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沃土共学 | 第三次读书会——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昵称37581541 2020-06-13

「沃土田间学校网络互助共学的计划」是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在2020年新发起的线上活动。

学习内容以农业基础知识为主,学员结合各自的思考和实践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启发。

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我们将把每次共学的内容持续地跟大家更新,后期可能也会有各位同学的学习心得、笔记分享等。

我们接下来进入共学的第三个阶段,一起读农业相关的专业书籍。

本周共学内容为《土壤肥料学通论》第二章第二节,土壤生物和有机质。

这部分是第二章的重点,土壤生物与有机质是土壤肥力之源,从本节可以学习土壤生物的种类和特性、它们和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与性质、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和土壤环境的关系。

通过学习,我们会对当今土壤改良的措施的原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便实践的时候操作到位。

土壤生物是农田生态系统很重要的一环,把农业有机物分解循环回土地,提升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一部分关于土壤生物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各种生物在土壤中的生活习性,是怎样改造着土壤环境,又依赖怎样的土壤环境条件。通过了解这些,我们就知道如何更好地与土壤生物打交道。

本文提到土壤生物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种群和数量常随植物的变化而变化,这里让我想到的是,如果有些土壤连作障碍和作物种类有关系,比如甜瓜的根结线虫病对草莓就不能侵染了。

连续种植一种作物,容易引发土壤的微生物相单一化,这也是土壤要轮作的原因。         

读2.2.1中土壤生物的介绍,有两点启发:第一,很多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的细节描述有些难以想象,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土壤中有数不清的、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它们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耕作层土壤的通气性、保水保肥性、供水供肥,与植物共生等,也有很重大的帮助。它们在土壤中也是需要水分、温度和食物的。土壤的管理也是与们打交道。

第二,土壤微生物和小动物对土壤水肥气热的肥力形成有很大的贡献。很多微生物是好气性的,有些蜗牛和蛴螬是腐食性动物,让我想到有些有机物直接还田会带来这种地下害虫,也是因为还田的有机物在通气性不良的土壤中开始腐败引来了腐食性的害虫发生发展。

成都有一个农友种红薯,有一年绿肥还田后地下害虫增加,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绿肥直接还田,一定注意土壤通气性和含水量等的管理要合适,否则容易腐败。

2.2.2土壤有机质的部分主要介绍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有机质对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调节,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耕性改善都有明显作用。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主要包括新鲜有机质、半分解的有机质和腐殖质,其中腐殖质是最主要的部分。

有机质的作用主要通过矿化腐质化两个方面发挥作用,有机质矿化释放出各种小分子有机物和矿质元素被植物利用;有机质的腐质化一是对有机质营养的贮存,另一方面帮助土壤颗粒形成团聚体、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性,通气排水性,以及为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

其中有机质矿质化和腐质化都受土壤环境和有机质本身组分的影响,文中一再强调的是通气性差的土壤会抑制有机质的“两化”甚至产生有害的影响。

当前土壤板结背景下,我们看到的很多现象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我们改良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性,也就是帮助土壤的物质循环回归正道。

这里对于有机质矿质化和腐质化的条件的描述,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做堆肥、堆肥与绿肥的区别、绿肥还田要注意材料的特性和土壤条件的同步协调管理。

第二节不长,但是很重要,知识点蛮多,大家可以多读两遍,能够做一些思考和记录,也帮助自己理解和整合。


这个图片是我们沃土中心在2016年做农友走访土壤调查时拍的,用绿肥改良土壤的地块土壤酸化问题改善。

两个塑料瓶里装的土和水的量是一样的,10是种植绿肥多年的地块土壤,11是常规种植的地块土壤,10 的上清液是非常澄清的,11很浑浊。

这个就是本节中提到的腐殖质两个作用的明证:第一,腐殖质是双性胶体,可以改善过酸或过碱的土壤;第二,腐殖质可以和土壤矿物颗粒一起形成水稳定性的团聚体,让土壤保水保肥性更稳定。

学员分享

武汉小组学员总结:

不同质地的土壤都有其不同的优缺点,也有其适合生长的作物。土壤质地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措施可以改良的。


另外一点是觉得大自然的确非常神奇,即使以现在的观察条件研究,土壤里的成分结构变化还是有许多不太清楚的地方。

但这节课里我们看到,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之间的关系与发展和变化,是一环扣一环的,就和我们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一样,也是被设计得非常精密细致神奇,我们无法完全弄懂。

但只要我们遵从自然的朴素规律,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自然会自我调节修复。

就好像我最近去汉水边,发现各种植物茂盛许多,小动物也比疫情之前多了些,环境明显好些。


四川小组学习总结:

微生物的参与有机质的分解时,要重视有机质碳氮比的调节,给微生物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有机质腐殖化后比较稳定,可以解决很多土壤存在的问题。有机质在腐殖化的过程中,微生物好氧发酵与嫌气发酵交替进行,更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

有机质有了微生物的作用后,使土壤向团粒化发展,腐殖质是一种胶体物质,对土壤的保水保肥等具有重要作用。

有机质被微生物充分分解后,才能更好地被作物吸收,一定要重视微生物的生活和作用,给微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

生活中发现地老鼠在打洞,猜测可能是土壤不够疏松,或者土壤上下层疏松度差异大,若耕地中没有了地老鼠打洞的现象,可能是土壤疏松的表现。

实践中发现新开垦的荒地中蚯蚓比较少,土壤板结,所以特意增施有机质(比如树林土),来改善板结的土壤,和吸引蚯蚓、蚂蚁等动物来参与土壤的改良。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正式成立于20153月,广州市番禺区民政局正式注册的民办非营利组织。通过组织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农友互助共学与公益传播、出版杂志内刊,协力新农人生态转型与技术提升,以实现与当地自然生态相宜的可持续农耕。



目前“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

1、组织围绕生态农业的共学交流

2、搭建区域化的生态农业互助共学中心——田间学校

3、参与发起沃土农耕学校——围绕生态农业多功能性的探索与体验中心

4、传播与交流——公众号、《可持续农业》杂志、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