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卡尔·蔡司到京瓷:百年品牌“康太时”相机述略

 dizi1580 2020-06-14
沉静的技术积累时期:三位大师的聚首
  萨尔河静静地穿过德国工业重镇耶那——卡尔·蔡司基金会的总部所在地。耶那是一个小城,就象这条河一样百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在这里,1846年,蔡司先生开设了他的第一家工场,为耶那大学的有关院系制造高质量的放大镜。从这个不起眼的开端,卡尔·蔡司工厂逐步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最有声望的的光学企业。
  卡尔·蔡司1816年9月11日出生于图林根州名城魏玛。他的父亲是魏玛宫廷车床工厂的工厂经理。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卡尔在魏玛中学完成学业。不久之后,他自己决定去给弗雷德里克·科内博士当学徒,后者主要研究望远镜目镜的玻璃。在完成了学徒生涯之后,卡尔·蔡司被耶那大学雇佣了一个很短的时间。在这个职位上,蔡司先生开始研究镜头制造的原理。稍后,蔡司先生用了7年时间周游斯图加特、达姆施塔特、维因和柏林等城市,考察光学玻璃和镜头生产厂商。这一时期,他做了有关制造光学玻璃、显微镜和其它光学器械所需的玻璃熔化、原料、熔炉温度和其它问题的大量笔记,显示了他对这一问题的钻研过程。
  此后,他再次回到耶那大学,在那里他研究化学和数学。1856年,也就是卡尔·蔡司刚刚30岁时,他在耶那的钮盖茨大街创办了他自己的工场。蔡司雇佣了大约20名员工,第一款产品是放大镜和简单的显微镜,到1858年,工场开始生产结构较为复杂的显微镜。由于产品质量很高,卡尔·蔡司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并于1861年在图林根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所有卡尔·蔡司公司的工作都是根据丰富的经验和反复试验的生产方法而做到的。显然,这种生产方法消耗了大量的有效努力、浪费了无数的原材料。蔡司先生相信,科学探讨可以实现更为精确、可以预测和经济的生产过程。他为之努力、屡败屡战,就这样,5年时间过去了。最后,在1866年,他访问了耶那大学,在那里他遇到了耶那大学的讲师恩斯特·阿贝。
  恩斯特·卡尔·阿贝1840年1月23日出生于萨克森-魏玛-爱森纳赫大公国统治下的爱森纳赫。阿贝获得一份奖学金,无忧无虑地进入哥廷根大学并在21岁那年毕业于该校。1863年,他进入耶那大学,1870年成为该校物理学和数学教授,1878年荣升天文和气象台主任。1866年,阿贝加入蔡司工场并就任研究室主任,他于卡尔·蔡司两人根据科学方法试制和生产光学产品。到1872年,也就是新型光学玻璃面世6年之后,他们生产出一种质量无与伦比、结构十分复杂的显微镜——一种具备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望远镜所有基本要素、并且具有遗传渊源的光学仪器。
  次年,也就是1873年,阿贝先生出版了一部专著,介绍了数学是如何帮助卡尔·蔡司工场制造出这种令人惊奇的新型显微镜的,著作首次介绍和解释了光学设计、畸变、衍射、彗差等问题并阐述了光学加工,因此这本变成光学设计基础的著作即使在今天也被认为是理解光学科学的基本读物。作为对阿贝先生努力工作的回报,1876年,卡尔·蔡司邀请阿贝作为合伙人,共同推动这个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产业。
  1879年,阿贝先生邀请第三位重要人物参与到这个团队之中,共同创办卡尔·蔡司公司并继续努力改进显微镜。这个人就是弗雷德里克·奥托·舒特,当时他正在研究使用锂元素研制一种新型光学玻璃,他写了一封信给阿贝先生介绍其研究计划。阿贝立即对其发生了兴趣并测试了这种新型光学玻璃,并给予舒特以及其研究计划以很高德评价。两人很快相约见面并一拍即合,把他们的后半生捆到了一起。舒特为新型的卡尔·蔡司显微镜专门研制出一种新型光学玻璃。1884年,一家由卡尔·蔡司、恩斯特·阿贝和弗雷德里克·奥托·舒特共同拥有的工场初具规模,工场被命名为“舒特和詹纳森光学工场”,厂址位于德国耶那。舒特此后研制出超过100种不同的光学玻璃,其中包括多种装饰用玻璃和专用玻璃,耶那随之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光学工业圣地。
  恩斯特·阿贝是一位兴趣丰富的人,尤其对社会进步事业兴趣盎然。1888年,卡尔·蔡司去世,他立遗嘱将自己在卡尔·蔡司公司内的所有股份留给儿子罗德里克。年轻的蔡司先生随即将控制的所有公司股份卖给了恩斯特·阿贝。一年之后,也就是1889年,阿贝先生创办了卡尔·蔡司基金会。该基金会作为卡尔·蔡司公司的所有者建立了新的企业集团,一些周边资产转让给耶那大学,由教育部负责管理大学的那些资产,管理者的权力根据研究了2年社会学和法律的阿贝先生规定的一些条例所限制,这笔不动产的盈余被捐赠给卡尔·蔡司的雇员,对员工的这种慈善之举在19世纪末的时候十分与众不同。阿贝先生还在企业内制订了一系列为雇员提供福利的内部条例,包括带薪休假、病假工资、8小时工作制、为雇员及其家庭提供疾病和养老金、员工参?牍芾砗椭怪肿濉⒆诮獭⒄涡叛觥⒓彝ド罘绞降确矫嫫缡拥裙芾碚撸惫っ谴影⒈聪壬墓芾碇谢褚娣饲场?
