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近几年自称抑郁症者越来越多?

 炼己者 2020-06-14

本质上是源于互联网极大的提升了信息交互的速率,拓宽了人们认知的边界,从而在无形中抬高了、人们潜意识中对“公平世界假设”的期望阈值。

当人们发现,为他所认为是公平的的世界、他“应得”的事物无法实现时,他们内心的“公平世界假设”就会崩塌,这时候,最强烈的、最难以祛除的抑郁也就产生了。

 -

设想在20年前,没有手机,用不上电脑,你获取信息的来源无非是电视、电台、书籍、别人的口述等这几种。

而这些信息获取载体,其根本性的问题在于,无法令受众获得生动鲜活的“实感”。

电视电台所播放的都是工作人员精心制作的“节目”,而“节目”是一种受众心知肚明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节目”离观众的距离太远,不会令观众产生纳入他的“公平世界假设”之中。

书籍,别人的口述,这两种信息传递的渠道,有赖于受众调动他自身本有的经验素材和想象力,这会令信息完全的只有他自己的大脑构建,更是难以令其获得鲜活的实感。

在那时,受限于交通工具的不便利,一个人的认知中,具有“实感”的世界假设,其来源往往受限于他自身的确去过的地方。

譬如一个从未出过县的年轻人,我们给他起一个非常酷炫的名字,叫刘得华。

得华认知中的奢华、有钱人,近似于古代农民认为“皇帝用金锄头,东宫娘娘烙大饼”之类的想象,他并不能生动而实际的理解到,他与有钱人的生活差距有多大。

他不知道有钱人如何累积他十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晚上环肥燕瘦有他十辈子都娶不到的异性陪床、出入有人卑躬屈膝跪舔伺候,这些信息无法被这个年轻人接触到。

刘得华每一天重复接收的信息、每天重复的社会关系,都是来自周围与他同一阶层的、具有类似眼界和经验的人群——小张今天比我多赚了2分钱,我摸了小花的手小梁没摸到,老李家种的红薯被偷了。

这些经验组成了刘得华认知中的“公平世界假设”,他潜意识里认为整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小张比我多工作了半小时多赚了2分钱,那么我如果多工作半小时也能多赚两分,这是我“应得的”。

哪怕这个年轻人知道,县长的公子黄五郎不用工作都拥有他一辈子赚不到的钱,但这些少量的特殊存在不足以摧毁他的公平信念。

然而互联网——尤其是短视频,改变了这一切。

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首先拓宽了人们的认知,刘得华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能娶个婆娘就实现人生理想了,然而当他看到网络上那么多人分享他们的生活,才发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可以有诗和远方——只娶个婆娘远远不够的,还要买个大House,买辆车,去环游世界,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这才是值得度过的人生;

其次令人们更加深刻的认知到现实的真相。

就好比在古代,老百姓都恨贪官,但具体有多少贪官,这个没人知道;

互联网带给人们的冲击,就如同有一天突然公布了一份详细的大清官员贪腐表,老百姓们发现,99%的官员都贪污,那这样的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人们从互联网上获得的各种信息:你在大夏天流汗排队,别人却可以开大奔进故宫;

你996奋斗到30岁还没凑够首付,别人却有十栋楼在收租;

你周末休息去吃了顿小吃看了个电影,感觉美美的,一翻朋友圈某富二代发了个搂着俩妹子从纽约到伦敦刚下飞机的照片;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些信息的呈现形式是照片和视频,这是鲜活而实在的呈现在你面前的信息,不需要你走路或骑马出城,就能令你明确的认知到,这就是客观现实——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过的比你好得多。

当人们的“公平世界假设”受到冲击时,他潜意识中认为“我应得”的边界就会被拓宽,这是一种常见的保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小张28岁年入百万,我应该也可以;

小刘姿色平平男朋友却温柔体贴,我也应该有一个这样的男朋友;

总监比我大三岁就有了三套房,三年后我应该也买上三套房!

然而当这一平衡策略在现实生活中失效时,绝望和抑郁也就产生了——

就像你一直生活在黑暗中,因为周围的人和你一样都常年生活在黑暗里,你会觉得这很正常,也能坦然的接受黑暗;

然而现在你通过手机,不断地接收到别人在光明中生活的何其自在的信息,这时你就会本能的渴望光明。

我之前强调过,人的很多主观感受的形成,都是来自于和别人的「对比」

我们依据对周围人的观察,在潜意识中会形成一种「社会平均水平」的概念。

这一概念通常是无形的,代表着我们能够接受自身水平的“下限”

譬如你在一个团体中,老板年入200万,总监年入150万,你周围的同事平均年入100万,此时你的潜意识中会认为年入100万就应该是你的“最低下限”,一旦你的年收入水平低于这一标准时,你就会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

哪怕这一标准对于社会上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了,然而对于你来说,这却是一个底线。

互联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升了人们潜意识中对于自身“最低下限”的期待标准。

而这所谓的“最低下限”实际上又是远远超出绝大多数人的能力范围、和所能够达到的水平的,由此、就导致了大规模的、群体性的抑郁。

为什么呢?

