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高阳》之第一章千年古县

 唯我英才 2020-06-12

转自微信公众号   高阳电视台 

文字来源:高阳县档案馆《图说高阳》


   《图说高阳》由高阳县档案局编辑出版,共上下两册。此书系统的梳理了高阳历史,让读者随着岁月的脚步,感受高阳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即日起,高阳县档案馆与县电视台合作,每周四播出《图说高阳》系列连载。




颛顼与高阳




古高阳地处高河(今已湮灭)以北,水北为阳,故名高阳。高阳,相传为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初封之地。远古时黄河流经高阳一带,颛顼部落曾在高阳一带活动。颛顼初国高阳,以国号称颛顼高阳氏。明天启四年(1624)《高阳县志》载:“邑受名以高河之阳,古侯国也,为颛顼氏封国。”“盖帝封始建而邑,古远矣。”序称:“籍古颛顼,疏茅幽蓟,犄角瀛海,股肱北平,是志舆地。”高阳自古就被称为“颛顼故都,八才旧里”。高阳城自古也被称为“颛城”。《中国地名文化》称颛顼“据传其封于今保定高水之阳,故曰高阳氏”。 
《保定郡志》《高阳县志》对颛顼初国高阳多有记述,民间传说世代流传。高阳数千年来,或为郡、国,或为军、关,或为县、镇,其名不易,成为中国古老的地名之一。

图说高阳


图说高阳




建制变迁



高河之阳而得名。
据《高阳县志》载:本县以高河之阳受名,传为颛顼故都,虞时属幽州,夏、商属冀州,周朝属并州,春秋为晋地。
战国时,高阳先属燕,后属赵。公元前 376 年,魏、韩、赵三家分晋,高阳为燕、赵分野。赵武灵王十九年(前 307 年)高阳地全部归赵。
秦并六国,设郡、县制,高阳为巨鹿郡所辖。
西汉高祖六年(前 201 年),始置高阳县,属幽州涿郡。文帝元年(前 179 年)改属河间国。
新莽时(公元 9 ~ 23 年),改高阳为亭,涿郡改称垣翰,高阳属之。
东汉建武初恢复旧称。永元元年(89 年),属河间国(后改为郡)。延熹元年(158 年)六月,改属博陵郡。建安末(约 215 ~ 219 年),废博陵郡,高阳以县属河间郡。
三国时,县属冀州高阳郡,为曹魏控制。未久郡除,仍属河间郡。
西晋泰始元年(265 年),分河间郡置高阳国,高阳属冀州高阳国。建兴四年(316 年)十二月,后赵占有高阳并改国为郡,高阳属高阳郡管辖。







北魏太和十年(486 年)定州、冀州置瀛洲,高阳县属瀛洲高阳郡。
北齐、北周未变。
隋开皇三年(583 年)十一月,罢高阳郡,设州县制,高阳直属瀛州。十六年(596 年),于县地置蒲州,领高阳县,高阳为州、县治所。大业三年(607 年),撤销蒲州,高阳改属河间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于高阳复置蒲州,辖高阳县。贞观元年罢蒲州,高阳改属瀛州。天宝元年瀛洲改为河间郡,高阳县隶属未变。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罢郡复为州,高阳县仍属瀛州。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 年)四月,于高阳置郡,县属瀛州高阳郡。后晋天福元年(936 年)为石敬瑭割入契丹,后周显德六年(959 年),柴荣收复三关,高阳县归后周,仍隶属于瀛州。
宋初高阳县为河北路瀛州所管辖。至道三年(997 年)改属河北西路顺安军,高阳为军、县治。熙宁六年,高阳降为镇;十年(1077 年),复为县。
金天会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29 年 1 月 13 日),县地归金。仍沿宋旧制,以县属顺安军;七年(1129 年)升顺安军为安州,治所在高阳,属中都路,领高阳县。







元至元二年(公元 1265年),安州废为镇,与所辖葛城县一同并入高阳县,属顺天路。十二年(1275年)恢复安州和葛城县建制,高阳县为保定安州所辖。
明洪武元年(1368年)县隶属于北平布政使司;次年还属安州;三年(1370年)高河决,县城被毁,县治遂迁于丰家口(即今治),仍称高阳;六年(公元 1373 年)五月,改隶于保定府。八年(1375 年)正月并入蠡县,十三年(1380 年)十一月恢复高阳县制,改属安州。编户 14 里社,领 91 村,为保定府安州所辖。
清雍正三年(1725 年),县隶属于保定府。
民国二年(1913 年)二月, 高阳隶属于直隶省范阳道。民国三年(1914 年)一月,范阳道易名保定道,县属之。民国十七(1928 年)年六月二十八日,直隶改称河北,高阳县归属河北省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三月,全省划为十个专员区,高阳县归属于河间专员行政区;三月二十日,属于河北省第六督察区。“七 . 七”事变后,沦为日战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一月,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高阳县抗日民主政府,辖 5 区,146 乡158 个自然村 ,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所辖。民国二十九年(1940 年)属冀中第十专区。将高阳东部 18 村划归任丘,将北部安新的 25 村、南部蠡县的 9 村划入高阳,全县辖 6 区 170 个自然村。之后曾隶属于冀中第九、第七又第九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 年)八月一日,属保定专区。







1945 年,板桥、南板、阮庄由安新划归高阳县。
1949 年 10 月,成立高阳县人民政府,属河北省保定专区所辖。
1958 年 10 月 9 日,蠡县并入高阳,治所在高阳,仍称高阳县。全县辖 10 个公社。1961 年 4 月,原属高阳县 4 个人民公社,化小为 14 个。1962 年 3 月 27 日,经国务院批准,高、蠡两县分治。高阳县辖 14 个人民公社 176 个生产大队。
1965 年,全县辖 1 镇 14 个公社 180 个生产大队。
1969 年,建立高阳县革命委员会。1981 年 3 月,撤销县革委,改称高阳县人民政府。1994 年底,保定地、市合并后,高阳隶属于保定市。1996 年 2 月 1 日,高阳县进行合乡并镇,由原来的 3 镇 12 乡合并为 3 镇 6 乡,仍辖 172 个自然村,181 个村委会。2009 年 9 月 19 日,邢家南乡改为邢家南镇。2014 年 7 月 3 日,晋庄乡改为晋庄镇。2017 年 8 月,高阳镇改为锦华街道办事处。
2018 年 4 月,高阳县所辖之龙化乡划归雄安新区。至此,全县辖 1 个街道办、4 镇、3 乡 156个自然村,11 个居委会,154 个村民委员会,仍隶属于保定市管辖。