  恩斯特·阿贝博士毫无疑问是一位天才,在多个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但摄影和光学系统则是他一生中投入精力最多的两个领域,特别是在光学系统中有很多思想付诸实施,生产出实用化的光学产品,为现代摄影和显微镜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阿贝博士推导出镜头光圈孔径的减小会导致分辨率的降低的原因——今天,我们知道这种现象是衍射效果的影响,此外他还通过几何学和特殊的光学玻璃公式计算出如何制造一只没有球面像差的镜头,并且解释了彗差现象——直至今日,光学工业界仍然使用阿贝先生的正弦条件来校正彗差现象。不仅如此,阿贝还在其光学玻璃结构设计中使用了萤石光学玻璃镜片用于校正色差和像差。消除色差和像差研究工作最终引导阿贝先生研发成功复消色差镜头。阿贝还发明了目前广泛用于显微镜的电容器照明系统的前身。其它的发明还有晶体折射计和与阿曼德·菲兹奥合作发明的、用于测量固体热膨胀系数的光学膨胀计。这些成就显示了阿贝在光学领域的造诣,但实际上他的惊人之处还不仅如此。阿贝发明了数值光圈系统——这种方式至今仍然是表述显微镜物镜的分辨能力和聚光能力的最佳方式——人们因此可以通过该系统比较物镜并决定其用途。他也发明了显微镜的“沉浸光学”,即为了获得更大的数值光圈,让物镜的第一片镜片浸入显微镜载玻片上的水或甘油(丙三醇)中。
  1890年,卡尔·蔡司基金会开始研发和生产相机镜头。保罗·鲁道夫博士是一位光学数学家,研发成功卡尔·蔡司的第一款相机镜头——Protar消像散镜头。Protar镜头在全开光圈下有提供了正常的视野,光圈收缩后视野范围更大,此外镜头也没有像散或视场弯曲等问题。
  1896年,鲁道夫博士研发成功传奇般的普拉那镜头,这只镜头解决了球面像差和像散问题,采用了近乎完美的对称式光学结构,曾广泛用于康太时单反相机系统、康太时测距式相机G1系统赫哈苏中画幅相机系统,至今仍然以成像质量锐利而著称。普拉那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光学计算公式的应用例子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舒特博士成功地研究出稀土氧化物光学玻璃,这种材料被卡尔·蔡司公司广泛使用。包括镧氧化物在内的稀土氧化物光学玻璃提供了很高的折射率和较低的色散。1901年,世界上第一枚非球面光学玻璃镜片也由卡尔·蔡司基金会所发明,其发明者是M·冯·罗尔博士所发明。尽管当时其它生产厂商很不以为然,但是在世纪之交,卡尔·蔡司工厂还是广泛地采用了这一技术。
1902年,鲁道夫博士研制成功卡尔·蔡司“天塞“镜头。“天塞”镜头因其高分辨率和高反差而获得了绰号“鹰眼”并以此著称,这种镜头后来曾为世界上几乎每一家镜头制造厂商仿制过。这种镜头的光学结构为3组4片,设计简单,分辨率高,反差高,畸变水平很低,因为这个原因,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这种设计都被广泛使用着。
  恩斯特·阿贝于1905年1月14日去世,正是在他去世前的努力使得蔡司公司成长为业界巨头,直至今日。在1919年,弗雷德里克·奥托·舒特将其拥有的“舒特和詹纳森光学工场”的股份捐赠给卡尔·蔡司基金会,这使得所有的经营工作都集中在作为资产所有者的基金会管理之下。
  1912年,卡尔·蔡司基金会创办了眼镜部和科学仪器部,这两个部门使得卡尔·蔡司基金会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线,特别是眼镜部门为整个公司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
 
与徕卡并驾齐驱时期:火山的爆发
  1925年,E·徕兹公司推出的35mm相机对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一项革命,相机变得更小,因此立即流行起来。卡尔·蔡司基金会于1年之后对徕卡取得的成功作出了反应——在购并了埃卡、康坦塞-内德尔、厄内曼和格洛兹四家规模很小的相机生产厂商之后将其并入蔡司·伊康公司——蔡司·伊康那个时期已经生产出各种不同的相机,但没有一种可以与徕卡研发的相机相抗衡。经过一番整合,1932年,蔡司·伊康推出康太时相机。这种相机推出了一种与徕卡相机完全不同的理念——徕卡相机简单而非常耐用,但康太时显然更为复杂——康太时立即成为蔡司·伊康的顶级产品线。
