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点05《天气与气候》

 家有学子 2020-06-12

一、天气和气候

1.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天 气

气 候

概念

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

①短时间的;②多变的

①较长时间;②相对稳定

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

2.卫星云图的判读

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3.常用天气符号:

4.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污染越轻微。

二、气温和降水

1.气温:

(1)定义: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2)气温的测定:

①工具:温度计;

②测量时间:通常每天四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3)气温的变化

①平均气温:一般把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叫做日平均气温,同理一个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月平均气温,十二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年平均气温。

②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③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

①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③同纬度地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降水: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1)主要降水类型

类型

示意图

成因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成。赤道地区对流运动强烈,降雨多为对流雨

地形雨

湿润气流遇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水

锋面雨

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遇冷凝结。纬度60°附近多锋面雨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如图中A地区。

②两极地区降水少,如图中B地区。

③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如图中C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如图中E地区。

④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如图中D地区。 

三、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热带气候

热带的气候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南北纬10°之间),典型地区有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等,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

(2)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典型地区有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巴西南部等,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

(3)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典型地区有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自然景观为热带季雨林。

(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典型地区有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自然景观为热带荒漠。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征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既不像热带那样炎热,也不像温带其他地区那样有寒冷的冬季,被单独划分出来,称为亚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包括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1)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典型地区有中国的东南部、美国的东南部、巴西的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南沿海,自然景观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典型地区为地中海沿岸,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3.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中纬度地区,由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向大陆内部,气候类型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一般来说,东岸是季风气候,西岸是海洋性气候,内陆是大陆性气候。例如,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亚欧大陆东岸,典型地区有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北部,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内部,典型地区有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内部,自然景观为温带草原、荒漠。

(3)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典型地区有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4.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1)寒带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内,典型地区有亚欧大陆及北美洲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南极洲、格陵兰岛,自然景观为苔原、冰原。

(2)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终年寒冷,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较小,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典型地区有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冰川。

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地球形状与气候:

2.地球运动与气候:

(1)地球自转

(2)地球公转

3.海陆分布与气候:

(1)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2)降水:一般受海风影响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4.地形地势与气候:

(1)气温: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人类活动与气候:

(1)有利影响: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改善局部地区气候。

(2)不利影响

考向一  天气和气候的判断、天气预报的符号及实际运用

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判断

1.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它有两个特点:

(1)天气是时刻在变化的;

(2)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二、牢记各种天气预报的符号。

    为了便于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符号(如图所示)表示天气状况。

下表为临沂市某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一周中,临沂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周二                            B.周三

C.周四                            D.周五

2.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A.周二小雪转大雪 

B.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C.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

D.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

【答案】1.C  2.C

【解析】1.气温日较差即当天最高温和最低温之差,通过计算,周四9-(-3)=12℃,在这一周中气温日较差最大。选项C符合题意。

2.周二雾转小雪选项A错误。周三晴转多云,但气温比周二低,不能算回升,选项B错误。周五有雾,能见度低,微风扩散条件不利,有利于污染物积累,不利于户外运动,选项C正确。周六雾转多云,选项D错误。

3.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阴转多云                            B.四季如春

C.风和日丽                            D.暴风骤雨

【答案】3.B

【解析】3.气候是表示某个地区长时间的大气状况,是较稳定的、少变的,以上四个词语中,“阴转多云”、“风和日丽”和“暴风骤雨”表示的是天气状况,“四季如春”表示的是长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气候特征,故选B。

考向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气温的变化规律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

一天中气温最低值

午后2时左右

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2.气温的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

南半球陆地

北半球海洋

南半球海洋

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7月

1月

8月

2月

月平均气温最低值

1月

7月

2月

8月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3.气温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1)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海陆因素。

(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地形因素。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3题。

1.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

A.20°C以上                            B.10°C以上 

C.10°C-20°C                            D.-10°C以下

2.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

A.陆地和海洋温度相等                            B.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温度