高阳古景


万柳金堤
高阳沃野平畴,田园牧歌。明万历四年 (1576 年 ),高阳曾在马家河(今孝义河)两岸堤防植柳万株,时称“万柳金堤”。以千里堤、淀南新堤两畔景观为特色的水乡风光,被誉为“白洋盛景”。
天子宫陵
在高阳县旧城村东,传为颛顼帝陵。有诗曰:古帝拓疆宇,仁风播熙皞。黄土盖梓宫,功业徒浩浩。断碑萎荒郊,石麟没秋草。俯仰陈迹间,富贵何足道。
将军鞋冢
在旧城村北,传为唐朝大将薛仁贵率将士东征中,磕掉战靴里的泥土所筑成,当地百姓称为“磕鞋冢”。古人有诗赞曰 : 三箭定天山,俦能俪仁勇。奔驰赴王命,雷震山岳动。仁恩不可忘,遗鞋瘗青冢。一睹一兴思,愿言保光宠。
民乐涝淀
在今西演村东,古淀名,今已不存。古人有诗曰:大壑谁凿成,丰功夺元造。光涵水底天,鱼跃波心藻。夷犹度朝昏,一叶扁舟小。民食信有资,于焉快怀抱。
龙化源流
古潴龙河,传颛顼时猪化龙而成,故名。古人有诗曰:一壑龙幻开,湛然清见底,斯道同其源,昼夜恒不止。羁怀耿无寐,静言堪化理。往者过复续,宣尼亦斯旨。
坎里断桥
在今坎苇村古高河河道,古称“刘青桥”。古人有诗曰:设险限南北,陆梁离肆力。纵有贲育能,付焉长太息。波涛怒掀腾,四顾浩无极。不有公孙侨,孰能施惠德。


图说高阳


图说高阳


虚粮遗迹
在今高阳旧城村北,传为古代军队储粮处,上有土丘,下面有地道。古人有诗曰:荷彼依天戈,长驱入中土。不资智与谋,孰能知胜负。军饷扬自足,坚壁持险阻。量沙夜唱筹,余光照千古。
空壕雁迹
 在今高阳旧城城壕,常有雁至,古人有诗曰:烟光浮夕阳,暝色敛壕白。雁来列宾序,雁去留遗迹。皇仁绝缯矫,物情尚有适。窘我世外怀,巍巍仰人极。
古堞鸦声
在今高阳旧城村,城上有矮墙为堞,又称女墙。古人有诗曰:牛羊下夕阳,废堞平如掌。归鸦背落照,敛翼低草莽。哑哑啼不住,返哺互来往。感兹定省违,令人发深想。
蒲口落花
在今高阳蒲口一带,因地处白洋淀边,多生蒲草,秋季蒲花飞舞成景。有诗曰:遥望晴川春色浮,繁花袅袅尽盈眸。突然一夜东风急,摇曳轻红逐水流。
柳滩飞絮
在今高阳城北部三柳滩一带,古多滩地,且多柳,故名柳滩。春天柳絮飞扬,如雪花飘飘。有诗曰:柳色青青笼细烟,因风吹絮远迷天。寻芳飞喜韶光媚,无须春深啼杜鹃。
板桥晓月 
在今高阳城西部板桥村,古有石桥一座,桥上有碑,上题楷书“登石望月铁板桥”。诗曰:共说当年古板桥,管弦醉月咽昏朝。于今留得繁华否,依旧清光挂碧霄。

县治古今


高阳建邑于战国时期,址在今高阳旧城,为土城池。西城墙在今旧城西街口往南至潴龙河堤,北城墙自西街口往北 50 米一直往东,至石家庄村西,再往南至河堤为东城墙,至今仍留有遗址 50 米。南面城墙有防水功能,城堤并用,有遗址。城周长约为 9 里,城墙高 1 丈 5 尺,池深 5 尺,宽 1 丈。因高阳为远古颛顼建都之地,高阳城自古被称为“颛城”。传说高阳筑城用土是曲逆(今顺平)土,土质极黏,当地百姓称为“立土”,遇水冲刷而不剥蚀。土城有四门,直到民国初年,土城保存基本完好,只是四个城门成为豁口,20 世纪 60 年代后,土城逐渐被毁坏。
据《高阳县志》载,旧城土城内有砖城,与土城成回字形。近年发现一些砖城的遗址,但建筑规模已不可考,据专家考证,其建筑最晚建于宋代。高阳旧城建筑形制富有寓意,因颛顼部落的图腾为玄武,即龟蛇形,为古代四象之一,高阳旧城建成龟形,中间高,四周低,十字大街为龟背,传说十字大街路面坚硬无比,数千年没有车辙辗轧痕迹;南大街长,为龟颈,街口有土井两眼,为龟眼;北街短,为龟尾,因龟尾时常摆动,北街建成弯曲状。高阳旧城至今仍保持原貌
高阳旧城东南 1000 米处有传说中的颛顼陵,为一巨大土丘。考古鉴定为一座汉墓,今地下部分尚存。旧城还留有许多传说中的颛顼遗址,府志、郡志、县志多有记述,如南海子,在今旧城村内,传为颛顼洗浴处;无影山,在今旧城西北 500 米处,原有土丘,人在土丘上,中午日射无影;还有洗马池、凤池、皇家庄户等,旧城西南的王福村传说为颛顼狩猎驻跸之地,称王府,后称王福。明弘治《保定郡志》有高阳旧城“颛顼所居因筑城于此”的记述。



图说高阳


图说高阳


明洪武三年 (1370 年 ),高阳城遭受水灾,奉旨县治西迁丰家口,建新城仍称高阳。街衢屋宇均按旧城布局建设,街道命名也与旧城相同,如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枣市街、菜市街、柴市街、辘辘把街等。传说在十字街下埋一石龟,以象征高阳城仍是“颛城”。县衙建在新城西大街东端北侧,堂五楹,匾曰“牧爱堂”。前为露台和中甬道,有戒石坊一座。又南为仪门,左右各有翼门,再南为大门,门上为 位于旧城村东南的旧城墙迎恩楼,大门匾曰:“高阳堂”。堂之左为库楼,题为“节慎”;右为“赞政亭”。左右翼为六吏房,吏、礼、户、马政居左,兵、刑、工、承发在右。
高阳的县学,又称庙学,建在今城内东大街路北(今公安局西侧)。始建大成殿五楹,东西庑各九楹,戟门三楹,戟门内左右各有神厨、神库各三楹;外之右有宰牲房三间,之左有道东出通教谕宅。中戟门而南有泮池,又南为棂星门,再南为金声玉振坊。文庙西为书院,南为教谕和训导住处;北有三祠,中为“乡贤祠”,供奉高阳籍卓有政绩和影响的历代人物的牌位;东为“名宦祠”,供奉历代在高阳任职的清廉有为的县官牌位;西为“忠孝节义祠”,供奉高阳历史上的孝子节妇的牌位。到 1960 年,高阳庙学大殿依然保存。自庙学逾街而南,在今东街花市街北口,修建有木质“聚奎坊”,凡高阳籍学子中进士者,都将姓名刻于坊上,以激励后人奋发学习。