  1932年正式展出的康太时相机功能与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顶级测距式相机有很多的细节差异,包括黑色的机身在内。该机有至今最长的测距基线(100mm)。第一款康太时采用纵走式11片金属式胶片平面快门,快门速度可以全部在一个快门速度盘上设定,最高快门速度达到1/1000秒。相机采用了一种十分特别的插刀式卡口,可以更换丰富的镜头。当时,在可交换镜头中最大光圈达到fl.5。康太时可以采用独立的后背供卷方式。康太时I的生产时期为1932年到1938年,但到1934年,配套的卡尔·蔡司就已经包括从28mm到500mm镜头在内的完整的产品线。
  在略早一点时间,卡尔·蔡司于1935年发明了镜头镀膜技术并且于1943年开始在1943年实际应用于测距式相机的配套镜头上。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镀膜技术一直是德国人手中的秘密武器,只有少量采用镀膜技术的镜头出口到瑞典——这也是战争结束前唯一一次镀膜镜头出口到德国以外。
  康太时II相机于1936年投产,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测距和取景器结合为一体的相机,快门速度达到1/1250秒。康太时II也带有自拍机,机身镀铬。康太时II一直生产到1945年。
    康太时Ⅲ的生产时期为1936年到1945年,机身上部增加了内置测光计。其它功能与康太时II全部相同。
  大约在1936年或1937年,卡尔·蔡司的工程师们开始研制一种新型相机,是一种采用反光取景器的35毫米相机设计。这种相机基本上就是增加了反光镜的康太时II。这种设计的问题是取景器太暗,因此要增加了一个物镜,但是取景器内的影像仍然因太暗而很难使用。工程师们为五棱镜增加了一个菲涅尔透镜用于校正影像左右相反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镜头对焦也根据这一改变而加以调整。
  到了1937年,大权在握的纳粹政府要求放缓民用产品研制进度而优先保证步枪瞄准具和轰炸瞄准具。换言之,康太时单反相机的研制工作只能在午餐休息和其它私人时间进行了。不幸的是,所有的康太时单反相机原型机在战争期间都丢失殆尽。
 
东西蔡司对峙时期:从废墟中再次崛起的黄金时代
     1945年2月14日夜间,盟军飞机对德累斯顿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德累斯顿相机工厂被夷为平地。大轰炸把卡尔·蔡司基金会带入历史上最为惨淡的一个时期。战争结束之际,巴顿将军率领的美国第三军占领了耶那,卡尔·蔡司工厂随即成为他的战利品。这使得耶那工厂获得了安全并且为日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但是《雅尔塔协定》规定的美军占领区位于更西部,而耶那和德累斯顿都被划入苏联占领区,随后苏军控制了几乎整个卡尔·蔡司基金会。
  从耶那撤退的美军认识到卡尔·蔡司在技术方面的重要性,协助126位关键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从后来成为东德的苏军占领区撤出。包括全部董事会成员在内的卡尔·蔡司撤离人员最后被安置在德国西部斯图加特的“康坦塞”工厂。重新安顿下来的董事会发出的第一批业务指令就包括“将卡尔·蔡司基金会迁至斯图加特办事处”的命令。因此,这里后来就成为卡尔·蔡司基金会在西德的总部所在地。
  其间,在留在东德的部分,苏联人提出赔款要求并将卡尔·蔡司94%德残存加工设备和工厂基本设施拆卸,经过数月时间,通过火车运输将其运送回国。拆卸回苏联的这部分机器设备后来成为基辅相机工厂的基础,此后许多年里生产出众多康太时和其它蔡司·伊康相机的拷贝版机型。
  尽管苏联人对德累斯顿/耶那的工厂进行了全面的掠夺,但作为卡尔·蔡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耶那的老工厂很快就得以恢复运营。他们也以“卡尔·蔡司”的品牌进行生产,推出的少数相机均以“卡尔·蔡司·耶那”为商标。工厂用现有的零部件组装出了相机,但收益均被苏联占领军没收,充做战争赔款。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卡尔·蔡司公司的长期战略也有很大的不同:东蔡司努力完成其尚未成功的单反相机项目,而西蔡司则全力使其过去的康太时测距式相机实现现代化。