因为从某种程度而言,抑郁的本质,就是极其强烈的、但无法实现的期望。

抑郁,不是绝望。

绝望的人放弃了希望,他绝望一阵子之后就能够接受现实;

而抑郁的人则始终没有放弃希望。

没有放弃希望,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这些希望的不合理之处——

抑郁症患者最大的不合理期望,就是在自身已经是一个“病人”的情况下,却还用“正常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期望自己能够不痛苦,期望自己能够努力工作,期望自己能够轻松开心的生活,甚至有些抑郁症患者期望自己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的经营亲密关系。

这些期望本质上就像一个先天没有长腿的人,却期望自己能够获得百米赛跑的冠军是一样的。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创伤,一个人对自身创伤的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从创伤中恢复的速度。

然而很遗憾,互联网给人们加剧并制造了很多的创伤。

譬如互联网使得原生家庭理论流行,无形中提升了人们对于“完美父母”期望。

很多心理学理论无意间令人们在心智中建构出一种“正常的”、“健康的”原生家庭的模型,这一模型对照于现实生活中时,就会显得现实中的原生家庭的关系是那么的不好、父母有那么多的缺点和问题,我童年缺失了那么多的关爱。

这种“完美原生家庭模型”最根本的作用,就是给人们形成了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对于父母的高标准要求。

理想的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

理想的父母不应该给孩子制造任何“心理创伤”(在这里强调一点,心理学本身并没有在暗示这一点,只是流行的心里鸡汤给人们制造出了这种期待);

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在早年、完全的为了孩子而服务的;

很显然,这些要求放到现实中来看的话,它们其实一点儿都“不现实”;但它们是掌握如今的网络话语主导权——年轻人,他们内心中共同的期待投射。

这些期待在真正的心理创伤与精神疾病患者、和一部分不愿意长大的人的“共谋”之下,成为了可能是多数人的、潜在价值观之中的一种“政治正确”

不愿意长大其实就是“不成熟”,不成熟的本质是「不愿意为自己负责」,不愿意为自己负责的另一面,当然就是「期望别人为自己负责」,这里的这个别人,最好的推卸对象当然是父母。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理解的另一件事情是:有一部分人自认为自身的心理问题,其实并非心理疾病,而是纯粹的心理在未成熟阶段之前所处的心智状态。

正如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其情绪管理能力肯定比25岁的男子要差;

一个18岁女孩的抗压能力,自然没有她到了30岁时的抗压能力更强;

有许多的心理问题本质上是心理发育阶段还“未到”所导致的正常状态,然而由于诸多“鸡汤心理学”的流行,就像它们无形中提高了人们对于“原生家庭”的期望,它们同时也在无形中提升了我们对于自己的期望——尤其是涉及到心理的层面。

人们也在心智中不知不觉的设立了一个“心理正常”的标准,在这一标准之下,我们就会非常容易将自身的诸多行为和表现给进行“病理化”

譬如过去和男朋友吵架,心情低落,我们可能只会说自己心里“好难受”啊,然后熬过一段时间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走出来了;

但现在有很多人却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抑郁”了,甚至有些人会就这样的问题来试图找我进行心理咨询——抱着一种认为自己心理“得病了”的假设。

上面这个例子似乎是在暗示:“过去”的人,或许比“现代”的人心理疾病和心理的困扰更少,虽然目前没有——大概率是也没办法有这样的调研结果支持,因为我们没办法穿越到古代,但是我本人是认同这样的假设的。

认同的原因是基于两个逻辑推理:

其一,人的生活幸福度和他潜意识中的「公平世界假设」有关系,你对世界的期待越低,你就越容易幸福。

这是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逻辑:你期望自己今天能够赚到一百块和一千块,显然是前者更容易实现。

那么当你的期望值很低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经常容易被满足。

很多宗教和灵修会给人们提供一些诸如“感恩一切”、“一切都是神的大能”、“活在当下”之类的建议,这些建议的确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度,其原因就在于:

当你去感恩的时候,它反过来就会降低你对世界的期望值,譬如当你感恩一顿美食,必然是因为你假设了“这顿美食原本不应该为你所享有、而现在你却享受到了”,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发自内心的感恩;

如果你认为这顿美食是我靠自己的劳动辛辛苦苦得来的,那这就是我本该享受的,凭什么感恩神?

