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尚钓鱼空手而归,却悟出色即是空的道理,写下首妙诗,一诗成名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写了首《江雪》,那一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当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同样的,著名诗人张志和也写了首钓鱼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惊艳了千年时光。这些名句的存在,让我们意识到原来在古诗词的世界里,连钓鱼都能如此诗情画意。

但问题来了,如果钓了半天没钓到怎么办呢?这个事当然不用我们操心,毕竟在我们的文化里,钓鱼从来不是为了“鱼”,可是为了体会“渔”之乐。所以,千年文坛中,写钓鱼的诗虽多,但写钓鱼的结果的诗却极少,似乎写这个就显得俗气了些。

但唐代有个和尚,却偏偏在钓鱼空手而归后,悟出了色即是空的道理,于是诗兴大发来了一首小诗,全诗短短28个字还让他一诗成名了,此人名叫德诚和尚。德诚很爱钓鱼,跟着惟严禅师学禅时,他便在药山附近的松江边,以乘船钓鱼为乐,大家送他一个绰号叫船子和尚。

船子和尚一生存诗不多,写得最多的就是钓鱼诗。他最擅长的便是将佛法之悟与钓鱼联系起来,他曾写过“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等诗句,每一句都颇为耐人寻味。但他最出名的,还是这首让他一诗成名的《船子和尚偈》,让我们来品一品: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佛法中讲究万物皆空,《坛经》有云:“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要理解这些,就得能分辨色与空,人们常说色即是空,说起来很好理解,但要在生活中感悟它却不容易。而船子和尚在这次钓鱼空手而归后,却悟出了这一道理。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千尺丝纶直下垂”,可见诗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在钓鱼的,他把鱼线甩进水,那鱼丝就像丝纶一下垂至水面,激起细细的水波。先是一道水波,而后层层水波以它为圆心,慢慢散去,这正是“一波才动万波随”。

看似这两句只是单纯地写景,其实是别有深意的。一条鱼线激起的水波都能看得如此分明,可见当时江上风平浪静,正是一片静谧的环境,这其实就是佛家禅定的境界。而那水上的万波,其实也是指禅者的心波,到底是心动还是水在动,这是诗人在钓鱼时的思考。其实这也正是人内心与外界的关系。

后两句写钓鱼的结果。“夜静水寒”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原来和尚是在一个寒夜里独自在江上钓鱼。夜深了,水面又过于寒冷,所以结果只能是“鱼不食”,他也只能空手而归了,这又是外界的“空”。

但最后一句“满船空载月明归”却又笔锋一转,他真的空手而归了吗?并不是!那船上的皎洁月光,不正是他的收获吗?正常来说,月光本是空,但它又是此时真实地陪伴着和尚的。他本为鱼而来,结果却收获了另一种美好。这其中空与色的关系,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纵观这首诗,其实写得很简单。全诗没有用一个生僻字,读来也是朗朗上口,大家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事实上它的涵义是很深刻的。作为一首禅诗,它成功地刻画了一个静谧的环境,并悟出了色与空之间的关系。

同样,对于我们更多的诗词迷来说,它也是一首成功的哲理诗。钓鱼是付出,鱼不食是没有收获,载月归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我们或许领会不到诗中的佛法真意,但只要能体会到诗中的洒脱、闲适,领略到此诗的语言之美,就已经是一种收获了。

这首诗问世后,受到不少名家的推崇,此诗也成为了船子和尚的代表作,让他一诗成名了。大家若是还有兴趣,可以看看他的其它作品。基本上也都是写钓鱼的诗作,每一首都蕴含人生至理,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