  在1949年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期间,卡尔·蔡司·德累斯顿(东德)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内置五棱镜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相机——康太时S。S型可能是德文“Spiegelflex”(镜子反射)的第一个字母,但相机机身上并未刻上“S”字样。这款相机与战前的原型机有很多相似之处:它采用屋脊型五棱镜和42mm螺口卡口,可以交换镜头等,但是康太时S与老式的卡尔·蔡司机型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布制横走式帘幕快门,大大减小了相机整机规格。
1952年,S型的后继机型康太时D在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期间面世。相机机身上出现有“D”表明产自于德累斯顿,以示与西德卡尔·蔡司不同。D型唯一的改进是闪光同步端子移至机顶部位,此外相机的机械噪音也有所降低。最后,东德生产的康太时相机的品牌演变为“潘太康”,意思是“采用五棱镜的康太时”。
  大约在同一时期,卡尔·蔡司(西德)也推出了战后第一款产品——康太时IIa。该机于1950年举办的首届Photokina展出,但直到1951年才为战后型的康太时测距式相机推出相应的配套镜头。最后,康太时IIa 形成了16只镀膜型可交换镜头的镜头群,包括Biogon 21mm f4.5、Biotar 75mm fl.5、Topogon 25mm f4.0、Sonnar 85mm f2.0、Biogon 35mm f2.8、Triotar 85mm f4.0、Biometar 35mm f2.8、Tessar 115mm f3.5*、Planar 35mm f3.5、Sonnar 135mm f4.0、Sonnar 50mm fl.5、Sonnar 180mm f2.8**、Sonnar 50mm f2.0、Sonnar 300mm f4.0**、Tessar 50mm f3.5、500mm f8.0**(注:其中带*号的镜头需使用Panflex反光镜箱以便用单反相机式取景方式调焦和构图;带**的镜头需要使用Flektoscopeor Flektometer单反相机式镜箱以便用单反相机式取景方式调焦和构图)。
  1951年,该机的后继机型康太时Ⅲ推出,相机也带有固定在机顶上的测光计,康太时Ⅲa的测光计较小,但测光敏感度和工作范围都有所增加。康太时IIa和Ⅲa均于1961年停产,这标志着测距式康太时相机时代的结束。
  卡尔·蔡司?ㄎ鞯拢┩瞥龅牡谝豢畹シ聪嗷媸烙?1953年。它被命名为“康泰弗莱克斯”,是采用叶片快门的机型。值得一提的是,“康泰弗莱克斯”是第一款采用了镜后测光计(TTL)的单反相机。
  卡尔·蔡司(西德)1958年投产Contarex。不幸的是,作为一款复杂的超高质量专业级单反相机而言,其外形太过丑陋,由于其硒光电池位于五棱镜前方,因此很快就得到了一个“独眼巨人”的绰号,好在这并不能遮掩它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曝光计联动焦点平面快门相机的光辉。相机带有卡尔·蔡司Planar 50mm f2.0镜头时重量刚好3磅(1361克),从今天的标准看这是一个很重的分量。Contarex因其提供了可交换后背功能,使之成为一台功能强大的相机,几乎可以使用全部各种类型的胶卷,而实时复位反光镜和取景器内的追针式测光计更加增强了它的功能,遗憾的是这样一台做工精良的相机并未取得成功——只是因为日本相机生产厂商同一时期推出了包括尼康F在内的、成本更低的相机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使得价格大为降低。
  Contarex特别版于1960年首次推出,其实该机就是一台能够更换五棱镜的可换后背单反相机。相机的控制与早期型号如出一辙,但没有安装测光计。特别版还保留了被称之为“独眼巨人”的可交换后背功能。
