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思想概览 01 被誉为希腊三贤的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对于哲学有着独具一格的见解,他的哲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但其庞杂丰富的理论学说包括宇宙论、知识论、国家说等都是建立在理念论上的,换句话说,理念论是柏拉图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 。 关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洪流中去看,柏拉图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希腊社会由兴盛转向衰败的社会,城邦制度被破坏,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因而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更多的在于人与人类社会,这与之前的自然哲学家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性,也同时说明极端纯粹的那种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类似“天人合一”的古代世界观正在一步步的与现实进行批判性的融合,也表明人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凸显。总结来说,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实则暗含柏拉图个人对于现实的失望,以及自己“修齐治平”重构一个充满正义、民主、理智的理性王国的理想。 理念论具体思想 02 我们来谈一谈其具体思想,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是一种独立于具体事物也独立于具体思想的独立的存在。理念构成一个理念世界,具体事物构成幻影世界,整个世界是这两种世界的二元对立。柏拉图在此谈及的理念的概念类似于对个别事物的一般化处理,对普遍事物的特殊性看待,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课本、电脑、书报在马克思那里被抽象为不依赖于人的主体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的物质概念一样。但是仔细比对可以发现,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本原,而可知的物质世界是从属于理念世界的,是先有理念再有物质的,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在这个世界的本源问题上的错误解答就给其理论留下了很多漏洞。 而柏拉图所讲的众多理念中,柏拉图认为“善”是世界的本源,“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所以它是其他理念所追求的目的”。前文已经指出柏拉图对于善的推崇与当时的时代环境紧密相关,同时其思想还受到了苏格拉底学说的影响——“美德即知识”,正如柏拉图所说“美是善的父亲”,美与善互相引导是他所认可的也大力提倡的。其关于善的知识着实是对苏格拉底的一种升华,美,更多偏向于具体形态的物质层面的现实的美,比如自然风景之美、人类体格之美,而善,更多的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层面的虚无的美,是对于美的抽象,也应是追求美之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这种对于善的终极追求是柏拉图对于人内心秩序构建的鼓励的表现,当然这种内心秩序的良好构建外化便成为一种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理想追求不言而喻。 关于柏拉图的理想追求,他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哲学王”思想。根据天赋将自由民分为三个等级,强调各司其职,而其中少数的哲学家负责掌握国家大权。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柏拉图的想法是有效率的。他指出的社会治理的核心思路就是——分工,也就是说让不同的人发挥比较优势,这样才会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这相比血缘决定国家大权的贵族制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因为将统治国家的权力的划分与个人能力进行了一定的联系,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来看,一个政权的建立——核心在于所有成员的一致同意,这种同意是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基础 ,柏拉图所描述的理想王国中的少数哲学家的统治不过是一种少数哲学家的政治诉求罢了,与卢梭传统意义上的“所有成员一致同意”相距甚远,甚至与康德所说的“假想的同意”这种规范意义上的同意也有一定的差距。 柏拉图思想的进步性 03 柏拉图思想的进步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研究对象的进步性,从传统的自然到人和人类社会;第二,治国方式的进步性,各司其职才是正解,权力与能力挂钩社会才会更快的进步与发展;第三,认识事物思维的进步性,尽管柏拉图是唯心主义者,但他透过具体的事物看到了抽象的理念,不是单纯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是有一定的思悟在其中,要透过具体看到抽象,透过表象看到深层次与事物的实质; 让伦理大课成就伦理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