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疏通肝胆,心情好、睡眠好!

 图书 馆员 2020-06-14

柴胡:疏通肝胆,心情好、睡眠好!

柴胡是一味家喻户晓的中药,它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退热的儿童中成药中一般都含有柴胡的成分,如小儿柴桂颗粒、柴黄颗粒、柴胡针等。

《本经》载柴胡: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 热邪气,推陈致新。有解热、镇静、镇痛、镇咳、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降血脂及抗消化道溃疡等作用。
其苦辛微寒,芳香疏泄,轻清升散,入肝、胆经。既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和解退热,又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调经 止痛,且能升发清阳而举陷,为和解少阳、疏肝解郁调经及升阳举陷之要药。
柴胡功效

和解退热

(1)用治妇女经期外感发热,热入血室,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经行发热,热与血结者,多见往来寒热或腹痛等证。与生地黄、桃仁、山楂肉、牡丹皮、当归等配伍,方如陶氏小柴胡汤(《温热论》),以和解少阳瘀热。
(2)治疗产后、手术后发热,泌尿系、胆系等感染发热。与黄芩、半夏、甘草、党参等配伍,方如小柴胡汤以和解退热。
(3)用治急性盆腔炎之腹痛发热,与大黄、枳实、白芍等配伍,方如大柴胡汤以疏泄肝胆郁热。

疏肝理气

(1)用于痛经属肝郁血瘀者,症见经行不畅,心烦口苦,腹痛,胸胁、乳房胀痛等。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桃仁、红花等配伍,方如宣郁通经汤、血府逐瘀汤加减等。
(2)用治属肝郁气滞之经前乳胀者,症见月经不调,乳胀胁痛,喜叹息等。与益母草、香附、当归、白芍等配伍。
(3)经期、绝经前后心烦不宁,太息胁痛,舌红苔薄,脉弦细或数者,与当归、白芍、生地黄、麦冬等配伍,如经验方养阴疏郁汤等,以疏肝养阴清热。

调经种子

用治肝郁不孕,症见不孕,抑郁不舒,喜太息,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与当归、白芍、香附、素馨花、枸杞子、熟地黄配伍,如经验方解郁种玉汤。

疏肝止血

(1)用治崩漏,经期延长,出血时多时少,伴胸、乳、胁、少腹胀痛,脉弦等。常与白芍、当归、白术、生地黄、三七等配伍,方如平肝开郁止血汤。
(2)用于肝郁化火之胎漏,与牡丹皮、栀子、白芍、生地黄、苎麻根等配伍,如经验方安胎逍遥饮以疏肝清热,止血保胎。

升举阳气

本品能升举脾胃清阳,用治脾气虚弱之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中气下陷之中期滑胎,子宫阴道壁下垂及气虚过劳发热等。
症见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以及少腹及前阴下坠,头昏气短,倦怠食少,舌淡脉虚,或低热等。与黄芪、人参、升麻、当归等配伍,方如补中益气汤。柴胡用于方中,以助人参、黄芪升举下陷之力,退热之效。
亦多用治内脏下垂,脱肛,重症肌无力等。本品辛散苦泄,寒可退热,能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适用于伤寒,温病,感冒表证,或邪入少阳半表半里证。
子宫内膜异位症,于经行发热较为常见,其特点是经前寒热往来,经血量多,腹痛等。属热伏血室,与血相结。余每用小柴胡汤加桃仁、牡丹皮、赤芍、当归等,一般1~2剂即寒热退。继用活血化瘀止痛之剂为治。
食疗方法
柴胡茶
柴胡10g、绿茶3g,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升阳,和解表里;解热,镇静,镇痛,降压。
柴胡粥
柴胡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柴胡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1、2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
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适用于外感发热,少阳寒热往来月经不调,痛经。
禁忌: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柴胡。 
2、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疏肝解郁,和解少阳第一药——柴胡

柴胡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

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

1、和解退热

(1)用治妇女经期外感发热,热入血室,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经行发热,热与血结者,多见往来寒热或腹痛等证。与生地黄、桃仁、山楂肉、牡丹皮、当归等配伍,方如陶氏小柴胡汤(《温热论》),以和解少阳瘀热。