  1966年,Contarex专业版推出,再次取消了测光计。直到1967年,卡尔·蔡司才推出了带镜后测光计的Contarex Super。蔡司·伊康最后一款单反相机是Contarex SE。这款相机的“SE”表示“超级电子”,采用电磁线圈控制时间的纵走式织物帘幕快门,相机底部可以安装马达卷片器。“SE”版另外一个有趣的功能是通过Tele传感器将其变成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台光圈先决自动单反相机。
 
京瓷的康太时时期:渐行渐远的卡尔·蔡司
  德国康太时相机象征着最佳的技术和设计革新。可以说,康太时就象征着现代单镜头反光相机的道路。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卡尔·蔡司再也不能继续在德国生产相机了——零售价格居高不下使得他们在与低价位的日本相机竞争中处于下风,而眼睁睁地看着“康太时”这个品牌的死亡对卡尔·蔡司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情——解决办法是与雅西卡结成合作伙伴,由卡尔·蔡司为在日本进行的机身设计和生产以及光学零件和配套镜头提供专利和光学材料。这个新颖的解决办法后来曾为其它德国相机生产厂商所模仿。雅西卡是当时大型电子式相机生产巨头之一,拥有巨大产能,但在设计理念上与当时日本其他相机生产厂商相比却趋于保守。两家企业达成协议时,雅西卡已经生产出测距式光圈先决自动相机35 GSN。正是其在电子化相机生产方面的经验和巨大的生产能力吸引卡尔·蔡司和雅西卡相互接近。雅西卡董事会在仅仅召集了一次全体会议之后就决定启动“绝对机密计划130”。
  尽管达成了合作协议,但卡尔·蔡司依然表现得十分谨慎,在几乎全面考察了日本相机光学工业基础设施后,在雅西卡的建议下选择了日本福冈光学作为卡尔·蔡司镜头的加工工厂,这对福冈来说即是荣耀也是痛苦的压力,看看那时负责装配的植田说:“当时开始的时候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达到卡尔·蔡司的要求,要知道当时我们还为很多日本相机厂商生产装配镜头,我们也有丰富的经验,可我们却难以达到卡尔·蔡司提供的样品(的工艺水平),一次次的改进,培训我们的员工,最后终于达到了(卡尔·蔡司的要求),当时我们感到非常的骄傲。”福冈为生产卡尔·蔡司的镜头付出了相当巨大的努力,原来的镜片生产线几乎全部不用,而采用卡尔·蔡司提供的流水线,而最为关键的检验部门在开始的时候和德国的交流相当频繁,同时卡尔·蔡司也在工厂长期派驻了技术支持人员。生产镜片用的原材料都来自德国卡尔·蔡司旗下的舒特厂(即“舒特和詹纳森光学工场”),福冈方面只负责加工和装配,直到今天,福冈依然定期受到德国发来的、用铅封和火漆密封的装着玻璃毛坯的木箱。
  值得一提的是,一家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入了这个混合型相机的设计团队——F·亚历山大·保时捷集团。该公司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而这种技术理念在当时尚未被引入大多数消费产品研发领域。
  1974年,被称之为“康泰时RTS”的新机型在德国科隆PHOTOKINA摄影器材博览会期间面世,RTS是“实时系统”(Real Time System)的英文词头缩写,保时捷集团的参与及其技术专利为之带来了英俊大方的外形设计,同时还有让相机取景器在拍摄之后立即恢复清晰明亮的RTS系统,该系统此后立即成为35mm相机的标准功能。作为一款全电子化的相机,该机提供了光学先决和手动曝光模式,可以加装卷片速度为每秒5帧的内置伏安表的卷片马达或卷片速度为每秒2帧的卷片器,电子化无级变速快门最高快门速度达到1/2000秒。顺带一提,RTS系统还首次内置了曝光补偿功能。
  雅西卡随后继续强化RTS功能,并于1979年推出了体积更为紧凑的机型——康太时139Q。Q表示无级变速石英计时快门和用于其它功能的1微秒级时序控制,此外还采用了TTL闪光测光计。同时推出的还有139Q随机附带的标准配置——一只45mm f2.8 Tessar镜头,这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单反相机顶级镜头。
  雅西卡推出的第三款采用康太时品牌的相机是137MD——当时世界上最小的、也是第一款采用内置卷片马达的相机,机内全部机械功能均有微型马达控制。康太时137MD提供了带AE锁定的光圈先决自动曝光功能,可以在特殊的快门速度上实现手动操作。137MD推出不久,略为改进的康太时137MA即面世,增加了手动曝光功能,卷片马达连拍速率也改为每秒3帧。
