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中,意大利为何加入轴心国阵营?扩张野心巨大、战略目光短浅

 有魔气历史 2020-06-13

意大利,主要由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又称意大利半岛)、以及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组成,是古罗马文明的发源地。而古罗马文明则先后经历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和帝制时代三个阶段,存续长达一千年之久,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构成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占据西方文明及基督教世界重要地位的意大利,却选择了追随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的道路,成为轴心国的一员,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二战之前意大利的“一湖两路”外交思维和新罗马战略形成的原因吧。

追忆:古罗马帝国的巨大投影

早在公元前8世纪,古典希腊城邦还处于欧洲文明舞台中心的时候,罗马城邦就已然兴起,并繁盛于亚平宁山脉西麓的台伯河畔。在随后的岁月里,罗马逐渐从王政时代过渡至共和国时期,先后完成了对意大利半岛的统一、布匿战争和马其顿战争的胜利,逐渐将地中海囊括成为自己的内湖。后来,承袭了希腊城邦制度和迦太基商业文化以后,罗马随之朝着帝制转化,逐渐成为欧洲人的精神标杆。

恰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这个没有君王的国家出现了一个负责管理国家事务的职位,即执政官。罗马的执政官是没有薪水的,其本身便是国家最高荣誉的象征。外出时,执政官身边随行12名侍卫官,每位侍卫官肩上都要扛着一束笞棒,中间插着一把斧子,象征着国家最高长官的最高权力。由于笞棒本身是罗马共和国最高权力的象征,因此被拉丁文称作“fasces”,这便是“法西斯”概念的由来。后来,墨索尼尼借鉴了这个概念,并成立了法西斯党。

惨痛:四分五裂的中世纪秩序

辉煌悠久的历史记忆,给予了后来的意大利人以强大的文化底蕴和自信心。然而,罗马时代以后的意大利半岛,其秩序可以用四分五裂来形容。西罗马崩溃以后,意大利半岛北部相继被东哥特、伦巴德以及法兰克等日耳曼部族占据,南部则被拜占庭人和诺曼人先后控制。鉴于天主教廷在欧洲的影响力,不论是法兰克帝国的查理曼大帝,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奥托大帝,都是在南下占据罗马之后才得以顺利加冕为“罗马皇帝”的。由此可见,罗马文化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地位。

13世纪以后,伴随着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威尼斯、热那亚和那不勒斯先后在意大利半岛崛起,并成为当时地中海贸易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只是,受制于地缘板块内部支离破碎,意大利又迅速沦为欧洲强国的角斗场。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正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展开地理大冒险、开辟新航路之际,意大利却因法国、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奥斯曼土耳其等国的相互角力,展开了一场前后持续六十多年、几乎所有意大利邦国都被卷入的意大利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以奥地利和西班牙为首的哈布斯堡王朝获胜,意大利自此沦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之下。不过,恰在意大利战争爆发前后,一场席卷于整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率先爆发于意大利北部邦国,这便是文艺复兴。

崛起:意大利统一的高光时刻

文艺复兴的本质是假借古希腊、古罗马的外衣,宣扬资本主义反封建的文化主张。这说明从中世纪末期起,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邦国林立的格局越发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统一的趋势和呼声越来越明显。18世纪尾声,作为意大利近邻的法国因启蒙运动思潮影响和国内社会危机而发生了大革命,很快就外溢至整个欧洲。拿破仑战争虽然以法国失败而告终,却也将启蒙思想、民法典和民族解放思潮播撒到了全欧洲。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因为拿破仑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意大利邦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为后来的统一做了一个铺垫。

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烧炭党、青年意大利党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并高声呼吁民族统一。到了1848年欧洲革命浪潮时期,意大利民众开始以撒丁王国为核心争取摆脱奥地利控制的运动,这是因为维也纳体系将意大利肢解的八个国家和地区中,唯有撒丁王国不受奥地利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了1861年,在加富尔、马志尼和加里波第等人的努力下,以撒丁王国为前身的意大利王国正式成立。此后,随着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爆发,意大利抓住机会先后取得了对威尼西亚(威尼斯所在地)和教皇国的控制权,并促使教皇避居梵蒂冈。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外战争中,撒丁王国或意大利王国的政府军虽然表现的差强人意,但由加里波第组建的志愿红衫军却取得了很好的战绩。后来普鲁士击败法国,加里波第根据时局变化转变立场,成为雨果口中唯一一个为法国战斗过,并且战无不胜的人。可见,意大利并不缺乏具有外交战略眼光之人。

