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的青岛老天桥,一座城市的记忆!

 llxzbpzxm 2020-06-13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4月6日

 青岛火车站北端曾经有座横跨胶济铁路的人行天桥,位于云南路、泰安路之间。老青岛习惯叫它“天桥”。

老天桥消失已三十年了,曾经的那些玩伴、那些景象,是无数老青岛人难忘的情怀,那座曾是城市记忆的标签,在历经了定安桥、国民桥、泰云桥、跃进桥之后永远说再见的建筑载体,几十年过去,仍是一座城市的深深记忆......

日本二次侵占青岛时的天桥老照片,时称“国民桥”

定安桥

据《胶澳志》记载,当时台西镇与市内因有青岛火车站亘于其中,往来者必须绕道而行,交通非常不方便。胶澳督办高恩洪根据市民强烈要求修建铁路天桥的建议,对天津路至云南路一带进行了实地勘察,认为“诚有筑桥之必要,爰即筹划款项,兴工建筑”。


1924年10月11日,定安天桥(以高恩洪“定庵”名字命名,)举行落成仪式,该桥是座高架木桥,桥长190米,宽4.9米,共21孔,全部为木结构。从此接通了云南路与大沽路,天桥的竣工使市镇得以沟通,交通大为便利。
国民桥


1931年,沈鸿烈就任青岛市长,将“定安桥”改名“国民桥”。因终究还是一座简易的木桥,没过几年就已经多次出现安全隐患。

1940年8月20日,《青岛新民报》发文:国民桥(天桥)塌陷。 

1940年8月20日,“国民桥”终于在连续大雨中轰然垮塌了。青岛市政府组织人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天桥”,仍旧称作“国民桥”。这座重建的天桥目前仅见文字记载,未见档案史料及老照片,具体实情仍有待查阅。

1941年,老天桥上的旧影。天桥尽头处建筑为建于1933年的原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位于大沽路35号的老建筑仍存。

旧时的天桥一带,可谓岛城旧社会的一个缩影。天桥两端是个喧闹嘈杂聚集着形形色色的地方。天桥的西端是“西大森”,那是一个街市,石村路、南村路上,土产店、杂货铺及饭馆比比皆是。

泰云桥
泰云桥距“国民桥”原址稍南40米处,横跨胶济铁路。长150米、宽4米,共21孔,为木结构。该桥建于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因其坚固程度依然存在问题,青岛市政府在市民强烈要求下,于1947年8月14日至10月30日建成。


因此桥为木便桥属临时建筑,故未沿用旧名,而以其位于泰安路、云南路之间,命名为“泰云桥”。

1947年11月2日:《民言报晚刊》报道:泰安路至云南路间木便桥修建竣工,命名为“泰云桥”。

跃进桥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此桥已严重腐朽。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其拆除,在原地旁边重建一座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以解决市区至西镇的交通问题。


新建成的“跃进桥”珍贵照片,从照片中可见,右侧的老木桥仍在,否定了之前拆除木桥后原地重建的说法。
1968年在原址上新建拱型大桥,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桥身只有3孔,全长132.24米,桥面净宽5.38米,主跨径52米,边孔跨径15.3米,桥高11米,人群设计荷载每平方米350公斤。上部构造为主孔采用等截面悬链线,边孔采用等截面圆弧线双曲拱。下部构造为石砌重力桥台,两边孔桥台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建筑形式采用了民族风格的双曲拱,美观大方,坚固实用。这是青岛市第一座双曲拱桥,该工程由青岛市城建局设计室设计,青岛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工程队施工。工程于1968年11月开工,1970年5月竣工,工程决算为28.70万元。

1986年的天桥旧影(王泽杰摄影提供)

1986年的天桥旧影(王泽杰摄影提供)

1970年5月,一座新式的“天桥”正式竣工启用,定名为“跃进桥”。该桥比以前的“高、大、上”了许多,天桥横跨胶济铁路,西接云南路,东与济南路、北京路、天津路、大沽路、肥城路、泰安路六条路交汇点相连,是西镇至市区一条重要的人行天桥。

当年青岛卷烟厂还出了一款名为“跃进桥”牌的香烟。
泰云通道

1990年,即将落幕的老天桥(王挺摄影提供)

上个世纪旧城改造,随着城市建设和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天桥也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于1991年被拆除。



同时在原桥稍北开挖,建成了后期的“泰云地下通道”,代替了“天桥”的职能。通道两侧,设置成销售蔬菜肉类、服装布匹、日用百货等的地下商场。从此,“天桥”从人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了。

如今的通道名为“泰云地下通道商业街”,沿着泰安路进口随步前行,两侧的摊位多已关闭,整个地下通道萧条清冷。


从云南路口走出时,眼前的建筑及街景,突然感觉,整座城市已是那么的陌生。

1983年,胶济铁路青岛站段,正在回库的一列火车。拍摄于泰云天桥上。
引用赵汝永老师《“天桥”杂议》中的一段截稿:从天桥往桥下看去,无数铁轨以东西方向扭着麻花般交叉铺设,火车随着扳道工扳好的道岔,在红灯或小旗的指挥下变道穿行。桥上,不少人扒着木栏杆,饶有兴趣地观赏着往来的火车,喜笑颜开。正看得出神时,冷不防火车头顶的大烟囱恶作剧似的“咕嘟嘟”冒出一股带着微弱火星子的浓烟,眨眼间窜上天桥,弥漫在空中,被风逐渐吹得扩散开来。此时,无论是天桥上的看客、过路人,还是小商贩,都被烟雾所笼罩,站在对面都难以看清。待烟尘散尽再看,却见人人脸上沾满烟尘,都变成了黑不溜秋的包公脸,便会忍不住相对大笑。各自掏出手绢进行清理……

对于无数老青岛而言,小时候天桥上看火车,天桥下看杂耍,那就是天堂。对于后一辈的人们来说,小时候跑到天桥上,从栏杆缝里看火车从脚下隆隆驶过,一节一节的数着车厢......那就是快乐。许多年以后,仍是一种别样的年代情怀,一种抹不去的城市记忆。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重新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