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踢猫效应”:人若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芨芨草01 2020-06-14

一个人可贵的修养,是在失意时所表现出来的善良

文/芨芨草

有一天去听心理讲座,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并因此有所思考。这个现象叫“踢猫效应”。

所谓的“踢猫效应”,是指人的情绪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急速变坏,又把这种坏情绪由点到面一层一层传递给身边的人,从而产生一种连锁反应。在这里面,我们看到,坏情绪最终的承受者,是最底层的弱小群体

刚开始时,我并不理解这个现象和“猫”有什么关系。于是我去翻阅了案例的源头,才知道真的是和猫有关系的——一个父亲,在公司受了气,回到家就责骂自己的孩子;孩子受了气,转过身去又把怒气转嫁到猫的身上,用脚狠踢无辜的猫咪;猫受痛,逃到街上;开着车的司机见到狂奔的猫,怕伤着它,赶紧打转方向盘,却不料,撞上了另一边的孩子……

原来。这才是“踢猎效应”的整个始末,跟“蝴蝶效应”似乎是有异曲同工的地方的。而在这个效应里面,人的情绪是始作俑者。人是有脾气的,由脾气引起的情绪变化,是人心理正常的状态。在情绪的控制中,是人的大脑在指挥这个过程。如果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踢猫效应”就不会产生。

但人是情感动物,情绪与理智是人的两种形态。当人的理智大于情绪时,他所做的事就是比较理性的。同样,当人的情绪大于理智时,他所做的事就是比较冲动的。

有句话说“冲动是魔鬼”也是这个原因。情绪化的人容易冲动,而冲动有时又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这一连锁的反应,也同样是“踢猫效应”的延伸。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是能够避免“踢猫效应”的发生,是即使在失意的时候,也能表现出来的人性最珍贵的善良品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很多情绪失控的人所做的事情。那样的情况可以理解,但不能认同。

相反,一个人能够在承受失意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修养,却是能够让很多人感动和赞赏的。

有一次,我路过一个饭店的后门,看见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正对着一个年轻小伙子开骂。我听了一下,似乎小伙子是店里的员工。老板骂他做事笨手笨脚,;连热水瓶都打碎了。小伙子也没有顶嘴,只是默默地收拾着碎掉的热水瓶渣子。

我虽然挺反感这样的老板,但毕竟,那是人家的员工,我也无权去干涉。正准备走开的时候,从店里跑出来一个小姑娘,不停地对老板道歉:“老总,不好意思啊,刚才手上拿了太多东西,一不小心就把热水瓶摔了——您扣我工资吧……”

那位刘总愣住了。我也愣住了,然后停住刚迈出的脚步。刘总呐呐地问小伙子:“那你是谁?”

小伙子淡淡地说:“路过的。我只是觉得,你们的热水瓶不应该放在这里,这样很容易造成意外,会伤到人的!”

说完,小伙子放下手上的扫把,准备走了。那位刘总说:“小伙子,你有工作吗?没有的话,来我店里干吧。”

小伙子说:“谢谢,不了,我刚刚被我老板骂辞职的!”

听着这话,那位刘总脸上一红,我却不由得一乐——当然,我并没有表现出来。我只是从这件事里面,看到了两个人不同的素质和修养。也因此欣慰地看到,“踢猫效应”没有在这里得到延伸。

小伙子的修养,是他的善良所修成的。一个善良的人,在面对失意的时候,不会随便去把情绪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这是他最可贵的品质。

所以,我们看到,“踢猫效应”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对于自己的情绪的无法把控。这也说明,人对于自己的道德修行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是人本身所潜藏的劣根性的一个体现,那就是“冲动魔鬼”在作祟。

如果人人都像小伙子那样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在受了委屈的情况下也不转嫁自己的坏情绪。那么人世间,其实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纠纷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