乏力:宏大战略下的薄弱身形

在完全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半岛以后,这个新国家似乎就将建立一个新罗马当成了自己的天命,并为此制定了一个宏大的对外战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德、俄、美、日等国的经济迅速增长,奥匈帝国亦有缓慢提升,新兴国家中唯有意大利数十年间不见起色,最后竟然沦落为评判世界诸国跻身列强行列的实力标尺。不仅如此,在经过了大航海时代的洗礼之后,欧洲的战略重心早已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奈何意大利当局却并无视历史和环境的巨大变迁,一门心思的想要恢复在地中海世界的地位。为了谋求将地中海变成内湖,意大利制定了向北非、非洲之角、南巴尔干、南奥匈帝国和法国南部等5个地区的全面扩张计划,这等于同时和英、法、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对抗。

问题在于,当时的欧洲大陆最突出矛盾是法德之间的对垒,以及由此引发的法俄与德奥两大阵营的对抗。意大利妄图以一己之力横跨两大阵营、挑战两大强国,浑然未觉其自身不论是硬实力(军事、经济)还是软实力(技术水平、识字率)都是列强当中垫底的现实。更为重要的是,意大利统一之后一直沾沾自喜的地中海优势,由于科西嘉岛和马耳他岛分别被法国和英国占领的缘故,同样是大打折扣的。1895年在非洲的扩张行动中,意大利甚至被非洲埃塞俄比亚军队击败,成为欧洲笑柄。

投机:缺乏战略眼光的赌徒

一战时,因法意矛盾而加入同盟国阵营的意大利,却因协约国出价更高而突然对奥匈宣战。这或许是一次战术层面的奇袭,却因战前长期以法国为假想敌、战术目标变动艰难,以及参战时协约国西线僵局、东线溃败,不得不耗费了大量的投入。这致使意大利最后虽然侥幸成为胜利国的一员,却折损巨大。更为重要的是意大利并未在战后利益分割获得太多好处,这招致民众的强烈不满,引发长期内乱,为后来墨索尼尼上台铺平了道路。

其实德意志和意大利,作为两个于19世纪成功完成统一,并跻身于欧洲列强行列的国家,有着太多的共同点。这其中就包括了民族主义情结,毕竟这是两国完成统一时最具鼓动性的思想,也因此成为日后外交战略走向失控的根本原因。不过,相较于德、英、美、苏等强国,意大利不仅缺乏先进战略大师的指点,其不论是经济、资源,还是军事、外交都乏善可陈,毫无长处。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和德国为了实验新式武器、新战法,投入了大量军事成本资助其中一方阵营,墨索尼尼并没有什么新战术、新武器可以实验,却依旧拿出了许多真金白银资助弗朗哥,反而放慢了自身军队现代化的脚步,可谓愚蠢至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当德国与波兰关系愈加紧张之时,墨索尼尼还尚未决定将意大利与纳粹德国捆绑在一起。毕竟此时的他还寄希望于重演慕尼黑会议、由自己主持调停的工作,想要根据英法和德国的平衡,做待价而沽之事。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希特勒剑走偏锋般的决定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联手进攻了波兰。在随后的一年多里,德国闪电般的掠过北欧和西欧大陆,苏联向芬兰进发,日本亦与苏联关系快速缓和。如此一来,一个以苏、德为核心的“巨无霸”联盟似乎即将成形,扫清亚欧大陆似乎也就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当法、荷、比、卢相继沦陷,英国远征军溃逃败退以后,意大利于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第六天正式对法国宣战了。

综上所述,在古罗马辉煌和中世纪惨痛的双重记忆下,意大利于19世纪完成统一以后,即抱有一种重建“新罗马”的战略幻想。为此,高层制定了将地中海囊括为“内湖”,并构建起通往大西洋和印度洋两条商路的“一湖两路”战略。只是,意大利的软硬实力实在是支撑不起这个宏大的计划,所以即便其在一战中取得了战胜国地位,依旧为了获得期望的战后分割,致使国内危机爆发,逐渐法西斯化。

墨索尼尼上台之后,意大利不论是战略外交还是军事经济并未有太大改观,其在外交立场上采取了一种投机式的策略。耗费大量真金白银资助弗朗哥,却并未获得相应的回报,误以为对法宣战稳赚不赔,结果却不自量力、判断失误。因此,辉煌的历史有时候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助推器,但亦可成为阻碍国家发展的思想魔障。意大利正是因为抱有不符合自身力量的过高想法,最终给国家发展带来了惨痛的教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