图说高阳


图说高阳



明初高阳城迁建后并无城池,直到明正统四年 (1439) 才建一土城,但不久倾圮。天顺五年 (1461年 ) 正式建成土城,建东南西北四门,名为东作、霑化、西成、迎恩,并挖护城河,深 10 米,宽 20米,置吊桥。嘉靖二十九年 (1550 年 ),复对城墙加高加厚,并修四角敌台,建东南西北四重门,名宾阳、迎薰、饯成、望阙。万历二十年 (1592 年 ),于城上加建砖堞。万历三十六年 (1608 年 ),再次对城墙大修,城高 8.3 米,宽 3.3 米,周长约 2000 米。崇祯四年 (1631 年 ),孙承宗罢职回高阳,他出面谋划,其子孙铨捐砖 20 万块,乡绅士民纷纷捐款捐砖,把土城改建成砖城。崇祯十年 (1637 年 ) 于四城门外建砖木结构的瓮城,在四角敌台修望孔与炮眼,并将东南西北四门更名为瀛环、滋襟、恒仰、拱极。
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年 )、同治十年 (1871 年 )、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年 ) 先后三次对城垣进行修整。1938 年 4 月,高阳城墙被全部拆除,1971 年修成了环城公路。
1949 年之后,高阳县城市建筑不断增加,街道硬化,面貌大变。尤其是从 1984 年后开始实施《高阳县城总体建设规划》以来,城镇建设迅速发展,街道平直宽阔,楼房错落有致,水电管网设施日趋完备,卫生绿化日渐改观。到 1990 年,县城总面积达到了 3.6 平方公里。

高阳关隘


杨六郎(即杨延昭,原名杨延朗,原籍并州太原人,生于公元 957年,卒于 1014年,北宋著名将领,镇守边关 20 余年,契丹人惮之,呼之为杨六郎)镇守三关,也是妇孺皆知。据《高阳县志》《保定乡土历史》等资料记载,杨六郎镇守的三关就是今天雄县的瓦桥关,霸州市的益津关和高阳关。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止。生活在中国北方辽河地区的少数民族契丹逐渐强大起来。耶律阿保机于神册元年(916 年 ) 建立契丹国。之后契丹多次向中原用兵。后唐藩镇石敬瑭为圆皇帝梦,以把幽云十六州 ( 今北京和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 割让给契丹为条件换取契丹出兵灭后唐。高阳遂于后晋天福元年十一月归为契丹 ( 即人们常说的“北国”)。
周世宗柴荣为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于显德六年 (959 年 ) 率兵进击契丹,收复关南失地。遂在高阳置“草桥关”( 关址在今城西三岔口村一带 ),与雄州瓦桥关、霸州益津关成掎角之势 ( 明代南京光禄寺丞刘同《咏高阳关》一诗中有“秦并燕赵为名郡,宋御辽金作汉关”名句 )。屯兵驻防,以控燕蓟。一关有警,三关策应。

当时高阳域内塘淀棋布,深不可涉,浅不可舟,地处边陲,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年 )、宋于县城设置高阳关 ( 当时县城在今旧城村 ),屯重兵以固边陲。
之后,宋辽于 982 年、986 年、1000 年、1004 年等多次在高阳关交兵。
杨延昭 (即杨六郎,名将杨业之子 )知保州兼缘边都巡检使,于 1005年 (景德二年 )调守高阳关。是年春,高阳关守将李继宜 ( 今河南开封人 ) 浚疏城壕,挖出辽兵攻城遗下箭 40 余万支,可想而知当年战斗的惨烈程度。
杨六郎镇守高阳关以后,“旷土尽垦,苗稼丰茂,物价甚贱”,县境内出现了空前繁荣之景象。
杨六郎镇守高阳关九载,病逝于任上。朝廷遣中使运回遗体,沿途百姓相送“望柩而泣”。至今高阳旧城村 ( 明代以前的高阳县城 ) 一带还有一口古井中埋有杨六郎一杆大枪的传说,不时会引起人们对高阳关和这位民族英雄的追思。 

自许猗始,许氏世居高阳。汉朝时有多人入朝为官,多有政声。如许毗(许猗曾孙),曾任侍中、太常。许德(许毗子),曾任汝南太守。许据(许德子),曾任大司农,为九卿之一。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阳许氏更加兴旺发达,许据子孙继续世代为官,如:许允,许据子,魏时为中领军,镇北将军。许奇,许允子,晋朝时曾任尚书祠部郎。许猛,许奇子,幽州刺史。许皎,许允孙,会稽内史。许洵,许皎子,晋朝名士,一生隐居山林,与书圣王羲之交友,吟诗饮酒,挥毫泼墨,终老于山林。
隋唐时期的许智藏因医术高超官封散骑侍郎,被当今史学界公认为隋朝名医第一人。在高阳历史上,高阳许氏的许茂、许宏、许护、许晔曾任高阳太守。许氏有多人封爵,封在高阳的有:许谦,封高阳公,谥“文”。
许善心,封高阳县公,谥“文节”。许敬宗,封高阳县开国男,后封特进高阳公。
许瑗,许圭,明代赠高阳郡侯。在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修天启《高阳县志》中曾为 32 名许氏人物立传。
由于高阳许氏声名显赫,天下许姓把高阳作为许姓郡望。《元和姓纂》称:“高阳许氏,为秦末隐士许猗及其裔孙世居之地,许姓宗亲,不问其祖为谁,皆宗高阳。”清康熙御制《百家姓》称:“许,派衍高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些许氏后人迁出高阳谋生,有的移居海外。但他们不忘祖先,不忘高阳,不但世世代代承认自己是高阳许氏之后人,而且修桥建亭皆名高阳。海外许氏宗亲联谊组织也大多称“高阳堂”“高阳公会”等。1989 年 5 月 10 日,海外许氏宗亲组团回高阳旧城寻根祭祖,祭礼隆重,观者如云。