    康太时RTS Ⅱ紧接着于1982年推出。该机保持了老式RTS的传统外观,但在此基础上略为改进了细节设计。RTS Ⅱ继承了早期各个机型采用的TTL闪光测光计、摄影快门速度控制快门和电子式自拍机等技术,同时也增加了取景器遮光帘幕和钛制金帘幕快门。
  1985年推出的康太时159MM是康太时139Q的升级版本,最高快门速度提高到1/4000秒,闪光同步速度为1/250秒,同时还提供了高速、低速和普通等3种程序模式以及光圈先决和手动曝光面世,TTL闪光测光计也成为标准配置。159MM显示卡尔·蔡司镜头引入了新型的光圈指数,换言之,就是“MM”卡口。MM镜头卡口部位增加了一个凸缘用于在相机机身和镜头之间传输各种信号,最重要的改进是通过减少镜头的光圈部件达到减轻镜头重量的目的,同时在使用这种镜头时可以在程序或快门优先模式中由机身设定光圈值,为159MM相机以及其后各种后继机型增加程序曝光模式创造了条件。这种镜头因为其最小光圈值被描画为绿色而名声大噪。在使用MM型镜头时,多功能机身将提供程序自动和快门先决自动曝光,而在其它各种机身上使用时则可在使用光圈先决和手动曝光面世时手动改变光学值。
  1987年,世界上第一款采用自动括弧式曝光系统的相机——康太时167MT加入康太时产品家族。该机为一款多功能单反相机,内置卷片速度达到每秒3张的卷片马达,有点测光计和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计可供摄影者选择。
  RTS Ⅲ则是同期为专业摄影师提供的一个解决方案:首次采用实时真空后背和陶瓷压片板以消除底片的不平整问题,也是第一次显示了卡尔·蔡司镜头的兼容性以及首次采用在使用任意闪光灯时提供TTL闪光测光度数的预闪点测光计。相机内置卷片速度达到每秒5张的卷片马达,提供了屈光度调校、自动括弧式曝光控制和多种曝光面世,快门速度最高达到1/8000秒,闪光同步速度最高达到1/250秒。
  康太时S2是为了纪念康泰时相机面世60周年而推出的,与之同名的相机康泰时S是世界上第一款成功的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系统。康太时S2是一款十分成熟的机型,除了与点测光计联动的二极管测光计之外没有任何自动功能,是一款快门速度最高达到1/4000秒、闪光同步速度为1/250秒的机械式相机。S2及其随后推出的S2a相机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采用了烟黑色外饰,此外S2b增加了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计。
  与康太时S2同时面世的还有ST型,它是167MT的增强版,被称之为“RTS Ⅲ的小兄弟”。康泰时ST提供了卷片速度达到每秒3张的马达、陶瓷压片板、闪光同步速度为1/200秒、自动括弧式曝光、内置屈光度调校控制和取景器内所有信息低照度下提供背光照明。
  为了进入自动对焦领域,雅西卡和卡尔·蔡司在压力下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随后于1982年的Photokina摄影器材博览会期间推出了一台原型机。雅西卡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原型机基于康太时137机身系列,内置卷片马达,与卡尔·蔡司50mm fl.4镜头组成套机销售。由于美能达Maxxam 7000的上市,导致这款相机的最终设计略有改变,不过这也显示了卡尔·蔡司开始拥抱自动对焦技术的决心,因为卡尔·蔡司已经确信镜头制造中将不得不采用诸如塑料一类的更轻质材料。不必说,康太时并未因推出基于自动对焦相机设计的137型机而进步。
  1993年,雅西卡推出了一款既能够保持卡尔·蔡司手动对焦镜头完整性,又在机身内提供了数字式对焦辅助功能的机身。这台相机就是康太时RX。RX为一款内置卷片马达的相机,功能接近于康太时167MT和康太时ST。RX在取景器内提供了图形显示对焦信息的对焦辅助功能,即使用户更换了镜头也可以得到数字式对焦辅助(Digital Focus Assist)提供的焦点和景深提示。RX也首次提供了用户自定义功能,这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使用相机的习惯让自己的相机更为人性化。