C.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                            D.不一定

3.图中A,B,C三地相比,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A地                            B.B地 

C.C地                            D.都没变化

【答案】1.A  2.B  3.B

【解析】1.读图可知,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由此归纳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总趋势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故选A。

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读图可知,北半球一月是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故选B。

3.读图可知,A位于高纬度地区,受纬度位置影响,终年寒冷,C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受地势影响,终年低温,气温变化小;B位于北温带,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故根据题意选B。

考向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表中类型):北美洲和亚洲。学#科网

(5)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6)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例如: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1.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A

【解析】1.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故选:A

2.图中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2.B

【解析】2.由图可知,阴影地区的气候主要集中在非洲中部、亚洲的马来群岛和南美洲北部,是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选B。

读“某新闻网站某日发布的天气预报图”,完成1—2题。

1.该日的天气为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D.雷雨

2.预报的后四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A.周六                            B.周日

C.周一                            D.周二

3.图中三种污染物

A.下降速度始终不变                 B.都有明显的下降

C.数量减少最多的是氮氧化物              D.2015-2020年间,二氧化硫下降速度增大

4.为减少上述污染物数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关闭排放上述污染物严重的工厂

②停止一切建筑工地施工

③少开私家车,低碳出行

④建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绿道等系统的研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世界各地气温地区差异很大。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部分),完成5—6题。

5.结合上图,分析得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C.从海洋向陆地递减               D.从低纬向高纬递增

6.甲地形成低温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经度因素

7.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七月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是陆地,B处是海洋            B.A、B气温相同

C.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             D.A处气温低于B处

全球约5亿人在使用墨迹天气APP,下图为“镇江4月11-16日墨迹天气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所示日期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A.4月11日                            B.4月12日

C.4月13日                            D.4月14日

9.4月12日,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是

A.10时左右                            B.12时左右

C.14时左右                            D.18时左右

小明暑期去峨眉山旅游,山下海拔为500米,气温为21℃,他们的目的地是3500米的峰顶。请你帮助小明回答10—12题。

10.峰顶的气温可能会达到

A.6℃                            B.3℃

C.21℃                            D.6.57℃

11.在爬山的过程中小明他们遇到了降雨,你认为这种降雨最有可能是

A.对流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锋面雨

A.15mm                            B.25mm 

C.35mm                            D.50mm

该图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①②③④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4.图中⑥地与⑤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话动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8年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日常行为习惯符合绿色经济的是

A.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B.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C.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D.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16.漫画“地球出汗”会导致的结果是

A.全球降水持续增加           B.澳大利亚的夏季缩短

C.两极冰川大面积消融           D.东京的樱花盛花期推迟

读“南美洲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与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7—19题。

17.导致甲、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8.关于乙丁两地降水与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地位迎风坡  降水多            B.乙地为背风坡  降水多

C.丁地为迎风坡  降水多            D.丁地为背风坡  降水多

19.丙地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读下列天气符号图,回答1—2题。

1.图示天气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019年黑龙江大庆市)有关气温分布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C.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D.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读等高线图,回答4—5题。

4.已知B点的温度为16℃,那么A点的温度约为

A.14.8℃                            B.15.4℃

C.16.6℃                            D.17.2℃

5.一般来说,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6.(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该诗句主要体现了

A.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C.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7.(2019年黑龙江大庆市)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读“秘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第8—9题。

8.关于秘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多北少                            B.西多东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9.被印加人称为“粮食之母”的藜(li)麦原产于秘鲁等国海拔3000-4000米、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的高原或山地,其原产地最有可能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考点冲关

【答案】1.B  2.D

【解析】1.从图中的天气符号中可以看出该日的天气为多云,故答案选择B。

2.从图中可以看出后四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周二气温日较差为9℃。故答案选择D。

