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孟婆汤”: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夏看云 2020-06-13


“彼有死境,魂之归路,足八百里,无花无叶,黄沙遍地,延绵流潋,故名黄泉。

内有妖,名孟婆,皆为女身,多智善谋,具殊色,善烹汤。

孟婆汤以八泪为引,历久方成,异香可通九霄,凡鬼饮之,前事不复记。”

黄泉路上才有孟婆和孟婆汤。

近日在郑州,二七万达广场,来了名孟婆,每日熬制“孟婆汤”。

传说中的孟婆汤有八泪熬成,一滴生泪,两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盏病中泪,七尺离别泪,八滴伤心泪。

不知郑州孟婆汤配料如何?

有名小伙子排了很久的队,终于买到一碗汤,不过刚尝一口便吐到了旁边的垃圾桶里,据说太难喝。

但它火爆依旧,每日客人络绎不绝,排长队购买、品尝、拍照、上抖音、火遍全网,还带火了周边产业。

这幕后的策划者一定深谙人心。

2020年受疫情影响,开局太难,现下也不易,可以预料到结尾还是不容乐观。

人们最需要的便是释缓压力,放下痛苦,忘记忧愁,孟婆汤正好迎合了市场需要。

大家喝的不是汤,而是一种慰藉。

但是干了那碗汤,该吃的苦,该受的罪还是一个也少不了。

人生实苦,如何自渡?

2000多年前的“谋圣”张良早已给出了6个字的答案: 拿得起,放得下。

张良,字子房,韩国贵族之后,在弱冠之年饱尝国破家亡之恨,那时的他最大的志向就是复国。

当时他年少轻狂,花重金找到一位大力士,在博浪沙,令他挥舞120斤的大铁锥,击向秦始皇的车马,结果车毁人亡的是伪装车辆。

幸好张良准备的足够充分,一击不成还能全身而退,这一锥令他名震天下,也成了全国通缉犯。

此后他销声匿迹多年,潜心向学,熟读兵书。

后来起义军分割天下,张良重出江湖,立刻来到韩王身边辅佐,韩王复立,张良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

正当他想一展宏图复兴韩国之时,想一统天下的项羽砍了韩王的脑袋。

项羽这个错误的决定改变了张良和刘邦接下来的命运。

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张良星夜赶往刘邦帐下。

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足以见得刘邦对他的肯定及敬重。

作为帝师,张良智计百出,最著名的大概就是一脚踢醒刘邦的那次。

那一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寄希望于韩信前来搭救,韩信却趁火打劫,讨封“假王”。

刘邦气得破口大骂,张良在后面踢了一脚之后附耳提醒。

刘邦这才醒悟,接着对使者骂道,“做什么假王,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

体弱多病的张良亲自去封韩信为齐王,足见此事的重要性,最终赢得了韩信的信任和支持,一举扭转刘邦弱势的地位,改变了天下大势。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张良居功至伟,被尊为“帝师”,刘邦允他自己挑选齐国三万户为食邑...

比拿得起更难的是放得下,对于刘邦的厚恩,张良婉言辞谢,仅请封他与刘邦的初遇之地,今江苏沛县,意在感念彼此恩义一场。

对于自己这一生的作为,张良说道,“我家五世相韩,韩国被秦灭亡之后,我不惜散尽家财替韩国报仇,令天下为之一震,如今以三寸不烂之舌为帝王之师,位列侯,已经做到了一介布衣所能够做到的极致,我已经心满意足,现在我只愿抛弃人间俗事,跟随赤松子云游天下。”

开国之后,功臣们为功名利禄争的头破血流,绝大部分异姓王被刘邦处死,连汉初三杰中之萧何也被下过大狱,韩信更惨,别说富贵了,连脑袋都没保住,全身而退的只有张良。

放眼望去,人生皆苦,得不到是苦,得到了还是苦。唯有张良,清醒自持,为自己求得了一方静土。

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更是一份担当,是撞的头破血流也不言弃的志气,也是寂寞成长无人问津时的坚持。

“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对于马云这句话,很多人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只有真正拿得起又放得下的人才能体会其中深意。

通透的人在了解了人生的真相之后,便不想再去计较那些世俗物欲上的拥有,那些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和满足。

不如放下名利,向内看看自己的心,终究需要的是什么。

希望你未曾将拿起交给一时的鸡血,也无需将放下交给郑州的“孟婆汤”。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