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便士里的俗世人性——《月亮与六便士》| 友课书享

 友课赵巧老师 2020-06-12

赵老师说

今日分享:《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分享人:见喜

人们关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时候,他抬头看见了月亮;在人们都望月抒情的时候,他低头看到了六便士里的俗世人性。

作者介绍

我们先大概谈谈毛姆其人吧,他是一个医生,小说家、戏剧家、英国社会名流。一战时前线的救护员,还去俄国做过间谍工作,二战时的宣传家,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糟老头子”,同时还是一名同志。他在文学史上有不可否认的贡献,但也有不可为人道的阴暗面,一开始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渣男”,与有夫之妇私通并生下小孩,然后结婚,又在战场遇到年轻的士兵与之相爱,最后离婚,然而最后,我发现事情并非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好在他和他的男朋友相伴终生直到他离开人世。

毛姆就是这样一个人,经验丰富,言辞犀利,让人感觉像个历经沧桑的长辈,但他的阴暗面又让人特别难以接受。

说起毛姆,我们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三本他的经典著作《人生的枷锁》《面纱》,还有就是今天要分享的这本《月亮与六便士》

故事梗概/我的想法

大概故事讲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证券经纪人某天突然为了完成画家梦想抛妻弃子,他留下一封不足100词的信远走高飞,最后在一座叫塔希提的小岛上患了麻风病去世了的故事。

我看书的时候经常呆住,书里很多字眼都透露着对女性的不屑和鄙视,主角斯特里克兰德的两次婚姻都不单纯且与爱情无关,第一任是物质的,占有的,第二任是肉体的,原始欲望催动的,毛姆把她们写成这样,我有时甚至会怀疑是不是他以前受过什么伤害。探求真理固然没有错,甚至是全人类的本能,但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如果伤害到他人,那真理不如舍弃。

总之初看这本书时,我的三观是被震撼到了,但当我看完,去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之后,我开始理解了,要知道,毛姆处在一个变动的时期,对维多利亚传统的矛盾态度让他与其他不愿意从常规的作家一样,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满怀渴望,正如书中最后一句所言:“我的亨利伯伯,二十多年前在惠特斯特布尔做牧师,遇上这样的情况习惯脱口就说,撒旦为了达到目的总是会引经据典,但他念念不忘一个先令可以买到十三只超大牡蛎的日子”

这指的是1875年到1885年的日子,那十年正是维多利亚现实主义文学如日中天的时候,而毛姆很怀念那段时光。但是现世的大流推着他不得不走,他只好逃避,当人们无法从他人处得到慰藉的时候,就是自洽的开始,好比陶渊明。质疑太多,于是毛姆就放逐他笔下的主人公自由地寻求灵魂栖息之地。

每个人心底都应当有一片自留地,上面放着我们的作家梦、明星梦、科学家梦、飞天梦、超级英雄梦等,然后我们就能借此在这个残忍的现实生活中活得快乐一些。

end

欢迎你来和我分享你的生活

乐于解答你的所有疑惑,我不只是辅导老师,

也可以是你的好朋友,很高兴认识你。

友课教育

让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让阅读变成一生信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