【答案】3.B  4.C

【解析】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三种污染物排放量都在逐年下降,速度有慢又快,故A错误;图中三种污染物排放量都有明显的下降,故B正确;数量减少最多的是二氧化硫,故C错误;2015-2020年间,氮氧化物下降速度增大,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4.为减少上述污染物数量,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关闭排放上述污染物严重的工厂、③少开私家车,低碳出行、④建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绿道等系统的研究等措施;②停止一切建筑工地施工不可取;结合题意。故选C。

【答案】5.A  6.C

【解析】5.读图可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选:A。

6.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亚洲的青藏高原。受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较低,甲地形成低温中心;故选C。

【答案】7.A

【解析】7.由图中等温线可知,此图是北半球中纬度七月份的等温线图,看得出A地气温要高于B地,说明A处是陆地,B地是海洋,北半球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故选A。

【答案】8.D  9.C

【解析】8.气温的日较差等于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结合题意。4月11日气温日较差为8℃,4月12日气温日较差为12℃,4月13日气温日较差为11℃,4月14日气温日较差为13℃;结合题意。故选D。

9.根据气温的日变化特点,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4月12日,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是14时左右;结合题意。故选C。

【答案】10.B  11.B  12.D

【解析】10.气温随海拔上升而下降,在近地表,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海拔500米处气温为21℃,海拔3500处的气温大约是21—[6*(3500-500)/1000)]=3℃。选项B正确。

11.山区的降雨大多数情况下是地形雨,湿热的空气在遇到山地阻挡,爬坡的过程中高度升高,气温下降,成云致雨。所以选项B地形雨的可能性最大,答案选B。

12.月降水量是在一个月内所有降水(包含雨、雪、冰雹等各种形式的降水)的累计值,15+20+5+10=50mm。选项D正确。

【答案】13.A  14.B

【解析】13.图中①②③④地区纬度相同,但①地处于迎风坡,年降水量最多。

14.图中⑤、⑥地都位于赤道地区且距海距离相近,⑤地位于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⑥地位于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少,故图中⑥地与⑤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答案】15.B  16.C

【解析】15.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会浪费大量的资源,故A错误;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故B正确;洗碗时使用洗涤剂,会污染水源,故C错误;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方式,会浪费资源,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16.“地球出汗了”指全球的气候变暖,又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使二氧化碳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结合题意。

故选C。

【答案】17.A  18.A  19.C

【解析】17.甲地纬度低气温高,乙地纬度高气温低,因此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故答案选择A。

18.乙丁所在纬度地区盛行西风,因此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而丁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答案选择A。

19.丙地位于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降水少为热带沙漠气候,故答案选择C。

直通中考

【答案】1.C  2.A

【解析】1.读图可知:①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②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③表示的天气是晴,④表示的天气是雷雨;适宜出游的是晴天。故选C。

2.读图可知:①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②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③表示的天气是晴,④表示的天气是雷雨;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植被破坏,沙尘暴会明显增多。故选A。

【答案】3.B

【解析】3.有关气温分布和变化的叙述,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故选B。

【答案】4.D  5.B

【解析】4.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已知B点的温度为16℃,那么A点的温度约为:16℃+(1000m﹣800m)÷100×0.6℃=17.2℃.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选D。

5.我们把由于受地形阻挡,在迎风坡造成较多的降水称为地形雨。读图可知,B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极为丰富。而ACD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选B。

【答案】6.C

【解析】6.“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该诗句体现了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选C。

【答案】7.A

【解析】7.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范围广,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我国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因此气温高,而黑龙江由于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小,接受的太阳

光热少,因此气温低,所以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故本题选A。

【答案】8.C  9.B

【解析】8.读图可知,秘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点是东北多西南少。故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9.读图分析可知,甲地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乙地年降水量200-600毫米,丙地和丁地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由此可知,被印加人称为“粮食之母”的藜(li)麦原产于秘鲁等国海拔3000-4000米、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的高原或山地,其原产地最有可能在乙地。故选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