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有一奇才,借钱从不花,到期只还利息,靠此却攒下百万身家

 雨夜听荷yu 2020-06-15

当手上有了更多的资金,只要能将这些钱妥善利用,那么就会“钱生钱”,清朝一奇才便是如此,他出身于浙江的一个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懂得不少医学知识,后来他来到了繁华的上海滩,想要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个人便是黄楚九,出生于1872年,16岁的时候到了上海,就在老上海最热闹的地方城隍庙前摆药摊,生意也是越做越好,而且黄楚九还悟出了许多做生意的门道,后来黄楚九便想要在上海滩开一家大药房。

但是黄楚九家里面并不是非常富裕,而黄楚九靠着药摊得到的钱根本不够开一家让他满意的大药房,不过黄楚九并没有放弃,他在深思熟虑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向别人借钱,到期后连本带利的还给人家,而且期间黄楚九从不花借来的这笔钱。

现今大家厌烦借钱,是因为借钱的人借钱不还,破坏了这层信任。而黄楚九这些年在上海也认识几个体面人物,他的品德在对方看来是非常不错的,并且黄楚九每次借也不会借很多,到了日子后,黄楚九就将钱归还了,还给了一笔利息。

因此大家认为借钱给黄楚九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自己还能得到一笔利息,久而久之,黄楚九能在更多的人那借到钱,数额也比之前多了不少,后来黄楚九直接向富家子弟借了3000大洋,然后开办了第一家中法大药店,兼卖中西药品。

黄楚九也是我国西药业的先驱,而这不过是黄楚九“钱生钱”的第一步。黄楚九32岁时推出了第一个本牌药——“艾罗补脑汁”,而黄楚九很善于揣测顾客的心理,根据大家的期盼强调该药可以长智慧、祛百病,由于黄楚九的名声很好,而且买的药也没有很大的毛病,因此“艾罗补脑汁”卖得特别好,一时间门庭若市,黄楚九赚得盆满钵满。

1907年,上海总商会通电全国,号召大家共同抵制日后,全国各地商界也是一呼百应,但是日本产的仁丹却依然没有在我国的城乡地区退去,到处也能够看到仁丹的广告,黄楚九愤愤不平,决心将仁丹“赶走”。

2年后黄楚九得到了一张“诸葛行军散”的古方,因此黄楚九参考自己祖传的《七十二症方》,反复研制出了新的方剂,取名为“人丹”,并且做成了小粒药丸,“人丹”上市后,黄楚九就将“人丹”的广告贴在了日本“仁丹”的旁边。

经过黄楚九的大力宣传,“人丹”渐渐把“仁丹”比了下去,日本东亚公司见此,就控告人丹是“冒牌”、“侵权”,但黄楚九也不敢示弱,聘请了上海著名的大律师,十年诉讼后,最后的判定是“人丹”与“仁丹”互不相关,可以同时销售。

虽然这场诉讼让黄楚九损失了10万余元,但“人丹”的名声更大了,而且有史学家对此评价:“这场官司的胜诉,给中国人出了一口气!”

此外黄楚九还是我国娱乐业的先驱,以中法药店为基业,于1912年创办了新新舞台,该舞台能够根据演出剧情的需要,在天幕上出现日月星辰、雷电云雨等景观,十分漂亮大气,而开幕的第一天,黄楚九就请了北京名伶谭蠢培、黄润甫、孙怕云等。

第二年黄楚九创设了我国第一家屋顶花园——楼外楼,同时合资成立了新业公司,此外黄楚九还创建龙虎公司,该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制药企业;黄楚九租地建造了我国第一家综合娱乐场“新世界”,“新世界”拆股后,黄楚九在1917年集资创办了我国最大的“大世界”游乐场。

1918年,黄楚九独资创办了中华电影公司······黄楚九一生创下了多个第一,涉及了多个领域,因此有“百家经理”的称呼。另外黄楚九的药业托拉斯旗下有21个医药企业,于是也有“新药业大王”之称。

在30年前,黄楚九一穷二白来到了上海,30年后黄楚九功成名就,攒下百万身家,谁能想到这一切源于黄楚九的“借钱”,当年黄楚九凭自己身上的钱开办中法大药店估计还要等上数年,错过最好的机会,黄楚九也难以获得如此成就。

但不得不说黄楚九确实特别擅长做生意,“一分钱顶十分用”,而且他的广告创意在我国广告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只是可惜,在1927年后,黄楚九遭到了同族兄弟、青帮老大黄金荣的打击,最终在1931年病逝,黄楚九去世后,他的产业也就全部换了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