图说高阳


图说高阳


南圈头村在高阳城南 1.5 公里,因居马家河南桥头,称南桥头,后改称南圈头。据齐氏族谱载,汉吕后元年 ( 前 187 年 ) 齐氏于此定居,始祖为侯爵,子孙六世封侯,后世世代为官。到唐代时,圈头齐氏家兴业旺。
齐澣,字洗心,少聪敏。武周圣历拔萃科进士及第,任蒲州司法参军,景云初为监察御史,开元初任给事中,中书舍人,后因直谏而贬官,卒赠礼部尚书。
齐澣生五子,皆为官,齐澣之孙齐映、齐抗为宰相。
齐映,唐大历四年 (769 年 ) 进士,博学宏词科状元。建中四年 (783 年 ) 授御史中丞,次年进中书舍人。贞元二年 (786 年 ) 以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封河间县男,后受贬,年 48 岁卒,赠礼部尚书,谥“忠”。
齐映与固守睢阳的许远,在历史上被称为“高阳文武双忠”,同入县乡贤祠供奉牌位,并各建专祠世代祭祀。许远祠在故里塔儿头村,齐映祠在高阳西关外,又称状元祠,明大学士孙承宗曾作《齐公祠募疏》称:“是以扬大烈于睢阳,既钦节义;表元英于瀛浒,更识文章。盖八才子开万古明诚,两世家擅一朝文武。凡同衿佩,其共激扬。”
由唐到宋,齐氏多人中进士。元末明初,高阳多有兵燹,村为丘墟,齐氏仅存兄弟二人,一人随朱元璋从军流离关外,一人重建家园。由于家学渊源,到第二代即中进士,官至侍郎。之后,又出现了兄弟同科中举,同科连捷进士,齐赞元还在明末被招为驸马。由于圈头齐氏为望族,流经圈头村的马家河段,也被改称齐家河。齐氏祖庙有楹联称齐氏:“甲第累朝称阀阅,文章历代炳旃常。”

图说高阳


图说高阳



唐德宗时期,韩氏一支由河北昌黎迁徙陕西韩城途中路过高阳于堤,因占卜吉祥,便留居此地,世代男耕女织,诗书传家,与圈头齐氏交往甚厚。元末明初,高阳因兵乱人口减少,于堤韩氏仅剩父子三人,为避战乱,父携长子远徙扬州。次子韩世贤避居河间兴村,后归祖地,于废墟中再建家园,教子苦读,第二代韩仪为宣德贡生,官邳州经历,并受皇封。第四世韩鹗考中举人,为知县。第五世韩勖考取进士。
于堤韩氏第九世韩荩光,清顺治十七年 (1660 年 ) 中举,次年连捷进士,为康熙八年 (1669 年 )《高阳县志》总纂。后为知县,多有建树,调京师为刑部主事,因积劳成疾,卒于官署。康熙皇帝授承德郎并颁旨国葬,在今于堤村东筑坟修陵。按死者如生之说,茔北为座椅,南为书案,上有文房四宝及印台,俨然仍在刑部大堂理事一般。其子雄嗣为教谕,雄嗣子三善于康熙五十一年 (1712 年 ) 考中进士,官知州;三善子龙震于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年 ) 考中进士,官至知府,曾出席乾隆“千叟宴”;龙震子汤衡于乾隆四十三年 (1778 年 ) 考中进士,官知州,授奉政大夫。于堤韩氏出现了父子祖孙嫡传三进士,还有多名进士、举人葬于坟内,因屡受皇封,故韩氏祖茔内碑石、牌坊林立,宝塔入云,古木参天,被称为“畿南名胜”。
于堤韩氏历史上共有 70 人中举,其中进士 15 人,武进士 3 人,武举 9 人,贡生、秀才数以百计,人才辈出,成为望族。高阳有“到了于堤别转文,背粪筐的也是秀才”俗语传世。韩氏宗祠楹联:“家学渊源内外两传;大猷黼黻经纬一朝。”为书法家韩耀曾撰写,宗祠内陈列着许多圣旨、匾牌,有明朝严嵩、清末科状元刘春霖、清朝翰林李殿图和民国年间张作霖的题词和碑刻。

图说高阳


图说高阳


李氏于明永乐初年移居高阳庞口,世代耕读。五世李俨于明成化十四年 (1478 年 ) 考中进士,县为其建进士坊,官至山西布政使参议。从此李氏世代读书,人才辈出。李俨子李师儒于弘治三年 (1490 年 ) 考中进士,县为其建进士坊和父子同进士坊,后又为李甫荣(李俨父)、李俨和李师儒建三世恩褒坊。李师儒初为翰林院检讨,后任凤阳知府,先后在浙江、河南、陕西、安徽、山东、山西为官,最后官至山西布政使参政,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生前有人为其著《洗冤录》,以褒扬其功德,卒后崇祀乡贤祠。
李氏第九世李国木普,14 岁中举,万历四十一年 (1613 年 ) 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累拜詹士府学士,经筵日讲官,当上了皇帝的老师。天启六年 (1626年 )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一生“以天之心理天下之事”。后以母老身病辞朝,多有著述。崇祯四年 (1631 年 )46 岁病卒,葬于庞口。时朝廷震悼,赠太保,谥“文敏”,高曾祖以下俱赠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高曾祖妣赠一品夫人,母及妻封一品夫人。修墓立碑,立功德牌坊、石像生于墓前,人称“阁老墓”,成为高阳一景。
李国木普之子李霨,字景霄,清顺治三年 (1646 年 ) 中进士,年 21 岁由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十五年 (1658 年 ),升内院大学士,入直办事。十六年 (1659 年 ),加太子太保。康熙十一年 (1672年 ),加太子太傅,深得康熙皇帝的恩宠与信任,曾草拟讨伐吴三桂诏书;施琅收复台湾,李霨上疏建议设官镇守,称“台湾虽孤悬海外,但屏蔽闽疆,可取而不可弃”。李蔚身历顺治、康熙两朝,参大政数十年,为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立下千古之功,同时为制定大清律条、制度贡献了自己的才智。一生多有著述。康熙二十三年 (1684 年 ) 病卒后,康熙皇帝赐祭葬,谥“文勤”,祖上及子孙俱受荫封,葬于庞口。、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年 ),庞口李氏第十五世李殿图考中进士,初为翰林院庶吉士,官至闽浙总督、福建巡抚。
晚年还京为翰林院侍读。74 岁卒,谥“文肃”。李镜图,李殿图胞弟,乾隆三十六年 (1771 年 )进士,官至广西桂平知府。李殿图之子李仑通于道光三年 (1823 年 ) 中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李殿图之孙李鸿藻于咸丰二年 (1852 年 ) 中进士,为晚清重臣。
庞口李氏自李俨始,共有 46 人中举,12 人中进士,4 人得封谥号,成为科举世家和名门望族,官吏众多,尤以清末的李鸿藻和民初的李石曾父子最著名。李鸿藻被称为“一代文官祖,三朝帝王师”。李石曾作为近代历史文化名人和同盟会元老,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由于庞口李氏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人从事专职官学教育,担任了县学的训导、教谕,州学的学正,府学的教授,李鸿藻曾任国子监祭酒,有多人担任过乡试和会试的同考官、副考官和正考官,有 4 人当过皇帝的老师。


