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阁不成村,上建庙宇,下建通道,防御兵匪、祈求神佑的村镇阁

 建安视觉 2020-06-15

  无阁不成村,上建庙宇,下建通道,防御兵匪、祈求神佑的村镇阁。(王建安  摄影)

  

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位于太行山东麓,该镇依山傍水,为东西交通要冲,建镇1000多年。冶陶镇的关帝阁,也称南阁,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位于冶陶村的南口,现为邯郸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帝阁北拱券上的忍冬纹石雕图案,门券上方的石雕匾额具赡效灵

  

冶陶镇清末为武安县八大镇之一,阁是独具武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武安当地流传着村村都有阁,无阁不成村的俗语。关帝阁上的关帝庙正殿为单檐悬山琉璃瓦顶建筑,整体建筑结构稳定,构造巧妙。

  

武安地区的村镇阁一般建造于村镇入口处、巷口或村中的十字大街处,是进出村子的必经之地,是村庄的一种公共建筑,彰显着村庄的富裕程度。既是村庄地理标志,又兼具防御兵匪、祈求神佑等作用。

  

冶陶镇大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重修关帝阁牌记,至今已经100多年。明、清时期冶陶镇集贸市场初步形成,到民国时冶陶集贸已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商人们看到冶陶市场是做买卖、赚大钱的风水宝地,纷纷来冶陶建门市,开店铺,最多的时候商铺有70多家。

  

位于秦晋大道东西要冲的冶陶镇玄帝阁,东拱券上的石雕匾额西通秦晋。冶陶镇的古阁楼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神殿,下面是通道,由青石砌成方形的台基,中开拱形门洞。阁楼上面为庙宇,庙宇雕梁画栋,里面供奉神灵,因此很多阁就以庙宇内供奉的神灵作为阁的名称。

  冶陶镇老民居大门上的对联“祥光西起,紫气东来”。典故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与老子西游有关,古代的官服多是紫色的,古人认为紫色与升官发财有关,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宅以门户为冠带,门所象征的是户主的身份和地位。

  

冶陶镇关帝阁上半部单檐悬山琉璃瓦顶建筑的庙宇,庙宇屋顶每条上椽(chuán)的顶端彩绘“万”字纹,下椽的顶端彩绘长体“寿”字纹,长体寿字原本就有“长寿”之意,上椽彩绘“万”字纹,表达了当地民众祈盼高寿、长寿的美好愿望。

  

据村子里的老年人介绍,清朝末期,随着商业发展,冶陶村集贸市场繁华,遂逐步发展为武安八大镇之一——冶陶镇。据说,从西关街老爷庙到东边的拐子街,成交的粮食装满袋子运往各地。粮行市场上经常扫集的人就有五六个,每天每人能扫30多斤粮食用来养家糊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