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一沙漠已有8成变绿,面积比海南岛还大,即将从版图上消失

 皇家书库319 2020-06-15
去年,美国NASA发布了一个新闻,说是在过去20年里,地球新增了5%的绿化面积,相当于多出了一整块亚马逊雨林,但这其中四分之一,都要归功于中国。不错,中国贡献的所有绿化面积,有42%都是植树造林带来的,如果没有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黄沙治理永远只是一个玩笑罢了。

众所周知,黄河水患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黄河决口了1500多次,而每一次决口,都是下游百姓的灾难。1887年的黄河泛滥事件,造成了200多万百姓死亡;而1931年那次,则使300多万人无辜惨死,可以说,这条浑浊的黄河,就是一只随时随地吃人的“猛兽”。

为了让河水变清,为了降服这只“猛兽”,中国农林专家从黄土高原的沙漠化着手,最终采取了“退耕还林”的方案。其中,位于陕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治理典型。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比海南岛(3.39万平方公里)面积还大,毛乌素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坏水”,也就是所谓的“不毛之地”。

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称,古代的毛乌素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公元5世纪时,毛乌素的南部曾是匈奴的政治、经济中心,而毛乌素之所以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大体上与过度开垦、气候改变和战乱有关。再者,由于毛乌素的浅层地表都是由沙砾物质组成,所以当植被消失以后,就会很快生成干燥的黄沙。唐代时,这里的沙地面积不算大,仅仅“初露端倪”,但到了明清时期,这里已然形成茫茫大漠。

从1959年开始,我国就在毛乌素大力兴建防风林带,进行庞大的“改造沙漠工程”,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不断地与毛乌素沙漠进行斗争。在那里生活、工作的几代人,凭着一股人定胜天的信念,通过种树造林、引水治沙等举措,让寸草不生的毛乌素沙漠,逐渐变成了一片绿洲,使毛乌素沙漠的600多万亩流沙“止步”生绿,重新焕发新生。

据当地人所说,上世纪60年代的毛乌素沙漠,到处充斥着寸草不生的流沙,而21世纪初的毛乌素,在距离市区的50里范围内,已经见不到流沙了。如今,毛乌素沙漠已有30%被植物覆盖,80%的土地都得到了良好治理,5000万亩土地不再流失,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也减少了4亿吨。距离毛乌素沙漠不远处的榆林市,也从曾经的“沙漠之都”变为现在的“大漠绿洲”。

毛乌素沙漠的改变,离不开国家的英明决策,离不开当地人民的默默奉献,也离不开那些默默无闻的植树英雄:宝日勒岱、乌云斯庆、殷玉珍……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就不会有如今的毛乌素。据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榆林市的沙化土地治理率,已经高达93.24%,这意味着,困扰当地人千年时间的毛乌素沙漠,即将从版图上“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