 高阳,自古为军事重地。战国时,邑称“燕南陲,赵北际”。公元前265 年,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使将而攻赵。晋及十六国,战火频仍,县地数易其主,后赵前秦,迭相争据。隋伐高丽,县为军需供给中心。往来军旅常达数万。唐置高阳军,驻防府兵精骑六千余。五代十国中,契丹南犯,屡寇邑境。后周置草桥关,与瓦桥、益津相犄角,控扼燕蓟。宋时县为边陲重镇,置高阳关,布重兵以固边防。著名将领杨延昭,戍守本关长达9年。北宋百余年间,辽金在境内发动战争数十次,生灵涂炭。公元1005年,高阳守将浚城壕时,得辽兵攻城遗矢40万支,可想交战惨烈。明清两代,县为幾南门户,或为兵备道行署,或设高阳讯,建营房、设烟墩、修校场,兵防不断。本县人民素称刚毅,向有反抗精神。清顺治四年、六年先后两次有数千百姓揭竿而起,攻打县城。同治六年与蠡县、安州等地农民又起而造反, 攻打驻保清军。李自成起义军、西捻军、盐民起义军都曾涉足本县,与统治阶级的军队激战于此。民国时期,邑为天津保定沧州交通咽喉要冲,直系、奉系军阀常来布防。中国共产党诞生未久,县内仁人志士,即以民族解放为已任,领导本县穷苦百姓,向反动势力进行不屈的斗争。声震华北的“高蠡暴动”、“反盐巡”革命,都发生在这块久负反抗精神的大地上。为镇压农民革命,国民党驻保十四旅派兵来剿,清乡反共,屠杀革命群众。抗战爆发,县为冀中腹心。人民自卫军、河北游击军、冀中分区司令部均以此为根据地,开展反侵略战争。本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历八年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入年抗战中,县内两千余名抗日官兵, 血染大地,为国捐躯。新中国成立后县内民兵,继承先烈遗志,为保卫家乡、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再立新功。 







兵事纪略




魏刁儿起义
魏刁儿(?- 618年),一作刀儿,隋末高阳人,农民起义首领。大业十一年(615 年),与易县人王须拔同时起义,自号“历山飞”,拥众十余万。11月,率起义军攻克高阳郡(今定州)。次年,遣将甄翟儿(高阳人)率兵十万围太原,困李渊于西河雀鼠谷,杀隋将潘长文。未久,王须拔攻幽州(今北京西部)牺牲,起义军归魏刁儿统领,以深泽为根据地,游击于冀、定二州间,魏刁儿自称魏帝。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魏刁儿被窦建德俘杀,所部亦被其兼并。
孙承宗殉难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连陷山东、河北70余城。十一月九日,围高阳城。时原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冠带家居,即率子孙及全城军民晏城拒守,与清兵激战。清兵数万人环城猛攻,守邑军民库贮无铅弹火药,即以“面盆茶注”为弹,横梁竖木悉作滚木,窗台阶条均当礌石。次日凌晨,终因寡不敌众,城防失守,清兵入城,孙承宗仆人南州被砍24刀而死。孙承宗被俘。清首领多尔衮劝降,孙承宗不屈自缢,其子孙、家人同时遇难者40余人(孙承宗子孙17人)。
曹小吾李小洲起义 
清顺治初,县内连年早灾水患,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邑人曹小吾率贫苦农民数千人起义,夜攻高阳城。县令刘嘉注避于城内不敢出,守城清兵亦不敢应战。保定清兵闻讯赶来镇压,起义失败。顺治六年(1649年)六月,李小洲又 揭竿而起,从东西两面夹攻县城,知县祖大成被炮火震死,起义军攻克县城。未久,即被清禁军镇压。
“牛氏三杰”殉国 
牛氏三兄弟(牛文仓、牛文良、牛文常)任丘县天宫村人。民国25年(1936年)2月20日凌展,牛氏三兄弟领导的游击队为迎接抗日高潮的到来,在高阳县孟仲峰村召开军事会议,因地主告密,被高阳、任丘、安新三县保安团包围。高阳保安团在团长郝文凯驱使下向游击队发动进攻。牛文仓沉着冷静,率部与敌展开巷战,不幸中弹牺牲。牛文常冲出包圈后,又与双塔村地主武装遭遇,身负重伤,用最后一颗枪弹自击身亡。牛文良于激战中负伤被捕,押往高阳县城,惨遭酷刑。当日,高阳县给北平拍报、称抓住共产党要人,宋哲元命速解北平,但牛文良因伤势过重,牺牲于高阳县城。是年4月,中共北方局机关刊物《火线)第55期发表文章,悼念为祖国的独立解放而献身的“牛氏三杰”。 

图说高阳


图说高阳


吕正操人高阳
民国26年(1937年)10月,原国民党53军130师691团团长吕正操,在南退时,率全团官兵脱离53军,于晋县组成抗日队伍“人民自卫军”,掉头北上,率队从深县抵安国,与中共保属特委取得联系后,取道博野、蠡县,10月31日下午,率部抵高阳城南门外。城内殷松山部紧闭城门,于城墙架起机枪,拒绝自卫军入城。吕正操与孟庆山决定,由孟庆山、刘亦瑜入城与之谈判,尽力争取殷部共同抗日。经反复谈判后,于晚7点,吕正操又约殷松山出城会商。殷松山表面同意自卫军入城,借口回城协商,却仍与自卫军为敌,调兵部署火力,拒自卫军于城外。是夜9点整,吕正操下令攻城。保属武装一个连也参加战斗。炮弹炸开南城门,自卫军冲进城门,占领南城墙制高点,殷部一个连反正起义,余敌迅速瓦解,殷松山被俘,人民自卫军占领县城。后,人民自卫军以高阳为中心,开展抗日活动。 
南于八战斗 
民国27年(1938年)1月,人民自卫军在阜平整训后东归。20 日,二团于权申部夜袭东石桥日军据点。撒出战斗后,团部和该团二营驻进南于八村,三营驻北于八村。 县城日军闻讯,于21日拂晓,出动一个中队,偷袭南于八。自卫军发现敌情,迅速投入 战斗。日军两次向村内进攻,都被自卫军打退,日军死伤30余人。驻北于八的三营、 驻万安的独立营、驻郭丹的蠡县抗日五支队闻讯赶来,形成对日军的内外夹击。南、北于八一带的村民数千人,也高举锄头棍棒参加战斗。日军被包围在村外一片开阔地 上,作垂死顽抗。下午战斗结束,日军整个中队除十几人逃回县城、七名被俘外,其余116名被歼,日军中队长早川丹治亦被击毙。此战缴获日军掷弹简一个、机枪一挺、步枪70余支。 
庄家营伏击战 
民国30年(1941年)初春,县大队、三区小队夜间潜至出岸日军据点附近,准备实施夜袭。该村联络员报告:驻任丘的百余名日军正向出岸方向出动。县大队改变原作战计划,决定赶往日军必经之路庄家营设伏。庄家营位于出岸东、高任路北侧。县、区 游击队急行军,午夜潜至庄家营村南的交通壕内。拂晓,日军进入伏击圈,顿时,枪声、 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游击队发挥短枪的威力,与日军短兵相接。战时一长,日军援兵将至,游击队快打快撤迅速摆脱敌人。此次伏击战歼灭日军40余名,游击队仅有少量伤亡。







