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益组织服务的人群需要垂直吗?公益组织能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吗

 timtxu 2020-06-13

公益组织服务的人群需要垂直吗?公益组织能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吗

关注

公益和慈善是有区别的,慈善是帮助弱势群体困难人员,公益涵盖所有人群。

公益,就是公共利益。公益组织,就是做对公共利益有益的事情的组织。对大众有益的都应该算公共利益,所以公益组织帮助的应该是所有的人,而不应该特定的指老人、残疾人、家庭贫困人群、留守妇女和儿童等。但不等于所有的公益组织都会服务所有的人,大量的公益组织会服务特定的人群。

中国最著名的公益项目-希望工程,创始人为徐永光先生,主要是在广大的农村和山区等贫困地区建立希望小学,让无数孩子免于失学或者从失学状态中重新回归校园,改变了无数孩子和无数贫困家庭的命运。也由此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个人以及公益组织的资源投向了这些贫困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教育状况。

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先生

在上海,有两个公益组织,上海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和上海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专门为残疾人家庭子女以及残疾人学生提供义务家教上门服务,二十年来,为几万户残疾人家庭提供了服务,许多孩子已经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栋梁。帮助了一个孩子,就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家庭的未来走向,善莫大焉。

上海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创始人房金妹老师

公益领域没有像自媒体所谓的垂直一说,但是对服务人群有要精准明确清晰的说法。往往一些新的公益组织因为没有项目,只能什么都做,什么人群都服务,有活就干,以生存为第一要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益组织一般都会框定服务人群,或者不同的项目组服务单一人群。要想在一个领域成为佼佼者,必须有自己的特长和擅长,什么都抓,什么都不行,必须专而精。

有志愿者团队刚刚起步,把自己团队的服务人群写的很多很满,看上去很棒,我也能理解。当他们希望我给一些建议,我一般都会说到精简服务人群的事情。不要什么志愿服务都做,尽量只服务一到两个需求人群,在精细化的同时不断地把垂直做好。例如服务残疾人是大类,残疾人也是有许多不同类别构成,不同类别又有个性和共性的需求的需求等,可以不断的深挖下去。

上海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黄吉人老师

构成残疾的分为七大类,以视力残疾人举例,还可以下分为四个级别,最终可以确定为全盲残疾人提供出行志愿服务。以肢体残疾人为例,可以下分成百上千种类别,继续下分为罕见病,再下分到肌无力(渐冻人)或者瓷娃娃(脆骨病),也可以根据需求划分等。不要怕小众,不要担心没有服务人群,越做会越权威,越会忙不过来,影响力也随之而来。在上海有许多小而美专而精的机构专门服务自闭症儿童,也活得很好,发展的很好。

肢体残疾人出行需求

视力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需求

前面说过公益组织可以服务的人群为所有人,包括白领、包括青年、包括官员、包括吸毒人员、包括犯罪分子,也包括刑满释放人员、包括老年人还有残疾人等。帮助弱势群体好理解,帮助强势群体许多人可能不见得能接受。解释一下,应该能理解了,举例1,现在许多中青年因为工作劳累可能会猝死,有一些急救类的公益组织专门向这部分群体传播或者培训急救知识。举例2,一些公益组织在社区进行各种便民服务或者文艺表演,受众群体都是不特定的,并不局限为弱势群体。

吸毒人员、犯罪分子或者刑满释放人员,有点小违法但还够不上犯罪例如穿红灯轿车驾驶员等,作为人群的一种,同样也可以得到公益组织的帮助和服务。公益组织或者有关部门里专门有社工会为这些人群提供专业的支持,限于人群的敏感性以及隐私,一般都是很低调的支持,不会为外界太多的知道。

最近网络中争议很大的某地区公益组织为猥亵女童的刑满释放人员,举办爱心帮扶欢迎回家的活动,网民可能并不反对公益组织帮助刑满释放人员,而在于刑满释放人员入罪的原因是猥亵女童同时这个活动邀请了许多自媒体参加有炒作嫌疑,对受害家庭也可能是一种伤口撒盐的行为。根据一些网络发布的信息来看,该刑满释放人员也存在有智力残疾的可能,希望早做鉴定,确定监护人的同时也获得智力残疾者应有的权利。

公益组织不是万能的,只有少部分公益组织可以大而全的什么都做,可以服务到几乎所有的人群。绝大部分的公益组织都是比较小的,精准的服务单一的某个群体能坚持下去都是很好的了。不断深挖这个群体的不同需求,也能设计出很多实实在在的真正的这个群体需要的好项目,才能长期惠及这个群体。

沈葆莲自强人原创,欢迎转发和评论。

举报/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