成的。

从前,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人类是随心所欲的,他们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既没有一定的工作时间,也没有一定的进食时间,甚至没有一定的睡眠时间——睡觉这件事只与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想睡觉了。

进入农耕时代,人类有了工作时间的概念——庄稼不是想什么时候拾掇都行的。而且集体配合也成了生产活动的要求之一,于是,整齐划一的时间安排逐渐出现了。

到了十六十七世纪,西欧率先开启的以大机器生产为代表的工业时代,让时间彻底变成了成了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因为流水线上的工人缺一个都不行,于是,人逐渐被机器绑架,变成了传送带上的零部件。

今天,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守时都是一种美德,这是所有集体活动必然的要求,甚至于集体形式的玩乐也不例外。

可是人的本性其实是不愿意守时的,因为没有天生愿意被束缚的人性——不管是那种束缚。即便是再优秀自律的人,他们守时的观念都不是来自于他们的本性,而是社会性的后天养成。

守时是一种对于社会规则的遵守,是对于公共秩序的维护,是对于群体标准的认同,它与人自身无关。所以,遵守以守时为代表的社会纪律,人需要克服本性,需要自我戒律,这种克制和戒律无法依靠人性主动,只能寄希望于人理性的那一面。

亚里士多德说城邦是自然物,人基于自然是城邦动物。亚氏的意思是人是群居动物,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必然为了社会秩序需要压制自身的自然性。若套用弗洛伊德的定义,就是以自我战胜本我,并且以超我为理想。

可是,不管纪律多么的重要,人却必然是向往自然而然的,即便是不值得提倡的自然而然,例如熬夜。

人为什么会熬夜呢?

为什么夜幕降临以后人却不情愿闭眼呢?

为什么《深夜食堂》会走红东南亚呢?

深夜与白天有什么不同呢?

我想最大的不同也许就在于安心吧。

我们的白天是个纷纷扰扰的世界,成年人上班,孩子们上学,每个人都是社会这部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每个人都像身处炽热的熔炉。

这部机器不停的高速运转,每一个部件都身不由己的跟着转动(我们总说人是螺丝钉,但这个比喻不大恰当,因为螺丝钉是不动的,但人不同,人需要不停的运动)。

不管你乐不乐意,想不想要,愿不愿意,你都得勉力跟上机器的速度,勉力在炽热的炉膛里搅拌。

但是深夜时分不同,机器停转了,世界静止了,我们不必被迫不停的转动,不必时时准备,随时小心,时刻留意。于是,安心,平静,纯粹——不管这纯粹是好是坏

虽然我们也清楚,几个小时以后,一切都将再次开启,机器将开始转动,我们也将跟再次搅入。但就当下这几个小时,我们可以暂时放松,忧心,不担心

所以我们舍不得睡觉,因为只要闭上眼睛,瞬间就是明天。

所以我们舍不得休息,因为还有那么多想做的事。

所以我们舍不得上闭眼,因为只有这个世界都睡了,我们才真正感觉拥有了自己能够做主的时间。

于是,谁说健康是第一位的呢?谁不知道熬夜伤身呢?

可是午夜时分,上海杨浦区大隐书店里仍然有那么多夜读的人,兰桂坊的夜店才开始沸腾,马拉咯什夜市大排档的浓烟才开始接管天空,遍布银座居酒屋的醉汉才要开始下一场,布拉格广场酒吧里的酒客才要了第二轮苦艾。又或者就像《深夜食堂》,三两食客,清淡小食,就着静谧沉默,舔舐白天拼杀留下的伤痕。就像昏暗的告解室里,喃喃着,只有自己听得懂的心事。

于是幸好,上帝还是给人类心灵留下这么一块最后的净土。

于是,每个人,总还有一处可以躲藏的时刻。

因为,我们终究是人,不是机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