教台战斗 
民国31年(1942年)5月,县抗日党政机关及三区游击队驻教台村。4日凌晨,旧城据点的日伪军对此进行突袭。机关干部和区小队迅速投入战斗,临时指挥部设在街心苑家楼上,游击队凭借高房街垒,向日伪军还击,击毙日伪军十余名。日军机枪向指挥部小楼疯狂扫射,但指挥人员已撤进地道。县城的日军赶来增援,向村里猛攻。 游击队发挥地道优势,不断变换火力点,日伪军到处挨打。黄昏,日伪军未能占据村庄,只好抬着30余具尸体撒回据点。此役游击队和机关干部无一伤亡。
左庄突围 
民国32年(1943年)1月14日,一区游击队队长李怀俊和四名队员被日伪军包围于左家庄。他们同日伪军展开巷战,先后有一名队员牺牲、一名队员突围。从北晋庄 北路台、板桥、尖窝、阮庄、县城赶来增援的日伪军300余名,将村子围得水泄不通。三 名游击队战士与敌拼杀一天。入夜,为防游击队突围,日伪军点燃村周围的180多个柴草垛。深夜,火熄,李怀俊率两名队员,凭借地形熟悉摆脱敌人,突围脱险。他们一天一夜毙敌七名,缴获步枪一支。聂荣臻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文章,称誉他们创造 以少胜多的战例。 
夜骥旧城 
民国32年(1943年)冬,三区游击队决定拔掉旧城村伪军据点。为减少伤亡,与伪军中的地下共产党员梁五子(北龙化人)取得联系,制定里应外合的作战计划。12 月21日梁五子送出情报:23日晚他和一位姓乔的“内线'站岗,可乘机夜袭。是日夜,区小队兵分两路,潜入旧城村,手枪班顺北街和东街摸近伪军岗楼。伪军们已入睡,梁五子等打开大门,区小队迅速抢占据点外围制高点,当伪军们惊醒时,他们的武器悉被游击队缴获,20多名伪军被俘。 







激战“尚家楼”
民国33年(1944年)3月29日,一区游击队20多名队员被日伪军包圈在南路台村,副指导员陈洪生指挥战士们进入尚家小楼,居高临下,抗击日伪军。日伪军也抢占周围民房。陈洪生分析了敌众我寡的情况决定设法突围,20多支枪集中火力,把日伪军压下民房,开始向外突击。但日军机枪封锁村口,队员们被迫原路退回。中午,县城日军带一门迫击炮赶来增援,在炮火掩护下向小楼强攻。游击队顽强抗击,楼外布满日伪军尸体。敌人强攻未成,递向楼内施放毒气弹,一部分队员昏倒,日伪军乘机攻进小楼,陈洪生等七人在与日伪军肉搏中壮烈牺牲,其余队员被捕。此次战斗,游击队付出重大代价,但他们与日伪军200多人激战一天, 打死打伤日伪军70余名。
攻克阮庄
阮庄据点控扼高保交通,驻伪军一个中队,县大队曾两次用兵,均未能攻克。民国34年(1945年)3月,县委拟寻机里应外合拨除这个“钉子”。敌工部先后派齐汉臣等两名敌工人员打入伪军内部,其后又发展“内线”三人,为游击队提供情报。6月初,伪军中队副结婚,要宴请据点内全体官兵。县大队获取情报后,立即按计划潜伏到阮庄、雷 庄、耿庄等村。宴会在据点下进行,伪军们在院里只顾吃喝,大部分未带武器。齐汉臣等趁无人注意,回到据点岗楼上,闩上大门,守住楼梯,解除哨兵武装,向游击队发出信号。县大队、一区小队四面合围,伪军们措手不及,抱头鼠窜。齐汉臣等4人, 把成捆的手榴弹投向院内敌群,游击队冲进据点大院,顽杭的伪军被击毙,其余举手投降。

文物保护单位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
位于高阳县西演镇布里村,距高阳县城9公里。布里村留法勤工俭学工艺学校是全国最早的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是近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始建于1917年,占地1.3万多平方米。旧址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由近代历史文化名人李石曾等筹建。蔡和森、 颜昌颐、向警予等革命先辈曾于此读书、学习,传播革命火种。学校于1920年停办。1917~1920 年, 该校共招收三期学生,培养人才200多名,其中有73人赴法勤工俭学。1980 年县按照旧貌复修后, 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9月,县文教局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河北省古建所,为该旧址制定出《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旧址修缮工程勘察报告及 设计方案》,此方案于2008年6月27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维修工程于2009 年6月正式启动,共投入资金50余万元,到2010年初,完成旧址一期主体维修工程。2010年9月, 县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修缮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会议提出,修缮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有利于高阳县红色文物保护和发展,要科学合理进行规划。既要考虑保护挖掘文物,又要考虑红色旅游发展需要。二期修缮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全面恢复学校原貌。

高蠡暴动烈士陵园:
位于高阳县西演镇北辛庄村南。高蠡暴动系1932年8月,高阳、蠡县一带农民掀起的一场农民武装斗争。暴动在蠡县宋家庄发起,并在高阳县北辛庄成立高阳地方苏维埃政府和河北省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后被安国国民党驻军白凤祥部包围,队伍被打散,17人壮烈牺 牲,9人被捕,坚持5天的暴动失败。为纪念高蠡暴动牺牲的烈士,1946年2月,当地群众在党和 政府的领导下,在北辛庄村东为烈士修墓立碑。1957 年高阳县在北辛庄村南建造殉难烈士纪念塔。1978年对烈士纪念塔进行修缮,建为陵园。1981 年将烈士墓移入陵园。2005 年4月,通过全县党 员自愿捐款和社会捐助,筹集资金60余万元,对陵园进行整修。是年5月,高蠡暴动革命烈士纪念塔修缮工程完工,新建纪念馆、休息室、停车场;整理塔内外壁画、展板、碑文;搜集暴动时用过的刀、枪、旗帜,以及有关的照片、文件等,面貌为之一新。修葺一新的高蠡暴动烈士陵园已被保定市列为红色旅游专线,重新对游人开放。陵园占地总面积1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5平方米。 四周筑有围墙,南面有大门,中间矗立着三层纪念塔,北部建有圆丘形烈士墓,塔墓之间立有三角 碑亭。水泥栏墙的雨道,把塔、亭、墓连成一体。烈士纪念塔为八棱三层砖木结构,塔身外径长9.3 米,高16米,塔顶装有大型红色五角星,塔基铺有132平方米的平台,设有四步台阶和八角花墙。塔内底层设有碑亭,亭中立有三块纪念碑,分别刻着当年就义的17名烈士的英名和主要领导人宋洛曙、蔡书林两位烈士的传记。墙壁展板上展有高蠡暴动的简述、行动路线和烈士群芳录。塔的二、 三层画有反映暴动背景和过程的彩色连环壁画。纪念塔北部的烈士墓为圆丘形钢筋水泥结构,直径4.5米,高2米,葬有17名烈士的遗骨。陵园被列为省级重点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杨景山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
在县城东南200米处的烈士陵园内,矗立着杨景山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碑座高1米,4米见方;碑身高6米,由118块汉白玉石砌成。碑正面刻有“杨景山烈士永垂不朽”九个大字。碑背面刻有烈士生平。碑座四周下延16级台阶,共占地400平方米。杨景山烈士祖籍清苑县,后随父定居高阳县城南街。曾在李大钊领导下担任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长,民国16 年(1927年)4月28日同李大钊一起英勇就义,时年24岁。1964 年,同杨景山在一起工作过的全国妇联副主席刘清扬,向中央提交《关于为杨景山烈士建碑的请示报告》,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作出批示,河北省政府拨款,高阳县政府于1965 年建成。1969 年将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土纪念碑移至此处,增树了烈士芳名录碑。在陵园的北部,为高国贤、张侃等7名烈士建造英雄墙,篆刻传记。1980年在陵园的南部建英雄事迹展览厅。成为高阳县重点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李鸿藻故居:

