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里米亚战争中最失败的参与者,背叛盟友,终食苦果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6-13

导语:回溯19世纪中期,我们能想到全欧洲最大的变化,应该就是奥地利由一个强大帝国逐渐显露颓势,变为一个欧洲版图上无足轻重的国家。

奥地利从一个具有如此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到逐渐衰落下来几乎没有经过多少年,而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后就骤然一蹶不振起来,这件事情就是克里米亚战争,奥地利的衰落,与这场战争中错误的外交选择有着直接关联。

克里米亚战争前的奥地利

奥地利这个国家建立在欧洲中部,因为濒临多瑙河,他主要靠着发展河运、河上贸易发展自己。

(多瑙河流域)

在奥地利建国之初,与各方面的关系搞得似乎都不错,尤其是与俄罗斯的关系,好到可以用'亲密'二字来形容。

俄奥关系发展史中,奥地利最初的发展也多亏了俄国的保护,俄国帮助奥地利解决了好多次危机,比如在19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之间,帮助奥地利先后镇压了两次革命起义。

俄国还曾经促成奥地利签署《奥尔慕羡协定》,使奥地利确立了在德意志的领导地位。俄国对奥地利的帮助当然也有对于本国利益的考量,可俄国在国际社会上曾经给予奥地利如此多实际帮助,可以说,俄奥两国关系十分亲密。

但再亲密的两个人之间也有矛盾与隔阂,最让奥地利心中有刺的还是土地的问题,尤其是俄国对于两公国的占领,更是让俄国这个好朋友感到十分不适。

(奥地利地图)

这种不适,也就为后来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对俄罗斯的背叛埋下了种子。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选择

最初,克里米亚战争刚刚爆发时,奥地利外交方向仍然是寻求英法与俄之间两方的平衡点,从上文我们得知,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奥地利其实与以上各个国家关系还不错。

(奥地利 地理位置)

不过,他们之间也理所当然的存在一些利益冲突,比如与极具扩张欲望的俄国相处中的种种不适,但如果与俄开战又似乎完全遂了法国方面的愿,也面临自身国力不够的问题。

奥地利因为比较弱小,理所当然的采取了比较投机取巧的战略,他先是取得法国等国的外交支持,以此作为筹码与俄罗斯谈判,希望俄国能撤出克里米亚地区军队。

奥迪利甚至还接受了国际上普鲁士帝国的支持,声称如果俄国不尽快撤军,普鲁士就会支持奥地利对俄宣战,让本身就已经背负战争压力的俄国再不得不应付奥地利方面的干扰。

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外交选择显然做的不怎么地道,这个不怎么地道的外交选择,究竟为奥争得了利益,还是使其失去了最重要的盟友呢?

看似胜利的外交选择

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外交不断的寻求并抓住各种机会最大化本国的利益。寻求本国利益确实是外交的常态,也为奥地利争得许多好的有利机会。

(俄奥关系 漫画)

比如说,在战争中期奥地利加入英法同盟的时候,就一直保持着一种只结盟却不用兵的态度,可以这样理解,奥只在口号、立场上声援英法同盟,一旦真的涉及现实的军事问题,奥地利可没有签署任何有关军事义务的同盟条约。

尤其在克里米亚战争的中后期,奥地利更加直接的趁着英法对俄关系比较紧张之际,威胁英法,如果不答应我说的条件,我就不跟你们结成同盟了!

奥地利所力求达成的条件,也不过两件事,一个是奥地利念念不忘的多瑙河附近两公国的事情,另一件就是要法国跟自己签署协议,承诺保障奥地利的安全。

看似这一套操作下来,奥地利不费吹灰之力,未动一兵一卒,仅仅凭借外交的游刃就解决了两公国的心头大事,还获得了法国承诺的安全保障。

有些人骄傲了,认为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抓住了有利时机,实现了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实现的外交神话。

转入失败

但在现实操作中,显然,奥地利的行为更表现为一次又一次的背叛,看似两边都不得罪,实则在克里米亚战争后期过分追求本国利益的过程中,已经把几个大国得罪了个遍。

尤其是俄国,就像两个人交往一样,俄国曾经在奥迪利弱小之时给予如此多的帮助,那我们两个怎么说也是好朋友的关系了吧?

在好朋友最困难的时候,奥地利为了自己两公国的利益背叛了最好的朋友,让朋友身陷囹圄以致失去了最宝藏的一块土地。

(克里米亚战争)

有人也许会觉得疑问,奥地利的态度真的这样举足轻重吗?是的。奥地利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一旦奥地利宣布与俄国结成同盟,另一边必将有所忌惮。

奥地利背叛了好朋友已成事实,那么,他得到新朋友的接纳了吗?

显然没有,法国不但没有遵循前面所提到的保护奥地利安全的约定,反而摩拳擦掌的想要吞并奥地利,英国更是看透了奥地利这种左右逢源的态度,并不是很喜欢与之交往。

大家都注意到了奥地利在这次战争中十分动摇的立场,俄国还在这之中失去了一个努力交往多年的朋友,惨遭背叛。

普通人交往中发生这种事情尚且令人不悦,更别说这种国际关系中发生了这种事情,奥地利严重伤害了上上下下俄国人的感情,痛失俄国这个盟友,也可以理解俄国在后来奥地利遭受困难时坐视不理甚至落井下石的态度了。

(现在的奥地利)

结束语:奥迪利不管发展的如何,在英法俄普这样的大国眼中依然是一颗棋子,而奥地利作为一颗棋子,却倔强的选择的中立态度,不听从任何一方的摆布。

试想如果奥地利当时能够坚决的依靠任何一方,为未来立足亚欧大陆争取一个较为稳固的盟友,都不会是如此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