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柬埔寨吴哥以南20多公里,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金边湖)。高棉语中,“洞里”是海,“萨”是淡水。开始并没抱多大兴趣,去过的湖太多了,无非是坐游船环湖一周,平平的湖面也没啥好看。没想到,到了洞里萨湖之后这种感觉荡然无存,那扑面而来的壮阔、水上村庄人们的生存状态深深感染了我,感染了每一个到过这里的人。

水上村庄居住的都是越南移民,准确的说是没有绿卡、没有户籍的越南的“黑人”,他们世代以湖生存,一切都依赖洞里萨湖,出门以船代步,居住以船为家,湖里的水产是他们重要的食物来源,虽然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逝去,尤其是儿童,6岁以下的儿童中,平均每六个便会有一个不能存活,但是他们依然顽强的繁衍下来,并以自己最满意的方式生存--世世代代!

辽阔的湖面大约2500平方公里,可以说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重要的生活用水,还养育了以船为家的水上村庄。

洞里萨湖资源丰富,湖中自然滋生有大量的鱼虾,周围还可以种植水稻,洞里萨人以渔业为生,不论水位多高、湖面多小,湖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全部。

水上的生活设施十分完备,各种各样的小卖部、批发部应有尽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水上人家的出行工具就是船只,有的甚至船就是家。

水上人家的生活十分清苦,一切生活都依据洞里萨湖,随着水位的高低而迁移,随着湖水的赐予而维持基本的生存。

水上水产品大卖场。

水上“水吧”--有饮料啤酒。

水上学校?

水上教堂。

水上超市。

水上交通标志。

电器修理部.

鲜花店。

赖以生存的家。

向来往的游船兜售商品。


岸边的高脚屋--汛期时居住。
小小年纪就活跃在湖面上,追逐着游客的船只,与蟒蛇共舞以换取一些零花钱贴补家用,那忧郁的眼神让人怜惜。
一天不知道要喊多少次同样的话,嗓子已经嘶哑,手臂也已无力,但还是依然坚持,为生存努力争取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洞里萨湖是美丽的,因为它的宽阔的水域、丰沛的水下资源和那绚烂的云海;洞里萨湖同时充满了苦难,因为那里生活着清苦的、不被重视几近遗忘的人民。
(谢谢观赏!)
感谢新浪博客博乐维尼小熊老师推荐此文至草根名博【衣食住行】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