李鸿藻系晚清重臣,曾任军机大臣、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 李鸿藻故居位于县城东街口路北,最晚修建于清乾隆初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前后或曾重新修葺。 原建筑坐北朝南,由前后两个庭院组成,中间建有穿堂大殿,后院北面是正房,东西建有厢房。前 院临街有门楼,总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正房和穿堂大殿为尖顶木架结构。屋脊角檐雕刻有飞禽走兽和花卉,内顶雕梁画栋。1947 年后,正房和厢房相继改建为民宅,正房3间改尖顶为平项,4壁保持原貌,厢房已拆除。今存穿堂大殿,砖木结构,高12米,面宽20米,进深10米,占地200平 方米。中间是穿堂过厅,两侧各有两间内室,地面为方砖铺成,墙壁磨砖对缝,台基的四步青条石垂带阶梯已埋没。

高阳庞口李氏家族墓地:

该墓地为明至清代墓葬。李氏墓地分南茔、北茔,先后安葬有明清进士9名、举人20余名。其中南茔俗称“阁老墓”,占地9668平方米。“文化大革命”中墓地遭到毁坏。 现存碑刻6通,赑屃6尊,石柱、华表、石雕残段18块。2008年,其南茔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0月23日颁布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高阳县人民政府 所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为基点,向北100米至李氏家族墓地边缘,向南200米至小白河, 向东50米至农田,向西50米至农田。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缘为基线,各外扩100米。

古遗址和墓葬

古遗址和墓葬有赵堡店古遗址(商代)、北路台古遗址(商代)、旧城古遗址(战国)、北辛庄辽金遗址、 野王古遗址、龙化遗址(战国)、连家庄古战场(战国)、于堤遗址(唐)、北于八遗址(唐)、邢家南遗址(唐)、赵官佐遗址(唐)、药王庙遗址(宋)、楞严塔遗址(宋)、三陶口遗址(宋)、于留佐遗址(宋)、 北蒲口遗址(宋)、留祥佐遗址(元)等17处,及1990年后发掘的古墓4处。择要述之。

赵堡店古遗址:

赵堡店古遗址位于西演镇赵堡店村北100米处,俗称“台上”遗址。总面积48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1.5至2.5米,土堆高度2.5米。在文化层1米以上,采集到贝币、肿骨鹿角根、蚌铲等器物。1986 年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出土多为陶器,有少量的铜器、贝器。陶器有陶鬲、陶豆、陶甑,均为残片。发现的贝器有蚌刀4枚、贝币1枚,附属文物肿骨鹿角根及唐代的瓷碗、石雕神像座。经地区文物保管所鉴定,确认为一处商代遗址。在遗址上层原建有一座寺庙,现有遗 物石雕狮像一尊和一块石雕佛像座,经考证属唐代。可认定唐代曾在遗址上建有寺庙。赵堡店遗址北侧约2500平方米因使土成坑,其余部分保存较完好。1987 年7月,该遗址被高阳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路台古遗址:

位于于八乡北路台村北40米处,遗址面积32000平方米,1986 年发掘,出土 陶器、陶鬲足、陶甑残片、陶纺轮(纺织工具)和渔网坠。经保定地区文保所鉴定为商代遗址。

旧城古遗址:

在旧城镇政府驻地东南500米以内区域。旧城原有内城、外城,呈回字形,外城每面长约1500米,内城每面长500米。外城4面各有城门一座,为砖木结构,城墙高约10米,内城已湮灭,外城残留一部分。此遗址占地225万平方米,南靠潴龙河故道,北临高(阳)任(丘)公路,东、西面为耕地。1986年经保定地区文保所对此出土文物鉴定,为战国时期遗址。


北辛庄辽金遗址:

2009年4月3日,在大广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相关市、县文物部门,对高阳县北辛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大宗辽金时期遗物,从遗迹、遗物分析判断该遗址为辽金时期村落,且延续时间较长。共发掘灰沟1条,灰坑26座,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该遗址中出土大量遗物,不仅有元代鸡心底白釉碗、青釉葵口印花碗、豆青釉芒口碗,还有唐开元通宝、小唇口碗等。尤以辽金时期遗物为大宗,有骨梳、钱币、铁刀、铁环、陶囤圈、陶盆、罐、砖、瓦、羽人、流、把手,以及瓷枕、灯、棋子、鸡腿瓶、壶、盒、罐、碗、盏、盘等,材质包括骨、铜、铁、陶、瓷等。专家表示,从遗迹、遗物分析,该遗址主体属一个村落,时代为辽金时期。出土铜钱有开元通宝、至和元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等,遗迹较多,可断定该村落时间延续较长。此外,三、四层器物特征比较固定,为辽金相交时期特征。

石家庄村古嘉: 

