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湄公河巨鲶“入侵”中国,体重600斤,为何在国内却活不过童年?

 360_ss_note2 2020-06-15

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引入的外来物种,一旦发生物种泛滥的情况,不仅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摧毁生物多样性,也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中国,我们也同样面临着诸多外来物种入侵的案例。日前,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在涉及外来入侵物种的情况时说到:

“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在这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当中,最多的是入侵植物,占到一半多,有370种;其次是动物,占到1/3,有220种;也包括少量的菌物、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

但其实,由于中国人“吃货”的属性闻名海内外,所以在大部分国人眼里这个问题就显得没那么头疼,一旦有外来物种入侵到我国,首先就试试看能不能吃,只要能吃一切就很好办了。

所以,当来自于湄公河的巨型鲶鱼入侵到中国之后,却很难活过童年。

湄公河巨型鲶鱼,体重可达600斤

湄公河巨型鲶鱼是科、属的一种鱼类,是巨无齿鷶的俗称,它是鮎形目大型淡水鱼类之一,最大的个体长达2.5~3米,体重约在200~300公斤左右,喜欢生活在江河的底层,尤其偏爱岩石、砂砾底,有时它们也喜欢在水下的洞穴中栖息。

巨鲶原产于越南、柬埔寨、老挝和泰国的湄公河干流中,在缅甸和中国西南部的湄公河流域中也有出现。此前就有消息报道出,在泰国的河域中捕捉到一只体重超过了600斤的大鲶鱼。

湄公河巨鲶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泰国,当地人就有吃巨鲶鱼肉的习惯,因为泰国人坚信,吃了巨鲶的肉,可以带来健康、长寿和富足。

除此以外,鲶鱼体内大量的油脂还能被提炼出鱼油,尤其是那些体重超过100公斤的巨鲶。

湄公河巨鲶“入侵”中国,为何在国内却活不过童年?

我国早在1986年便从泰国引入了湄公河巨型鲶鱼,并在我国南方地区试养,希望巨鲶的食用价值能够丰富我们国人饮食的种类。

当然我们国人也很争气,引进巨型鲶鱼后,它们在我们国内往往都很难活过童年,差不多大小就会直接被送上人们的餐桌了,所谓两三百公斤的湄公河巨型鲶鱼,在中国能被养到二三十斤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