(2)治疗产后、手术后发热,泌尿系、胆系等感染发热。与黄芩、半夏、甘草、党参等配伍,方如小柴胡汤以和解退热。

(3)用治急性盆腔炎之腹痛发热,与大黄、枳实、白芍等配伍,方如大柴胡汤以疏泄肝胆郁热。

2、疏肝理气

(1)用治妇女经期外感发热,热入血室,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经行发热,热与血结者,多见往来寒热或腹痛等证。与生地黄、桃仁、山楂肉、牡丹皮、当归等配伍,方如陶氏小柴胡汤(《温热论》),以和解少阳瘀热。

(2)治疗产后、手术后发热,泌尿系、胆系等感染发热。与黄芩、半夏、甘草、党参等配伍,方如小柴胡汤以和解退热。

(3)用治急性盆腔炎之腹痛发热,与大黄、枳实、白芍等配伍,方如大柴胡汤以疏泄肝胆郁热。

3、调经种子?

用治肝郁不孕,症见不孕,抑郁不舒,喜太息,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与当归、白芍、香附、素馨花、枸杞子、熟地黄配伍,如经验方解郁种玉汤。

4、疏肝止血

(1)用治崩漏,经期延长,出血时多时少,伴胸、乳、胁、少腹胀痛,脉弦等。常与白芍、当归、白术、生地黄、三七等配伍,方如平肝开郁止血汤。

(2)用于肝郁化火之胎漏,与牡丹皮、栀子、白芍、生地黄、苎麻根等配伍,如经验方安胎逍遥饮以疏肝清热,止血保胎。

5、升举阳气

(1)本品能升举脾胃清阳,用治脾气虚弱之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中气下陷之中期滑胎,子宫阴道壁下垂及气虚过劳发热等。症见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以及少腹及前阴下坠,头昏气短,倦怠食少,舌淡脉虚,或低热等。与黄芪、人参、升麻、当归等配伍,方如补中益气汤。柴胡用于方中,以助人参、黄芪升举下陷之力,退热之效。

(2)亦多用治内脏下垂,脱肛,重症肌无力等。本品辛散苦泄,寒可退热,能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适用于伤寒,温病,感冒表证,或邪入少阳半表半里证。

(3)子宫内膜异位症,于经行发热较为常见,其特点是经前寒热往来,经血量多,腹痛等。属热伏血室,与血相结。余每用小柴胡汤加桃仁、牡丹皮、赤芍、当归等,一般1~2剂即寒热退。继用活血化瘀止痛之剂为治。

柴胡是一味家喻户晓的中药,

它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用于退热的儿童中成药中一般都含有柴胡的成分,

如小儿柴桂颗粒、柴黄颗粒、柴胡针等。

你们知道吗?

关于柴胡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柴胡传说

胡进士家有个长工叫二慢。

一年秋天,二慢得了“寒热往来”的瘟病,他一阵冷,一阵热,冷时打寒战,热时出冷汗。胡进士一看二慢病得不能干活了,又怕这病传染家里的人“二慢呀,你先外边找个地方呆些日子,病好了再回来。这是工钱,拿走吧!二慢没有办法,只好出了进士大院。一出门,他就觉得浑身一阵冷、一阵热,两腿酸疼,每走一步都费很大劲儿。他迷迷糊糊地来到一片水塘旁边。塘水快干了,四周杂草丛生,还长着茂密的芦苇、小柳树。二慢再也不能动弹,就躺在杂草丛里。

躺了一天,二慢觉得又渴又饮。可他一点力气也没有,站不起身,便用手挖了些草根吃。这样,一连七天,二慢没动地方,吃了七天草根。

七天过后,周围的草极也吃完了,二慢试着站起身。他忽然觉得身上有劲儿了,就朝进士大院走来。胡进士看见二慢,皱着眉毛说:“你怎么又回来啦?”“老爷不是答应等我病好了就回来的吗?”“你的病全好啦?”“嗯。我这就干活去。”二慢说完,扛起锄下田了。胡进士也就不再说什么。从这以后,二慢的病再也没犯过。

过了些日子,胡进士的少爷也得了瘟病,一阵冷、一阵热,跟二慢得过的病一模一样。胡进士只这么一个独养儿子,心疼极了。他请来许多医生,但谁也治不好。胡进士忽然想起二慢,就把他找来,问道:“前些日子你生病时,吃了什么药啊?”“老爷,我没吃药。”“没吃药怎么好的?”“它自己好的。” 二慢说:“我离开你家,走到村外水塘,就倒在那里了。我又渴又饿,就挖草根儿吃来的。二慢带着胡进士走到水塘边。他拔了几棵吃过的草根,递给胡进士。胡进士急忙回家,命人洗净煎汤,给少爷喝了。一连几天,少爷就喝这种“药”,把病喝好了。胡进士十分高兴,想给那种药草起个名字。他想来想去,那东西原来是当柴烧的,自己又姓胡,就叫它“柴胡”吧!