2009年2月,保定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在庞口镇石家庄村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清理出土古墓一处。墓葬的形制自南向北,从外观依次看,券顶平面暴露呈南北长方形多室,其平面暴露券顶共九座,形状大小不等,但均为覆斗状,券顶之间均用拱形甬道连接(见古墓总平面图),券项为条砖错缝砌法。墓葬券顶整体结构由墓门、墓前室、中室、主室、后室、回廊组成。券顶与券顶之间用切面呈拱形回廊连接,室外围建筑有回廊。回廊除有连接各个墓室的作用还具有防水、排水作用,起到保护尸体、棺椁的作用。整个墓葬建筑风格及用料讲究,保存较完整,所砌券顶砖料均为楔形砖,砖长35厘米、厚6厘米。砌券顶砖内条面均带四个菱形鱼眼纹饰,砌墓室墙壁砖料为长方体砖,室内壁条砖面同样带有四个菱形鱼眼纹饰,纹饰比券顶楔形砖鱼眼纹饰略宽大。所砌拱形甬门砖同用楔形砖,砖料及纹饰同于砌券顶砖纹饰,但所砌甬门楔形砖丁头上面为菱形鱼眼纹饰一个,鱼眼纹饰下面为“君子”两字,墓葬建造规模宏伟,砖料讲究,纹饰华丽,体现墓主人身份富贵。在幕室内出士了少量器物残片,多为彩陶,彩陶精美讲究。根据墓葬建造风格、规模、纹饰、出土器物推断,该墓葬为东汉时期墓葬,墓葬时代明确,建筑规格较高,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此次发掘为汉时期古文物断代,给研究古城高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东汉时期的建筑风格及建筑工艺提供了翔实依据。

 梅果庄古墓:

   2009年3月30日,文物部门对龙化乡梅果庄村的一座古墓进行了发掘。 墓葬的形制为圆形穹庐顶,通过形制及标本推断为唐宋时期的墓葬。墓葬的抢救性发掘对于研究唐宋时期人类的葬俗及生活习俗提供了依据。

  边家务墓养群:

  为配合保仓高速公路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保定市及高阳县文物保管所,2006年6月,对位于高阳县边家务村南的一处清代家族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共6座,由北而南分四排斜错排,第一排1座,第二排2座,第三排1座,第四排2座。其中双人葬3座,三人葬2座,单人葬1座,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坑长2~2. 6米,宽0.6~2.7米,深0.8~1. 1 米,其中双人葬的北壁不等距排列有3个壁龛。各墓中的葬具均为木棺,棺底铺草木灰。骨架皆头向北,头枕脚蹬土坯,有仰身和侧身屈肢两种葬式。随葬品皆放置在墓坑北端或壁龛中,以1件陶罐和1件镇慕瓦为一套组合,双人墓中两套,3人墓中3套,个别墓中有铜纽扣和铜钗、帽顶等遗物出土。瓷罐为双耳和四耳罐、无耳罐。罐分酱釉、黑釉和青釉三种,皆在入藏时被砸毁。镇墓瓦上面的符为朱砂或墨绘,咒语用楷书或草书写成,可辨字有“除邪斩鬼”“成化”“亡口”“安镇”“墓中”等。棺中均随葬有1~10枚数量不等的铜钱,分别为“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和“道光通宝”。从墓葬的排列关系及遗物特征和铜钱年号看,为清代中晚期的平民家族墓地。高阳清代家族墓地是河北省近年在配合基建工程中,继发掘河北大学紫园生活区明清墓葬之后的又一次发掘,紫园生活区基葬的特点之一是各墓中均随葬陶瓦和镇墓瓦,高阳墓地除仍具有这种特点之外,新增加了墓主人头枕和脚蹬土坯以及个别墓壁上设3个壁龛的内容,这种埋葬形式在河北是首次发现,反映出高阳县清代特有的葬俗,为研究本地明清时期的墓葬文化补充了新材料,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东王草庄古墓:

  位于北沙窝乡东王草庄村南150米处,俗称“田家坟”,是明朝大理寺卿田景旸家族墓。1990年7月,经河北省文物局古墓发掘队发掘,出土元代瓷器、元代铜镜、田景旸之母邵氏墓志铭等。

名人故居

北沙窝村苏秉琦故居:
苏秉琦(1909 ~1997)是著名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学的指导者、奠基 人、考古教育主要创办者之一、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其故居位于高阳镇北沙窝村,整体建筑为三间两跨布局,回头门走向,总占地面积475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苏秉琦故居最有独特价值的单体建筑是故居的大门和门洞,故居大门为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式样,大门两侧使用圆柱形建筑材料,风格西化,为中国北方农村建筑风格里少见,大门上方以中国民间传统的拱门发券法建造,古朴典雅。门洞内顶部,设计为一个圆形灯罩, 寓含“天圆地方” 。 院内建筑亦保存了当年的原貌,东厢房上部的砖雕和西厢房上的六角雕花窗是较有特色的建筑风格。 在苏秉琦故居院内有一棵外围 2. 2米粗的大槐树,据考证这棵大槐树是苏秉琦当年离开家乡时作为纪念栽种的。
南路台尚琢章故居:
清代武举人尚琢章故居,位于邢家南镇南路台村,整体建筑三间两跨,建筑面积147平方米,占地总面积569平方米。故居保存着明显的清代建筑风格,瓦脊飞檐,屋脊角檐以飞禽走兽花卉雕塑点缀,具有很高的保护研究价值。
张兴汉故居(北关张家大院) :
张家大院位于高阳镇北关,系民国初年,由时任直隶商会会长张兴汉(字造卿)所建住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275平方米,建筑面积2083. 1平方米。前有发券大门,迎门为客厅,客厅后分为外宅、内宅向北延伸。东为外宅,建有勤杂人员住房、车马房、停灵阁等数间,现除停灵阁外,其他房舍皆已不存。西为内宅,分前后两院。前院大门为瓦门,门楼 高且阔,数步青石台阶。进大门又分东西两个小四合院,两院各有南房4间,北房4间,东西配房各3间。过穿堂屋进后院,有南房8间,北房9间,东西配房各3间,东配房南与南房夹道处设有瓦门,以通外宅。各房舍均为青砖瓦房,前后出厦,厦前为檐为柱,形成互相连通的走廊。现内宅主要房舍尚存,皆为民房。


古碑刻

万木亭碑:
万木亭是明嘉靖年间,由祖籍高阳王福村,后住县城,曾任滕县令的王扬(字五庵) 所建。王扬致仕归里后,在出高阳北关往西200步许祖上留有的田地上,种各种树木。20余年植树约万株,并于万木丛中建亭,称“万木亭”。万木亭明柱环立,飞檐若翼, 简朴无华。每遇客至, 王扬则取酒摘实,留客畅饮,尽醉而归。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高阳县令陶谱访王扬于亭中,饮酒告别,遂作“万木亭记”。后王扬为教育子孙于亭侧竖碑,自作《万木亭碑阴示子孙》文,刻于碑上。万木亭碑长期埋于地下,2002年8月于原北关扬水站附近(现东莹小区)出土,置于自来水公司院内。碑身高1.5米,宽70厘米,厚15厘米。
李如淓墓志:
2007年5月,一建筑队在高阳县南蔡口村西施工中,出土了清代李如淓墓志。李如淓,高阳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曾任万安、零陵县令,后补酆都令,待补受京职时病卒。此墓志为青石、方形边长74.7厘米,厚15厘米,志文为楷书。

文字来源:高阳县档案馆《图说高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