我谁都不用感恩,我就感恩我自己。

一些宗教和灵修教导人们要谦卑、要臣服,这些逻辑无形中就是在降低人们对于“公平世界假设”中,他们认为自己“应得”的事物的期望值。

期望值降低了,你当然会更容易感到满足。

期望值降低很难,但增强却很容易: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今年赚了5万块,明年就想赚8万。

你月入3000的时候偶尔买一瓶啤酒喝都会非常开心,但你月入3万的时候每天喝十瓶啤酒也带不给你快乐。

因此,为什么我认为以前的人心理疾病会比现代人更少,第二个逻辑推理也就出来了——

其二,由于古代生产水平的限制,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在温饱线上挣扎,所以,这就导致了他们对“公平世界假设”的期望值,始终难以有大的突破和提升。

使用互联网的现代人,基本上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是得到了保障的,你月入三千也不至于不知道明年有没有好收成而可能在明年饿死,你没有收入也不至于需要担心会不会被土匪突然闯入将你按在天花板上猛烈的摩擦。

现代人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相较于古人而言,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就获得生理和安全感需求的满足,于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更偏向于主观心理感受层面、而非实操行为层面的需求,也就得以呈现。

而这些偏向于主观心理感受层面需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它们更难以满足

因为你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并没有简单明确的规则说你今年要100个妹子的微信,明年就能收获1000份情感满足,你也不能先存个500份,留着明年每天用两个,也不能今年剩10份,卖给隔壁老王换成三斤自尊;

你要是困了,只要躺床上睡觉就能满足睡眠的需求;

但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说你往那一躺、别人就会尊重你。(这点我修改文章的时候想到我可能错了,因为确实有这样的地方,而且很多:譬如局长的办公室椅子上,劳斯莱斯的座位上。

但是不用纠结于这些细节,我的意思你们肯定是懂的。)

因此,现代人会更难以获得“确定感”,尤其是随着科技的继续发展,人们的工作越来越偏向于思维创意这种难以在物理层面上操作的劳动时。

此外古代与现代还有一点的不同在于:古代人主观上认为自己“心理成年”的时间,要远早于现代人。

我国古代男子的成人礼是20岁,比现代还要晚,但是古代人结婚的年龄平均在13~20岁;

同时古人生子的年龄也非常早,所以古人在心理成年的时间,远要比我们早得多。

心理成年主要的一个点,在于“为自己负责”。

不再过多的想要依靠别人,而是依靠自己,完全的自己为自己负责,这就是心智的成熟。

——而现代的大学生大学毕业二十一二岁之前,其经济来源主要还是自己的父母。

因此,古人,“心理幼稚期”维持的时间会更短。尤其因为古人容易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可以为人父母,而我们知道,一旦成为父母,能够极快的另一个人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虽然我自始至终只是在阐述客观事实,但囿于文字逻辑的限制,一定会有人误解我的意思,譬如在前面阐述关于原生家庭的部分,我猜想应该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对那些内容感到相当的不舒服:他们会感觉我是在为糟糕的父母们开脱。

正如我之前的文章,阐述“的确有些父母不配为人”的观点时,也会有人感到我在对父母这一群体进行严厉的苛责。

但事实上,我需要反复的、再次重申一遍我写文章的根本目的,就是给读者提供四个字:如实知见。

的确由于以上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对“公平世界假设”期望值的提高,对正常情绪波动的“病理化”,对完美父母的期待,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这些令许多人的心智变得更为敏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多数人是在无病呻吟,因为前述这些所有的因素都是客观事实。

就像古人没有可乐,现代人常喝可乐变得更容易的糖尿病,可乐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致病因素;

那么,生产力的提高、对完美父母的期待等,这些也都是客观存在的“心理易感致病因素”。

因此,我撰写本文的核心目的有二:

其一,是为了令真正的抑郁症人群意识到:你的确病了,不管病因源自原生家庭,还是时代发展的外在因素,你的确病了,而且,我们现代人,也的确会比过去的人更加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因此,你不用苛责自己,也无需为自己的“脆弱”与“消极”感到自责,这是病,而非你这个人的问题。

其二,是为了令广大非抑郁症患者,但被各类抑郁情绪困扰的人群意识到,他们的抑郁情绪为何会比上一代人更多,令他们意识到导致他们抑郁的多重外在的因素。

我前文所阐述的一切其实侧重点就是针对这一类人群的,我们需要理解: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什么东西规定了是我们“应得”的,世界本质上也不是公平的,你有各种各样负面的情绪其实是正常的,你还年轻,有些情绪问题本质上不是源自你的心理有问题,而只是因为你的阅历还不够。

上述这些观点,本质上就是为了令读者的认知能够更为符合现实,并能够接受现实。

也许有些时候你会认为要接受现实对你来说很残酷,但这是错的,觉得现实残酷只是因为很多时候你把现实幻想的过于美好而已。

我记得很多中二动漫里总会有些沙雕台词:“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

显而易见,世界从来不会有错,错的永远只会是“我”。

承认这一点,一个人的「我执」就会被摧毁,这时候,心理的「灵活性」也就得以产生了。

 - END -

本文作者风墟,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微博:炼己者风墟

知识星球:炼己者心理成长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