柴胡苦辛微寒,芳香疏泄,轻清升散,入肝、胆经。既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和解退热,又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调经 止痛,且能升发清阳而举陷,为和解少阳、疏肝解郁调经及升阳举陷之要药。《本经》中有记载: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 热邪气,推陈致新。有解热、镇静、镇痛、镇咳、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降血脂及抗消化道溃疡等作用。

?柴胡功效
1/和解退热

(1)用治妇女经期外感发热,热入血室,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经行发热,热与血结者,多见往来寒热或腹痛等证。与生地黄、桃仁、山楂肉、牡丹皮、当归等配伍,方如陶氏小柴胡汤(《温热论》),以和解少阳瘀热。

(2)治疗产后、手术后发热,泌尿系、胆系等感染发热。与黄芩、半夏、甘草、党参等配伍,方如小柴胡汤以和解退热。

(3)用治急性盆腔炎之腹痛发热,与大黄、枳实、白芍等配伍,方如大柴胡汤以疏泄肝胆郁热。

2、疏肝理气

(1)用于痛经属肝郁血瘀者,症见经行不畅,心烦口苦,腹痛,胸胁、乳房胀痛等。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桃仁、红花等配伍,方如宣郁通经汤、血府逐瘀汤加减等。

(2)用治属肝郁气滞之经前乳胀者,症见月经不调,乳胀胁痛,喜叹息等。与益母草、香附、当归、白芍等配伍。

(3)经期、绝经前后心烦不宁,太息胁痛,舌红苔薄,脉弦细或数者,与当归、白芍、生地黄、麦冬等配伍,如经验方养阴疏郁汤等,以疏肝养阴清热。

3、调经种子

用治肝郁不孕,症见不孕,抑郁不舒,喜太息,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与当归、白芍、香附、素馨花、枸杞子、熟地黄配伍,如经验方解郁种玉汤。

4、疏肝止血

(1)用治崩漏,经期延长,出血时多时少,伴胸、乳、胁、少腹胀痛,脉弦等。常与白芍、当归、白术、生地黄、三七等配伍,方如平肝开郁止血汤。

(2)用于肝郁化火之胎漏,与牡丹皮、栀子、白芍、生地黄、苎麻根等配伍,如经验方安胎逍遥饮以疏肝清热,止血保胎。

5、升举阳气

本品能升举脾胃清阳,用治脾气虚弱之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中气下陷之中期滑胎,子宫阴道壁下垂及气虚过劳发热等。症见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以及少腹及前阴下坠,头昏气短,倦怠食少,舌淡脉虚,或低热等。与黄芪、人参、升麻、当归等配伍,方如补中益气汤。柴胡用于方中,以助人参、黄芪升举下陷之力,退热之效。

亦多用治内脏下垂,脱肛,重症肌无力等。本品辛散苦泄,寒可退热,能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适用于伤寒,温病,感冒表证,或邪入少阳半表半里证。

子宫内膜异位症,于经行发热较为常见,其特点是经前寒热往来,经血量多,腹痛等。属热伏血室,与血相结。余每用小柴胡汤加桃仁、牡丹皮、赤芍、当归等,一般1~2剂即寒热退。继用活血化瘀止痛之剂为治。

病案举例(刘云鹏先生医案)

张某,40岁,近3月来每于经前3天发热,呈往来寒热,月经7/32天,经量多,痛经较重,伴呕吐,口苦而干。诊时发热1天,舌黯有瘀点,苔薄黄,脉弦。1月前B超检查提示左侧“子宫内膜异位”,妇科检查提示阴道后穹窿有绿豆大小痛性结节,子宫后位,常大,不活动,附件左侧可触及约25mm×20mm大小囊肿,右侧(-)。患者打算过段时间手术,要求中医诊治。诊断为经前发热,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证属瘀热内留于少阳半表半里。治宜和解少阳为先。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g,黄芩10g,法半夏10g,甘草6g,生姜10g,大枣10g,丹参20g,赤芍15g。2剂,水煎服,1日1剂。

