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儿可以花俩钱儿,字儿还花钱?”一场书法的“尴尬”饭局!

 老鄧子 2020-06-12
这是一场饭局,很普通的饭局,是我回老家后参加的不是很多的饭局之一。

饭局只有六个人,除了我七岁的儿子,还有我们村儿的两位兄弟,以及另两位我从未见过的朋友。

因为我的存在,因为我从事的书法行业,所以聊天是从书法开始的。

同村儿的朋友开始介绍,这是大书法家,写的书法牛叉等等之类的,然后就是开始炫耀,他手里有我给他写的书法作品。这位朋友岁数比我小三岁,但是却历经各种创业阶段,鸭货店、改装厂、停车场等等,如今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板。

“你给我写过三张字儿,除了一张送人之外,其它两张都留着呢,鸭货店那张作品我可是跑遍了县城从一家十字绣的店里裱来的,花了整整100块钱,哥们儿够意思吧?”

“让你破费了。”

“那还用说?我可得好好留着,给我儿子留着,等你没了那天那得值老鼻子钱了。”

“是,现在确实不值俩钱。”

“但是啊,我跟你说,你写的那四个字儿(大展宏图),我让隔壁的复印店老板过来看了,他说就是内容太俗了。”

“当时不是你让写的那四个字儿?”

“那我还真忘记了,还有一张我挂在改装厂办公室,结果让人给尅走了,最后一张挂在自己家。我也知道你们写字儿的不容易,所以你看着六七年我都没跟你要过字儿吧?”

“够意思。”

接下来就是同村儿的那位兄弟开腔了。

“咱们一个村儿的,再说咱们还算一家人,也不说给我整两件儿。我看大哥(我家一位亲戚)办公室还有你一张字儿呢!”

一听这话,那位同村儿兄弟又开腔了。

“真是,为啥人家那张字儿那么大,给我的比他小呢?不够意思啊!”

“我都给你写了三件,他那里只有一件,你三件怎么也比他大吧?”

“那不中,还得给我整个大的。”

此时,这两位兄弟已经牢牢套住我了,这人情让我如何应付得了?

另一位兄弟看此场景,也应景的说开来。

“你听说过那谁谁谁吗?听说他的字儿可值钱了。”

“不认识!”

“人家还在人民大会堂跟毛爷爷的女儿合影,在深圳一场拍卖能卖好几百万。”

“那是大师,我还真不认识大师。”

“咱们县到北京的画画的也不少,你这写字儿的也混到北京了,怎么着也得好卖钱吧?”

“我还真不行,就是养家糊口。”

另一位大姐也开始说话了。

“你也多学学那些大师,跟明星合影,上拍卖会。写字儿,就几分钟的事儿,主要看包装,你得包装啊!”

说到这里,看来我得尝试着开导一下他们了。

“我们书法其实分为两类,你们看到的可能更多的是另类,所谓某某大师、某某大王之类,都是噱头,骗人的成分很大。真正写字儿的首先不会奇装异服,不会号称宇宙大师之类,就是踏踏实实写字,这些人字也不贵,但是外行几乎看不上。你们有钱买的那些所谓大师的作品没有任何价值,废纸一堆。因为书法确实是曲高和寡的,普通老百姓真的很难认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孬的,所以不要相信那些大师,尽量远离。”

“其实我们也确实不懂,但是我们就认好看,人家那玩儿多好看啊,还带劲,欻(chua)欻(chua)的,一看就有功力。”

“是,其实书法在我们认为是啥啊?不就是几分钟的事儿吗?几分钟完事儿,再说字儿也比不了画儿,你看画儿多好?五颜六色的,多好看?你们写字儿我总感觉也就是比我们不会写的多写几年,也没啥!”

“我们感觉就是画儿可以花俩钱儿,字儿还花钱?”

此时的我已经无法再用所谓的专业语言去说服他们了。

“咱们还是聊聊别的吧!”

于是,接下来又开始了各自感兴趣的话题。

后来在回家的路上,一直都在想到底是谁的错让书法如此尴尬。


之前在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节目看到,孙建宏表演的节目“百家讲坛·大师”,是批判社会上“伪大师”的现象,其中第一个批判的就是“伪书法大师”,影射了邵岩先生的“射墨”,且不说邵岩先生的“射墨”具有某些行为艺术的成分,但总归还是我们专业的书法家,有人批判、有人赞许。对于外行来说,似乎专业与否无关紧要,他们更关注的是这种行为。因为行为更抓眼球,所以那些更“伪”的江湖骗子才会让更多人关注,且帮助他们成为我们书法的“代言人”。

说到饭局上的这些对话,其实也没有对错之分,隔行如隔山,真的如此。你让他们改变这种长此以往的观念,难上加难。

我想很多书法朋友都有过类似“被动”求字的情况,说到“求字”其实就是白要,所以“求”换成“要”岂不是更好?我们圈内人似乎都明白书法有高低,但是圈外人没有这种概念,他们见惯了“大师”们的字,对我们似乎也并不买账,因为我们写的不好看,不带劲。所以“求”就是给咱们面子。

我们也经常见到某音、某手上那些大师们粉丝及直播超级火,我们都会嗤之以鼻,岂不知他们其实在引领着民众对书法的认知,民众对书法是一无所知的,对于先入为主的书法认识反而是从那些人得来的,多么可悲啊!

说到书法的市场,就更让人悲催了,本来书法的市场就没有完全形成,却在最“混沌”的时期一落千丈,导致书法完全脱离了大众经济。书法的市场化目前还是太局限了。从很多年前的投机行为促成书法市场的虚假繁荣,到被画廊裹挟的小众经济,再到如今书法家自寻出路摆地摊式的书法兜售,都让人觉得书法这到底是个啥?

啥也不是!!!

你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说“曲高和寡”,多难啊?说书法家“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又有谁不是为了生计也迎合着书写“大展宏图”、“紫气东来”的词?所谓“俗词不应”,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你不做,总归有人做。所谓艺术的“信念”是经不起金钱洗礼的。

老百姓本来就没有建立艺术观,也摆脱不了“要字”的阶段,你这点墨水沾染不了这些人的心境。他们对书法的观念不存在专业与江湖,只有喜欢不喜欢,书法家的底线又建立不起来他们对书法的崇敬,所有的对他们的“洗礼”都会成为他们认为的“假清高”。

前两天,我发一条朋友圈,最后一句是“书法不易,全靠才艺。”

不易、不易!

但愿明天

还好、还好!

点击下方图片

扫描二维码,免费学大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