  康太时以一款康太时G1于1994年再次走上世界相机舞台的中心。G1立足于同期整个工业界一流技术之上。这是自1961年以来首次在康太时品牌之下出现测距式相机,这款钛金属机身给人以力量和美的联想,相机带有T* Hologon 16mm f8.0、T* Biogon 28mm f2.8、T* Planar 45mm f2.8和T* Sonnar 90mm f2.8四只可交换镜头。1996年,京瓷还推出了G1的升级版本康太时 G2以及T* Planar 35mm f2和T* Biogon 21mm f2.8,进一步完善了G系列镜头群。另外,推出了Vario Sonnar T* 35-70 f3.5-5.6变焦镜头。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摄影界对康太时G系列相机一度推崇备至,当时有一批老摄影家因为视力不济,再也无法使用手头的尼康FM-2或美能达X-700手动对焦相机,但也无法接受当时比较流行的佳能和美能达自动对焦相机,恰逢康太时G1/G2进入中国市场,在卡尔·蔡司的魅力召唤之下,很多老一代摄影家都购置了G系列相机,笔者对当时北京一位著名摄影家介绍该机镜头成像之优异、自动对焦之精确、使用之安静、结构之坚固等优点时的自豪之情记忆犹新。
  1996年,卡尔·蔡司和雅西卡终于找到了一种折衷妥协的办法进入自动对焦相机市场,方法就是推出了采用机背对焦、完全兼容此前C/Y卡口手动镜头的康太时AX,既保留了蔡司镜头坚固耐用、成像质量杰出的特点,又让用户享受到自动对焦的种种好处,从功能来看,除了AF功能外,AX与RX差别不大。从以后的雅西卡和卡尔·蔡司推出N系列自动对焦单反相机看,客观的说,AX仅仅只能是一种折衷方案,解决了自动对焦的有无问题。从技术角度看,机背对焦并不是先进的技术,从早期大型座机到20世纪40年代玛米亚6型等均采用了这种技术,但应用领域都十分有限,究其原因,还是这种技术自身限制造成的。该机机背对焦(通常译为“焦平面对焦”)距离为10毫米,这个移动距离通常短于镜头光学镜片对焦时的移动距离,如果两种自动对焦的级数都是1000段的话,那么AX相机自动对焦过程中每个对焦段的距离就远远低于光学聚焦需要的距离,无论是对机械加工精度还是机内芯片的计算精度而言,AX相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难于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两者对焦精度相同,那么AX相机的成本必定高于采用传统对焦技术的机型,而如果两者成本相同,那么AX相机的对焦精度必定不足。尽管京瓷公司一直没有说明为什么放弃AX相机而于2000年推出N系列自动对焦单反相机,但这个因素肯定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1997年,为了满足低端用户的要求,推出了康太时Aria来替代面世多年的167MT。
  1998年,卡尔·蔡司和京瓷再次向世界表明其制造相机的实力,推出了6×4.5画幅的自动对焦中画幅相机——康太时645。该机将120单反相机快门速度首次提高到1/4000秒,X同步速度达1/125秒,其功能可与35mm单反相机媲美。当时推出的配套镜头有T* Distagon 35mm f3.5、T* Distagon 45mm f2.8、T* Planar 80mm f2、T* Sonnar 140mm f2.8、T* Sonnar 210mm f4 T* Apo-Makro Planar 120mm f4 ED IF MF。2002年11月,京瓷又为该系列增加了一只面向专业摄影师和高级发烧友的卡尔·蔡司Vario-Sonnar T* 45-90mm f4.5广角-中焦标准变焦镜头(折算成35毫米相机镜头焦距为28mm-55mm)。
    2000年是康太时相机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京瓷公司推出了改用全新N卡口的N系列35mm自动对焦单反相机N1,表明京瓷最终放弃了AX相机的特殊自动对焦方式并转向传统的自动对焦形式。次年11月15日,京瓷又为N系列增添了与N1实现高低搭配的35mm传统单反相机NX和以该机为蓝本研制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N digital。目前,N系列已经拥有Planar T* 50mm、Planar T* 85mm、Vario-Sonnar T* 17-35mm、Vario-Sonnar T* 24-85mm、Vario-Sonnar T* 28-80mm、Vario-Sonnar T* 70-200mm、Vario-Sonnar T* 70-300mm、Makro-Sonnar T* 100mm、Tele-Apotessar T* 400mm等9只成像质量相当优异的自动对焦镜头。
