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常生活中的“羊毛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小浪底不浪 2020-06-12

在网购圈里,“羊毛党”绝对是不缺话题的存在!

提起“羊毛党”,多少会有些贬义的意味在里面,他们游离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呈现出一定的组织性。

羊毛党是如何薅垮一家店的?

他们热衷于“精打细算”,对网购平台上的客户福利、优惠券、代金券情有独钟,时刻关注着互联网平台上各种动态信息,伺机而动。

一旦发现有利可图,便会在“羊毛党”大佬的引导下如潮水般涌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高回报!这个过程就叫“薅(hāo)羊毛”或“撸羊毛”。

羊毛党大佬,可以简单理解为某些社群的“群主”。

他们日常活跃在微博、B站等社交平台,通过自己在平台上的影响力,建立各种各样的内部群,坐拥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粉丝;

依托庞杂的网络“灰黑产业链”,这些所谓的“大佬”通过引导粉丝加群、购买薅羊毛教程和专业的“薅羊毛”软件,组建起一支庞大的“薅羊毛”大军。

他们游走于在各大购物网站,寻找下手机会。双十一、双十二、节假日等大型促销期间,是他们最为活跃的时候。

羊毛党是如何薅垮一家店的?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驱动了消费理念的革新,我国的网络经济体量呈井喷式发展。

2019年11月11日,天猫“双十一”狂欢节,14秒成交额破10亿,1分36秒成交额破100亿。截至11日23时59分59秒,成交额达2684亿元,高出较2018年近25% 。

11月11日,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全国快递行业210万名一线快递员,平均每人每天要送240多件快递。

羊毛党是如何薅垮一家店的?

11月12日晚间,央行披露数据显示,“双十一”当天全国人均花逾1000元。

殊不知,网购繁荣的背后,往往也伴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和苦楚,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很多商家因为运营失误而血本无归。

各种贯穿网购平台的“灰黑产业链”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专业薅羊毛”、“网络刷单”等非法行为提供了掩护和技术支撑!

“脐橙”事件

2019年11月3日,为迎接“双十一”,某水果店铺想通过降低部分商品价格,为店铺积攒人气。

却因操作失误把原价26元/4500克的脐橙,标成了26元/4500斤。

结果B站某羊毛党大佬发现,在社交群里广发“英雄帖”,消息迅速传开。

最后,店家活活以26元/4500斤的价格卖掉了45吨脐橙。

这种情况下,店家若发货便面临着无法承受的巨额亏损;不发货便会被羊毛党以涉嫌欺诈要挟和投诉,最终赔款、关店、吃官司,血本无归!

虽然这件事后面陆续发生了各种狗血的反转剧情(具体细节大家可自行上网查阅),但从中足以领略“薅羊毛”的血腥与暴力。

其实不止是在实体商品领域,就连P2P平台、网购平台自身都不能幸免。

几年前,各大P2P平台开始盛行,为提高知名度纷纷采取“拉人头注册,返现金和新人礼“等策略,吸引了大批的“羊毛党”进入该领域。

羊毛党是如何薅垮一家店的?

结果,不少平台还没开始“薅”别人,自己却先被羊毛党薅死了。

拼多多事件

2019年1月,轰动全网的“平多多优惠券被盗”事件,给吃瓜群众上演了一波教科书式“薅羊毛”攻防演练。

黑灰产团伙通过拼多多平台一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引导“薅羊毛”大军盗取数千万元的无门槛消费券,进行非法牟利。

为及时止损,拼多多一方面通告店家禁止对使用优惠券的商品发货;

另一方面通过与腾讯、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合作的方式,追回了被羊毛党转换的Q币和话费;

最终虽以极其强硬的方式挽回了大部分损失,保住了公司的股价(还小涨了一波...),也引发了行业和舆论的一阵唏嘘。

羊毛党是如何薅垮一家店的?

而“羊毛党”大佬则早已变现逃遁而去。

坊间传闻,“羊毛党”大佬在通过“自动化程序脚本”薅足羊毛之后,故意透出消息,吸引大批的“小弟”从四面八方涌入,造成“法不责众”的混乱局面。

然后,迅速通过一套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先将优惠券转换为极易折现的Q币和话费,最后以六至八折的折现率将其转变成现金而逍遥法外。

羊毛党是如何薅垮一家店的?

