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这篇《经济学人》导读,我学到了什么?

 wenxuefeng360 2020-06-14

文 / 小咪老师

雅思写作 7.5

伦敦大学学院 TESOL 专业教育硕士

公众号:刘小咪学英语

读完这期的《经济学人》导读,大呼过瘾!这篇导读给我的感觉是——初见甚喜、左顾右盼后更觉惊艳。无论是读《经济学人》的角度、还是讲英语的角度,有鱼更有打渔的方法。

我自己《经济学人》的读者,也是 Eric 老师的同行。所以在读他的导读时,有两点我特别关注:

一、Eric 是如何读《经济学人》的?他学习了哪些知识、用到了什么学习方法,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二、Eric 是如何讲《经济学人》的?他是如何一步步开展讲解的、讲到什么程度、做了哪些拓展等?

接下来我就从这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一下导读这个菜单,总结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Eric 是如何读《经济学人》的?

Eric 读《经济学人》很多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1. starts with why


阅读要主动阅读,即阅读目的驱动阅读行为。目的可以是以了解内容为主,也可以以学习语言为主——要有侧重地学习。


2. 注重实用性。

学习要有取舍,他会重点学习那些有意思、地道、学了立刻用的上的字词句段。比如:


3. 阅读要敢于节外生枝、红杏出墙

读 了1,一定会想到 2、3、4。比如下面的 sun-shy,我就只会想到和 sunshine 的谐音以及 shy 表示害羞。但是 Eric 老师会「节外生枝」,借题发挥还多举了几个例子;也「红杏出墙」,用出圈地方式把《经济学人》和日常表达联系在了一起。

Eric 是如何教《经济学人》的?

1. 从心理层面鼓励学生阅读

有太多人(me included)读大段英文文章时,会焦虑。看不完着急、看不懂更着急。但是 Eric 用科学的方法告诉大家如何正确对待焦虑、利用焦虑。比如在导读中他会强调:

  • 感受「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用片段学习代替整篇/全刊 阅读。
  • 对于不感兴趣但想读的文章不必过度学习。
  • 习语没见过就查,混个脸熟也没问题。
  • 能从一篇文章中重点学 2-3 个句子、2-3 个词就非常多了。轻松学、坚持下去,就会变快。

2. 以小见大,示范如何总结和解决问题

由于是导读,重点在「导」。Eric 会引导读者去思考、去解决。

无论是学句式、猜单词,还是作总结,总之每个知识点的背后都有一个学习方法或表达套路。比如他讲到稍长的句子时说:


我就学到:解读稍长的句子时时,化繁为公式,并结合实际情况造句。这是学习方法,也是很好的教学示范。

他还会提取一些细节,并把它们总结成一类知识点。比如:

  

我就学到理解抽象名词时,不过度依赖词典、要联系上下文在读中理解。

再比如这两处:

我就学到:

  • 做减法,提炼核心内容。如果学一句话、如果只学两个词,它们是什么?
  • 破除「翻译」的思维魔咒,强调画面感。

3. 以信任为理念引导学生

这个点是最打动我的,也是我从同行的视角出发最想学习的。

Eric 之所以能够拿捏好导读的「度」,是他足够相信读者,相信读者有能力去顺藤摸瓜,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我注意到:本次导读中,Eric 一共截取了 9 个文章片段,设计了 9 次提问和指导:

  • 比如我们想说有赢就有输,是不是就可以说...?
  • 读完了是不是还是有点懵?这时候不要慌,要知道1)...; 2)....
  • 搜一下 electoral college 试试?
  • 为啥购物如此重要呢?
  • 没见过的查一下,混个脸熟。
  • 这时候要想:我这些词真的都认识吗?影响我理解这句话的可能是什么?会不会是 answer to 有我不知道的意思?
  • 这下就全懂了吧?而且还掌握了 answer 的用法。
  • 如何用英文表示「息息相关」呢?
  • All worked up 也是个常见习语,不认识的话查一下就知道了。

我想这份信任就是 Eric 的核心学习理念吧。以引导为主,时不时推你一下,时不时拉你一把。


感谢 Eric 老师多年如一日高质量的内容分享。我也开始玩起了微博、捡起了公众号、利用好我们社群的资源,和 Eric 一起做起了课程,用行动践行(对了,我们的词汇课很快就要上线了!)

Eric 总说「我行你一定也行啊」。是的,我一定也行。我们一定都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