  2002年,在停产了35mm手动对焦单反相机康太时RX之后,京瓷公司随即推出了该机的改进型RX II,作为介乎于高档单反相机康太时RTS III和入门级单反相机康太时Aria的中间机型,采用了与同年6月份停产的康太时RX通用的高强度铝铸机身,省去了辅助聚焦DFI(Digital Focus Indicator,数字聚焦指示)功能,将用于DFI测距的光量全部用于取景器光学系统,取景器通光量增加约20%。
    此外,世纪之交之际,京瓷开始大规模地扩张在便携式相机和便携式数码相机领域的版图,尽管成效并不显著,但对于康太时这个品牌而言,增加了一系列以此为招牌的高档便携机型并非一件坏事——虽然这些挂着“康太时”的机型其实不过是一些挂着康太时商标、标明卡尔·蔡司镜头的“翻版”高档雅西卡机型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开始,卡尔·蔡司在其中的作用已经无足轻重,换言之,“康太时”作为一个相机品牌目前已经完全成为日本京瓷旗下的主营品牌,而其配套镜头基本也是在卡尔·蔡司的专利授权下由卡尔·蔡司自主完成,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一心倾慕卡尔·蔡司镜头的“德国味”并因此购置了康太时相机的用户会大失所望、不断抱怨镜头的“日本味太重”的原因。反过来,京瓷庞大的产业结构涉及精密机械、陶瓷、半导体、微电子、移动通信、人造宝石等广泛的领域,尽管企业资金雄厚,但因“触角”太多,不能集中力量实现决定性的突破,很多领域(如CDMA手机制造产业)中反而并未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只是一个有实力的“小兄弟”。从目前的康太时相机研发和生产情况看,京瓷的摄影器材业务就是如此——这种状况与当年的卡尔·蔡司何其相似!从目前京瓷的战略看,基本中止了雅西卡品牌下单反相机业务的运营,仅保留了少数便携式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以防“左手打右手”的问题,但仍然处于产品线“有宽度、没厚度”的尴尬境地。与之相比,象明确定位于消费电子产业的索尼、明确定位于广义的“大影像”产业的佳能等企业尽管当初总体实力与京瓷相仿,却得益于资金、技术资源、智力资源、产能相对集中于专一领域而领先实现技术升级,一跃成为本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笔者与一些业内人士探讨这一问题时,普遍认为,京瓷目前产品线不甚合理,涉及645中画幅相机及其配套镜头、C/Y卡口和N卡口两个35mm传统单反相机系列与数码单反相机及其配套镜头、测距式35mm相机、便携式35mm相机、便携式数码相机(便携式APS已经停产),而每一类产品的高低搭配层次却不够丰富。特别是目前作为旗舰产品的N系列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单反相机家族配套镜头数量不足,形成制约其提高市场份额的“瓶颈”。645中画幅相机也存在相似问题。另外一个危及“康太时”生存的问题是京瓷面对数码影像对35mm相机市场发起新一轮“攻势”之际始终未能提出一个明确的应对战略,特别是N Digital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尽管理念十分先进,但经过一连串推迟上市后逐渐销声匿迹,至今不能一睹“庐山真面目”已经错失了强占市场份额的机遇,已经影响到“康太时”生存的前景。综合分析京瓷的摄影器材产品研发、业务发展和经营状况,不可否认的是,21世纪头十年内,“康太时”这个品牌已经面临再次“易主”的窘境。何去何从,众位不妨拭目以待。(本文撰写于2004年3月,次年,京瓷仓皇决定全面弃守康太时品牌,而且由于索尼全面收购了柯尼卡美能达全部相机业务,使得原定的索尼收购传言未能落实,最终康太时品牌怆然退出相机时常,百年品牌,一日而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