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意的叛逆,其实是一种顺从

 淡墨书香日子长 2020-06-15

本文节选自《我想要不卑不亢的面对这世界》


01



很多人认为自己是非常有个性的人,根本没有受群众和社会的影响,也不会被科学、统计学的理论左右,自己所有的思想都是独立思想。

独立思想真的没有那么容易获得。前面我讲的是希望融入社会、比较顺从的一种丧失个性。另外,颠覆和叛逆也不是独立思想,它们是顺从的另一种体现形式。


02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对母亲有一种逆反心理,总是要对母亲的意见表示反对,母亲希望他做什么,他偏偏不做。

现在有两件事,这两件事都是母亲希望孩子按照她的意愿去完成的,第一件事,母亲的决定其实是错的,第二件事,母亲的决定是对的。

这是一种常有的情况,大人为孩子做的决定并非完全正确,但也并非完全错误。

一个顺从的孩子可能按照母亲的意愿去做了两件事,结果出了错。一个叛逆的孩子,他要和母亲对抗,完全违背母亲的意愿会怎样呢?当然也会出错。

一个真正有独立思想的人遇到事情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自己要做的决定负责,他会就事情本身衡量利弊,做出选择,对自己有利就去做,不利就拒绝,而不是取决于母亲对这件事的态度。

他既不是一味地顺从母亲,也不会为了逆反而逆反,明知对自己有利却偏不去做。


03




所以我们才说,逆反并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逆反也是一种顺从,因为这个孩子的思想完全被对母亲的爱恨情绪所左右了,这说明他还是不能摆脱母亲的影响,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个性和独立思想的人。

你是顺从还是一味地忤逆母亲,你做决定的判断依据都是你的母亲,而不是这个事情本身,说明你还是没有把这件事当作自己的事,没把自己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这个人负责,这就不叫独立判断。

同理,我们对一个集体,包括对国家和政府的态度也是一样,好多人觉得只要是政府说的就是对的,我不能提出改革的意见,不能反对。这肯定是不对的。世界上哪有完美的政府啊,都需要多听取民众的意见。


04




反过来,有一些人一味地反对政府、反对国家,只要是国家和政府说的,就不分青红皂白,认为全部都是错的,这样的人也根本谈不上任何的独立思考。

集体和个体的利益很多时候是相互冲突的,但也有很多时候是一致的。

一味反对的人是无法做出真正客观的判断的,他们总是立场先行,无论什么事,都先站到国家的对立面去,完全被逆反情绪左右,不看事情本质,不能就事论事。所以这只是不公平、不客观、不独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当一个人选择这样一种认知方式的时候,势必会影响他真正地认识自我。因为他无法把所有精力和注意力用在认识这件事,然后解决这件事上,而是不断地在和心中那个强大的敌人对抗.

逆反的情绪会蒙蔽他的心,让他失去对事物本身的判断,同时也就没有精力和好的心态去观察自我,他失去的是在处理这件事中得到成长的机会。


05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一个孩子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跟妈妈较劲上的时候,他的关注点会集中在妈妈以及妈妈和自己的关系上。

当然了,青春期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它本身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有的人滞留在青春期,永远没有再往前走一步。他们的自我认识之路也只能止步于此。

荣格认为,对于那些把所有精力都用在革命、叛逆、反对一切权威的人来说,革命、叛逆本身会消耗他们大部分精力,很多人深陷于反抗、愤怒的情绪之中,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认识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