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麒麟送子”高清图来了!

 七星渡 2020-06-13

吉祥文化季,处处见吉祥

今天是6月11日,中国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从1990年起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把“世界人口日”前一个月的6月11日确定为“中国人口日”。

“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是支撑中国人民拥有更加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2020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中“生儿育女”主题选用的“麒麟送子”这一吉祥词,就饱含了人们盼子、佑子的美好心愿。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组高清图片来欣赏这枚“麒麟送子”银币。

麒麟

送子

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礼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麒麟在古代居于灵兽之首。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

晋代王嘉《拾遗记》说,孔子出生前,“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意思就是宣告这个娃娃不得了,将来是一位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的人。不久,孔子诞生。这便是“麒麟送子”典故的由来。

“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我国民间认为麒麟为仁义之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寓意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乃经世良材、辅国贤臣也。民间还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人们相信,麒麟不仅能送子,还能佑子。


“麒麟送子”银币正面图案为“吉祥”文字造型衬以中国传统纹饰,并刊国名、年号。该正面图案沿用了2019吉祥文化金银币正面图案设计,围绕“吉祥”二字作艺术处理,突出“吉祥文化”这一主题,增加喜庆吉祥的氛围。

中国特色文化艺术遗产——瓦当样式为正面图案设计的基础形象。“吉祥”二字选择篆书书体,但在笔画上做了艺术加工,与外圆形成内外相套的效果,表达了团圆、圆满的美好祝福,这一设计既符合新时代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同时还体现了现代法定货币的庄严性。

在主体“吉祥”二字之间以忍冬纹作为搭配元素,其枝叶舒展昂扬的姿态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吉祥”二字笔画端点为祥云或卷草纹样造型,曲直结合,达到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突出了吉祥如意的寓意。

正面图案造型结构对称、庄重大方、自然协调、气韵生动,表达出对吉祥生活的美好祝福和憧憬。


“麒麟送子”银币背面图案为麒麟与童子等组合图案,并刊“麒麟送子”字样及面额。

一般来说,传统的麒麟送子图,麒麟的头部多为向前,与背后的人物少有互动。但这枚“麒麟送子”银币恰恰在这一点进行了突破创新,采用麒麟回首与娃娃形成互动的构图形式,呈现出“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的视觉效果。

先来看童子。麒麟背上的童子,是个胖乎乎的娃娃形象。头顶小马鬃,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目光炯炯,双耳垂珠。

虽不是彩图,但也仿佛能看到他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所谓“三山得配,五岳相均”,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其面、肩、臀等部位轮廓圆润,凹凸自然,造型活灵活现,犹如仙童。

童子肩扛如意,身穿小肚兜,脚腕戴着铃铛,这三种搭配元素都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其设计简约自然,宛若天成。神态欢欣喜悦,眼神顾目流盼,更映衬出童子的活泼可爱。

再来看麒麟。传统麒麟纹样以直立姿态为主,而银币上的麒麟则是动态形象。只见它前蹄微抬,头向后转,尾部微卷上扬,呈现出欢快小跑的姿态,而这一动态整体又与币的圆形相适,恰到好处。

麒麟转头注视着童子,张口像是在说:你这个小娃娃,随我到人间去,给千家万户带去欢乐与福气。

细看麒麟,其头部的角、须发,身上的鳞片,尾部的鬃毛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坐垫为传统回形纹边和吉祥纹样,从细节到整体都彰显了麒麟作为祥瑞之兽的风采。

麒麟脚踏祥云瑞火的设计,增加了几分动漫的效果,“麟不停蹄”赶来送祝福,也体现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迫切需求。

纵观币面整体设计,现代造型的童子与传统造型的麒麟,传统元素的搭配与动漫风格的点缀,形成了古今风格的交融。

麒麟望向童子,也是看向观者,这种欢乐的互动由币面延伸至币外,穿越古今的互动,让人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浓浓的幸福感。


该币正面采用镜面底面,主图案采用多层次喷砂效果,国名和年号采用喷砂效果。

背面采用镜面底面,主图案麒麟和童子元素组合造型采用多层次喷砂和局部做亮效果,文字和面额采用喷砂效果。


“麒麟送子”银币除了设计别具匠心之外,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加厚”。

这枚币直径40毫米,与通常的30克银币相当,而重量为60克。那么这枚币到底有多厚呢?我们与30克熊猫银币比比看。


“麒麟送子”银币包装采用可降解环保纸材质(30%甘蔗浆+70%竹浆),盒盖为立体浮雕篆书“吉祥”二字,配以烫银的产品名称,简洁大气。外围一圈大红色缎带腰封,绣以吉祥纹饰,整个包装都透着浓浓的吉祥喜庆。

麒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仁义和吉祥的独特符号,这枚“麒麟送子”银币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愿它能够给您送去吉祥如意,达成所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