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应处理好“十个关系”

 Tu一凡 2020-06-15

  近日,2020中关村(000931,股吧)金融科技论坛暨第七届普惠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数”享生态,“智”惠金融。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他表示,数字化转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字化转型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总结起来,需要有明确的战略文化以及扎实的落地的运营模式;还有就是一定要找准金融和科技的融合点来赋能;以及形成标准化的产品;借力双台驱动;建造开放平台、智慧平台;同时,关键还是靠人才,靠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合法合规使用数据的情况下,避免数字化转型“踩雷”。  

以下为演讲实录精编:

  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着最大的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如何借力金融科技来破解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IDC有份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在1/3左右,也就是说2/3都是失败的。这两年,各家银行都在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很少有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成为业内的标杆。这里面原因很多,我想借这个机会做了一个简单分析,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点,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战略与文化。其实数字化转型最好的推动方式在中国,就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战略、文化和理念,除此之外,当然还有组织架构、考核体系、人才及培训机制以及决策流程变革等。比如,今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召开了数字化转型专门的推动会,周慕冰董事长亲自参会并强调,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全行的第一战略。周董事长强调,数字化转型是关键,也是使命和责任,数字化转型将再打造一家农业银行。

  第二点,数字化转型重构运营模式。我们看到的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发布了APP8.0,他们数字化转型路径非常清楚,这次是以数字化转型之势,加速推进零售金融3.0变革,从一般的财富管理延伸到财富生活,从而构建数字化的客户获取能力和数字化的客户经营能力。通过APP的开放生态平台与更多优质合作伙伴主动连接,引入内容、生活等非金融服务场景,为用户重新定义财富生活。

  第三点,借力金融科技来赋能数字化转型。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潘光伟会长在多次场合强调数字化转型的“四化”:第一化,智能化。大家都知道,包括网点和线上有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第二化,业务场景化。刚才有的嘉宾说得好,其实场景是要高频的交易。比如,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做的云缴费项目就很好;第三化,渠道协同化。手机短信、微信,线上的电话以及APP等,所有这些都要协同,这样用户体验才会好。比如,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最近推出的基于运营模式变革的远程银行,打通了网点和空中的通道;第四化,深度的融合化。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已经成立了十家,应该说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第四点,强化标准引领加快数字化转型。国际上,标准引领银行数字化转型有一些成熟做法。一是美国明确了与金融科技标准相关的制度化顶层设计;二是欧盟将标准作为监管的辅助手段;三是英国将标准作为创新的重要抓手。我国金融标准建设在央行的带领下,正在积极推进,以标准化来引领数字化转型。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业产品与服务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三年组织、参与、牵头了共十几个标准的建设。

  第五点,数据中台驱动金融场景的服务。现在数据应用的趋势,已经从营销的环节向运营端和风控端开始全流程的渗透,所以数据中台驱动业务中台,已经引领各个部门在使用数据,提供数据决策的能力。业内很多银行都在尝试数据中台的模式,学习了阿里的强中台模式,包括双中台,就是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把前端和后端打通,来提高数据的使用和决策能力。

  第六点,开放银行是数字化转型必经之路。如今的开放银行不是简单地提供提供产品和技术改造,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数字化转型的、全新的商业平台模式。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前不久在深圳的数字化转型论坛第一次披露了其开放银行进展的情况,明确表示了打造开放银行是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实际上,通过围绕客户需求,开放产品与服务、交易与流程、数据和算法,并与金融科技公司、供应商、第三方开发者等合作伙伴共享,有助于重构商业银行的生态系统。

  第七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及建行大学开发了金融科技师(CFT)认证项目。2019年9月28日在深圳举办开班仪式。该项目采用“mini-MBA”项目精英培养模式,采取面授教学的形式,每周授课一天,共10周(总计60学时),历时三个月,这期已经结束。金融科技课程的顶层设计请了香港科技大学,我们也参考了常青藤院校的培训内容。师资构成来自港科大、深大和银行同业以及十大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还包括互联网巨头公司,以及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提供的所有案例。整个课程包括金融科技新技术等内容,覆盖营销、服务、运营和风控等各个场景。

  第八点,数字化转型依托于数据治理。2018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强调了数据治理架构的建立,明确了数据管理和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还明确了全面实现数据价值要求,要求加强监管监督,与银行的监管评级挂钩。

  第九点,生态战略成为数字化转型关键点。11月8日,工行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正式亮相,开启了智慧银行建设的新篇章。互联网公司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商业银行的路径是大不一样的。互联网银行先获取流量,然后做流量经营,最后扩展到生态场景;而银行先去做主营业务,然后再做产业链金融,最后部署生态场景,两个做生态的打法是不一样的。对于数字化转型,大型银行更加关注“共建生态”,而中小银行则更加关注“错位竞争”。

  第十点,如何避免数字化转型的“那些坑”?最后,我想用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1月份的一篇文章,结束今天的发言。有些科技公司讲的故事很精彩,实际上埋着坑,包括AI技术,也包括区块链技术,讲的很好,真正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几个坑大家都看到了,主要是战略陷阱、组织陷阱、工具陷阱、治理陷阱、业绩陷阱等。

  总而言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数字化转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字化转型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总结起来,需要有明确的战略文化以及扎实的落地的运营模式;还有就是一定要找准金融和科技的融合点来赋能;以及形成标准化的产品;借力双台驱动;建造开放平台、智慧平台;同时,关键还是靠人才,靠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合法合规使用数据的情况下,避免数字化转型“踩雷”。通过处理好“十个关系”,努力打造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和标杆。

(责任编辑:李悦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