二诊:寒热退,月经来潮,量多,腹痛较剧,未作呕吐。舌脉如前。改用隔下逐瘀汤加味: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五灵脂12g,蒲黄10g,枳壳10g,延胡索15g,牡丹皮10g,甘草6g,血竭5g,三七粉6g(吞服)7剂。

此后经前服初诊方2~3剂,经期、经后服二诊方7~10剂。

经前发热未作,痛经明显减轻,3个月后手术,术后仍用二诊方加减调理月余,恢复良好。

柴胡散邪升阳之功众所周知,其降泄之性论及甚少。其辛行,疏利肝、胆、三焦气机,善泄,下行津液,能通降腑气。临床有些妇女经常数日大便不行,或行而不畅,或干稀失调。经期则大便调畅,经后复如故。此多因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然,经期肝气暂疏之故。用逍遥散或经验方调经方柴胡用12g,可获大便调畅之效。又如用血府逐瘀汤者多有大便通行,而用桃红四物汤则通便之效不如之。

此皆柴胡于中助其疏泄下降之力使然。所以柴胡既能散能升,又能降能泄,诚为妇科之良药。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言:“味苦,平。主心腹胃肠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然而热结,气结之大便秘结非其所宜。

柴胡有北、南之分,北柴胡主要用于和解少阳,退热治疟,升阳疏肝;南柴胡性较柔和,主要用于疏肝解郁。

?用量用法
?3~10g。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气上逆者不宜用
?药理参考
?柴胡具有解热,镇痛,镇静,镇咳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有抗炎作用。有抗脂肪肝,降低转氨酶,抗肝损害,利胆,降胆固醇作用。能兴奋肠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有抑制疟原虫、结核杆菌、流感病毒作用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食用方法:

1、柴胡茶:

柴胡10g、绿茶3g,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升阳,和解表里;解热,镇静,镇痛,降压。

柴胡粥:

柴胡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柴胡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1、2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适用于外感发热,少阳寒热往来月经不调,痛经。

经验方:

止痛

柴胡15克,当归、白术、薏苡仁、防风、防己、桑枝、生地、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神经衰弱

柴胡1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百合20克,酸枣仁20克,五味子15克,知母10克,川芎10克,茯苓15克,党参10克,甘草3克,大枣5枚。

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分中午和晚上临睡前2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轻者数剂可明显好转,重者4-6个疗程可痊愈。

禁忌: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柴胡。 
2、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胁痛的辨证论治是什么

