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白空间专辑,极致之美!

 Mix杨林 2020-06-13

黑与白,对立且统一,是色彩最终的抽象。黑白能够包容整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表现永恒、稳定和真我。黑白空间简洁有力注重细节,纯粹而惊艳现代优雅的设计格调,以极致的当代设计美学呈现。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欣赏几套黑白空间设计!

澳大利亚住宅

由 Madeleine Blanchfield 设计

 

这个黑白调的家坐落在悉尼郊区百年公园附近

由玛德琳·布兰奇菲尔德建筑师事务所的团队着手建造

这是在旧建筑的基础上而建造的项目

由于陈年未修

因此几乎是完全建造的项目了

 

 房子原来的楼梯是安放在房子的中间

重新建造后把楼梯布置在房子的一侧

在新楼梯的上方开了一个大天窗

使各个空间充满了光线

给人明亮和活泼感

 

开放式的厨房连接着花园

利用敞开式的玻璃门可直接打开

让室内外巧秒地融合为一体

厨房的设计非常简约

餐台边的吧台凳子时尚感十足

 

精心挑选的材料调色板是为了确保整个家的色调

深木色调搭配清爽的白色色调完美融合了过去和现在

一个精致的材料和颜色

让这个家有了神秘感(过去)和现代感(现在)。

 

新的钢结构元素延伸到起居室、餐厅和厨房等空间

 

这座曾经破旧不堪的百年公园洋房已经恢复了往日的辉煌

 

  一尚门TFD×BANKSIA餐厅  

项目为原创时尚设计师买手集合店中全新的餐饮业态;餐厅空间设计既要延续及强调买手店的时尚属性,又需要提供主力消费群体所要求的独特就餐体验。

我们从时装设计大师对黑与白及点线面的偏爱中获取灵感,打造先锋、极简、有格调,同时又不失趣味的餐饮空间。

餐厅狭长的外立面被黑色轮廓线清晰划分,大招牌以光栅立体画的形式呈现“门”的开合动态变化,与品牌名称“一尚门”相呼应。


黑白色块间的利落分界完成了对空间的分区;白色空间中穿插着黑色的点线元素作为点缀:球形吊灯、整齐排布的吊线,纯白墙面上黑色细铁丝被弯成了有趣的时尚格言文本。

同时,黑色折面的运用强化结构感,白色的网格状吧台椅及餐桌则同样为黑色背景织入线与面的元素。



拐角区域的装置成为严谨空间中的个性隐喻:大大小小的球体漂浮着从门缝中涌出,令四周的规整空间发生扭曲形变,同时又逐渐融入墙面的黑白色方格;以此探讨个体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而门的背后藏匿着黑白表像之下的平行世界;作为食材主角的鸡蛋仿佛蕴含着无穷能量,上演了一场精心谋划的出逃。

项目地址:广州花城汇

项目面积:150㎡

设计单位:立品设计 Leaping Creative

主案设计师:郑铮

参与设计师:姚丁凌、谢伟钿、黄杰宁、陈常

摄影:黄早慧

 ARCHETYPE莫斯科展厅兼办公室

俄罗斯的ARCHETYPE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陶瓷板、石英板和人造石领域的制造商。公司致力于创新材料的研发和现代生产解决方案。

该项目是其位于莫斯科的办公室兼材料展厅,由Mors Architects设计团队倾力打造。原建筑曾是一家压力计生产工厂,这片区域如今已经成为设计工作室、各种室内展示、展览空间,以及一些创意学校的聚集地。随着这片工业区的重新振兴,这让ARCHETYPE公司看到了无限的发展潜力与商机。

设计团队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将其规划为4个功能区域:样品存储间、会议洽谈室、样品展示区和工作区。
这种兼具展厅的多元化空间可以使员工办公区打破传统的布局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格局。

在这方方正正的矩形格局中,设计团队运用简单的空间透视法则去创建一个极具设计感的空间。空间透视是一种常见的视觉现象,并对我们感知空间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配以极简的黑白两色,去展现品牌的发展愿景。

设计首要任务是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展示的产品上,并能从多种角度和不同的光照下仔细观赏产品,因此整个地面和墙体都采用大规格的板材来制作。主体展示区展示的是最新的板材系列,为了突出这些展示样品,周边以极简的黑白来衬托主体。

隐藏的导轨展示系统可展示44个1米乘3米的板材样品,精致细腻的设计不仅丰富了空间视觉,在有效利用空间的同时,保持整体的极简设计风格。

工程名称:ARCHETYPE莫斯科展厅兼办公室

坐落地点:俄罗斯 莫斯科

面积:71㎡

设计单位:Mors Architects

竣工时间:2019

摄影:Dmitry Chebanenko

千墨办公空间

以1M为界,从上至下做设计,从下至上为人之道;言有尽,意无穷。1M这个界限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极致是空间里的黑白,也是思想维度的点线面。

▲入口通道  |  “线装置” 学会低头, 是一种谦虚的人生态度。

▲中区装置区  |  黑色水磨石地台上可设装置,可变性强;如演出的戏剧,一方出罢那方又起。

▲会议室  |  连接装置区与会议室两个空间的原石,与生俱来的不破不立。

▲办公区  |  内建筑墙面框景的形式平衡采光与储物合二为一;磨砂玻璃与电雾玻璃的穿插,让外来自然光变得更加可控,时空在方寸之间瞬间定格。

▲选材区及接待室  |  借用建筑大师 Carlo Scarpa 隐喻'分割的褶皱'装饰,从细节入手,发掘各种交接的可能性,打破重组;软装的介入,让空间有了些许东方色彩。

迅息变化的时代,无论怎样标榜宣扬这个思想那个哲学,想要引起人们的共鸣仍然是不容易的;恐怕还不如彻彻底底从个人出发,人与人的相互理解会更容易达成。

▲平面布局

项 目 名 称  |  千墨办公空间

建 筑 面 积  |  436㎡

设 计 机 构  |  千墨设计

创 意 总 监  |  曾寳墨

首席设计师  |  李思意、余翔

设 计 监 理  |  谢慧兰

摄 影 机 构  |  水手空间、什一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