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曲创作漫谈】“诗-格式”的记忆(续)

 虹72 2020-06-15

转:呼正林-镜缘斋的博客  

【诗词曲创作漫谈】

“诗-格式”的记忆(续)

作者:呼正林

三、律诗格式关系的几个规律

⒈ 五言→七言

只有一个规律:将五言格律诗的每一句前面加两个字,新加上字的“平仄”一定与五言原句第1、2两个字的“平仄”相对。原句前两个字是“平声”,新加上的字一定是“仄声”;否则,一定是“平声”。

⒉ 绝句→律诗

由绝句转化成律诗略微复杂一些,但仍旧有规律可以遵循。在这里,我们要从用韵的两种情况来看。

⑴ 首句不如韵

这种情况最为简单,就是将两首绝句叠加在一起就是律诗。如: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用另一种表述方式,就可以说:将绝句的格式做一次重复,就成了律诗。

⑵ 首句入韵

倘若首句入韵,上述的反复就行不通了。如: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样的话,就形成了4、5、6句都是韵句了,这显然不对。问题出在哪呢?尽管是表现在3句诗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问题就在第5句。正是这一句不符合“偶、奇”句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使用前述的“后三个字平、仄前后对调”的方式予以解决,这样的话,七言律诗的在首句入韵情况下的格式就是: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