关于胁痛的辨证论治是什么很多人都不是特别的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胁痛的辨证论治是什么,医学教育网的小编特为您整理如下:
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外感胁痛是由湿热外邪侵袭肝胆,肝胆失于疏泄条达而致,伴有寒;热表证,且起病急骤,同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目睛发黄,苔黄腻等肝胆湿热症状;内伤胁痛则由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或肝阴不足所引起,不伴恶寒、发热等表证,且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2.辨在气在血一般说来,气滞以账痛为主,且游走不定,时轻时重,症状的轻重每与情绪变化有关;血瘀以刺痛为主,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
3.辨虚实实证由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外感湿热之邪所致,起病急,病程短,疼痛剧烈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由肝阴不足,络脉失养所引起,常因劳累而诱发,起病缓,病程长,疼痛隐隐,悠悠不休而喜按,脉虚无力。
治疗原则
胁痛的治疗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实证宜理气、活血通络、清热祛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临床上还应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以及肝胆疏泄不利的基本病机,在各证中适当配伍疏肝理气,利胆通络之品。
分证论治
1~肝气郁结
症状: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歌: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方剂中柴胡善于疏肝解郁,为本方的君药。
香附善于理气疏肝止痛,可以助柴胡解肝经气郁;川芎活血行气止痛,与香附同为臣药,
助柴胡解肝经郁滞,并增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陈皮醋炒后可理气和胃,枳壳能行气止痛,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的效,都是本方中的佐药。
甘草能调各诸药,与白芍配伍,可以酸甘化阴以缓急止痛,为方中佐使药。
方中诸药相配伍,共同达到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枳壳、陈皮理气除胀,川芎活血行气通络,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止痛之功。若气滞及血,胁痛重者,酌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青皮以增强理气活血止痛之功;若兼见心烦急躁,口干口苦,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气郁化火之象,酌加栀子、黄芩、胆草等清肝之晶;若伴胁痛,肠鸣,腹泻者。为肝气横逆,脾失健运之证,酌加白术、茯苓、泽泻、薏苡仁以健脾止泻;若伴有恶心呕吐,是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酌加半夏、陈皮、藿香、生姜等以和胃降逆止呕。
2~瘀血阻络
症状: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
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
本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几味药物都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其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疲,牛膝祛疲血,通血脉,引瘀热下行,是本方的君药。
但因为血液的运行需要肺气的输布,肝气的疏泄,“气行则血行”,所以本方中加人四逆散,即柴胡、枳壳、赤芍、甘草四味药疏理气机,为本方的臣药。
  結梗可宣通肺气,使全身气机运行,载药上行到胸、头部,与枳壳、牛膝一升一降,宽胸行气,达到疏通血脉的目的;生地黄凉[展开]
方用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而养血,柴胡行气疏肝,桔梗开肺气,枳壳行气宽中,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若瘀血严重,有明显外伤史者,应以逐瘀为主,方选复元活血汤。方以大黄、桃仁、红花、穿山甲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当归养血祛瘀,柴胡疏肝理气,天花粉消肿化痰,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还可加三七粉另服,以助祛瘀生新之效。
3~湿热蕴结
症状: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引及肩背,伴有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干口苦,腹胀尿少,或有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
方药:龙胆泻肝汤。
方歌: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方解:方中龙胆草既能泄肝胆实火,又能除下焦湿热,是主药为君药; 黄芩、栀子助主药泄肝胆实火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助主药清利湿 热为使药;配生地黄、当归滋养阴血,甘草和中解毒,又能防止龙胆草、黄 芩等苦寒伤胃为辅助;佐柴胡疏达肝气。本方乃苦寒直折,泻肝火而清利 下焦湿热之剂。按语:本方以头晕目赤,胁痛,口苦尿赤.....[展开]
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泄火,柴胡疏肝理气,木通、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当归养血清热益肝。可酌加郁金、半夏、青皮、川栋子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若便秘,腹胀满者为热重于湿,肠中津液耗伤,可加大黄、芒硝以泄热通便存阴。若白睛发黄,尿黄,发热口渴者,可加茵陈、黄柏、金钱草以清热除湿,利胆退黄。久延不愈者,可加三棱、莪术、丹参、当归尾等活血化瘀。对于湿热蕴结的胁痛,祛邪务必要早,除邪务尽,以防湿热胶固,酿成热毒,导致治疗的困难。
4~肝阴不足
症状: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两目干涩,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养阴柔肝,佐以理气通络。
方药:一贯煎。
配伍意义: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君
当归、构杞养血滋阴柔肝,并借当归辛散之性,使诸补药滋而不滞;北沙参、麦冬滋养肺胃,养阴生津,意在佐金平木,扶土制木,四药共为臣药。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复其条达之性。该药性虽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相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诸药合用,使阴虚得除,肝体得养,肝气得舒,则诸症可解。
方歌:
一贯煎中生地黄, 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气, 阴虚胁痛此方良。

本方为柔肝的著名方剂。组方原则宗叶氏“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之意,在滋阴补血以养肝的基础上少佐疏调气机,通络止痛之晶,宜于肝阴不足,。络脉不荣的胁肋作痛。方中生地、枸杞滋养肝肾,沙参、麦冬、当归滋阴养血柔肝,川栋子疏肝理气止痛。若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可加草决明、女贞子;头晕目眩甚者,可加钩藤、天麻、菊花;若心中烦热,口苦甚者,可加栀子、丹参。肝阴不足所致胁痛,除久病体虚,失血等原因外,尚有因使用香燥理气之晶太过所致者。一般说来,气滞作胀作痛,病者苦于疼痛胀急,但求一时快,医者不察病起于虚,急于获效,以致香燥理气太过而伤肝阴,应引以为戒。

打个哈欠缓解疲劳】打哈欠时,口腔和咽喉部肌肉强烈收缩、胸腔扩展,使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促使血氧含量增加;面部肌肉牵拉刺激到泪腺,引起泪腺分泌泪液,湿润眼球。深吸气后,体内大量二氧化碳又会随着长呼气排出,这个过程能放松神经和肌肉,减少困意。送上一组打哈欠的图,“传染”你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