整个过程中,众多“薅羊毛”的网友只是为了给自己谋取一点“小实惠”,没成想却充当了羊毛党大佬们的“炮灰”,忙活大半天什么都没落着。据说不少人还被腾讯封号,甚至面临破坏经济秩序、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平时看到关于类似“足不出户赚钱”、“薅羊毛月入几万”、“加群抢红包”消息,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自己的辨识力。

否则大概率会落入别人精心准备的圈套,成为游离在法律边界的“待割韭菜”。

毕竟天上掉馅儿饼的事还是少!

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会有疑惑,这些羊毛党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难道只是为了钻取这点空子?

灰黑产业链

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疯狂的“薅羊毛”行为生动地为大家展示了“灰黑产业链”强大资源运作能力。

羊毛党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群体,主要目标是通过套现网购优惠券和红包、倒卖打折商品等方式获利。

“薅羊毛”最需要的就是账号,毕竟一个账号就代表一份收益。但现在的电商平台都需要实名制或手机短信验证,如何成功绕过平台的验证方式,注册更多的账号是增加“薅羊毛”收益的关键。

“卡商”可以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黑色产业链的上游服务商,“卡商”手里掌握着大量的手机卡。通过“猫池”将手机卡养起来,这样手机就具备了正常收发短信的功能,可以专门用来注册和登录银行账号、社交网站、外卖平台等。

  • 手机卡:因为现在的手机卡都是实名制的,卡商自己不可能凭空注册大量的手机卡,这些卡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获得:1)在持卡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如利用“伪基站”、持卡人身份证遗失或被盗;2)大量回收已停机的手机号,这些手机号虽然停机,但仍能接收短信。

  • 猫池:一种带插槽的路由通讯设备,通过将手机卡插入猫池中,就能像手机一样接收和发送短信验证码。如下图所示:

羊毛党是如何薅垮一家店的?

卡商将自己掌握的手机卡挂到第三方开发的网络平台上,提供手机号售卖服务。这个平台在产业链中称为“打码平台”。

羊毛党可以通过“打码平台”,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全国任何地方的手机号,在网购平台上进行账号注册,支付费用后就可以得到验证码。一般几毛钱就可以注册一个账号。

一些羊毛党手持几十甚至上百个账号,一旦发现套利缺口,便大量套取商家红包、优惠券及打折商品,并将其通过其他平台变现赚取差价。

羊毛党是如何薅垮一家店的?

在整个“薅羊毛”的过程,羊毛党使用的信息是虚假的,大部分时候发生的交易也是虚假的,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快递员薅羊毛+刷单

2019年8月,某商家在线上开展牛奶优惠促销活动,某快递公司十余名快递员通过注册多个账号;

并利用不同账号相互发送邀请码,获取商家的现金红包补贴,并通过买卖打折牛奶赚取差价;最终狂刷1.8万单,非法牟利60余万元。

与此同时,他们还将这些订单的收货地址,选到自己所在的小区,这样快递系统在分派快递员的时候,就会按距离优先将单子派给他们。

可谓“赚钱、刷单两不误”!

然而整个过程不仅并没有给商家带来实际的资源,导致商家在活动期间直接被“薅”破产。

羊毛党是如何薅垮一家店的?

马克思曾经这样评论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回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答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

这句话用来诠释“灰黑产业链”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话说回来,羊毛党的构成人群很多是处于消费升级中的新中产阶级。他们有一定的预算和开销能力,本身希望用有限的预算谋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应该正视羊毛党,人的本质是逐利的,羊毛党的出现不可避免。如果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疏导,必能为网络消费经济的发展助力一波!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带来的极大利益,吸引了一大批羊毛党进入币圈。不管是项目空头,还是代币挖矿,毫不夸张地说:羊毛党的确为区块链的繁荣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俗话说:连羊毛党都看不上的项目,基本上不是什么好项目!

但若一味以过分手段,利用各种虚假小号进行虚假交易,有组织性地、批量复制以转手套利。这种行为已严重违反了游戏规则。

小“薅”怡情,强“薅”灰飞烟灭。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凡事要留有余地。没有道德底线的“薅羊毛”,无异于“谋财害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