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关于军人的细节,谁能理解?

 一号哨位 2020-06-15

编造细节?军人的记忆你不懂
文/梅花中校
在一次小学同学会上,当年的班长、也是同桌问我:“这些年我也通过网络读了不少你们部队的人物事迹报道,我好奇的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细节呈现?从主人公战友的口中一个个讲述出来——他们怎么能记得那么清楚?你们部队是不是人人都会像雷锋那样写日记啊?”我笑了,直觉告诉我,她不信,潜在的意思是怀疑这些细节有编造成分。笑罢,我用最平静的语气回忆了她和我之间的往事:“你还记得那年数学考试吗?我忘了带尺,你二话不说,把你的尺一折两半,分了一半给我。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走了,我在写追悼你的文章时,一定会把这个事写出来,告诉人们你从小就心底无私。”这下轮到她愣住了,片刻后也笑了起来。没错,这件事对她而言绝对是小事,一转眼小学毕业都快25年了,不是我提起她哪还记得。于是,不用我再多做解释,她明白我已经回答了她的问题。

人生本应该就是这样,你以为你很平凡,其实人们会铭记你所做的点滴,你以为你很了不起,其实人们会牢记你嚣张的嘴脸。这些年,同学会、战友会参加了不少,席间追忆青春,席间高谈阔论,总是会翻出许多只有讲述人自己记得一清二楚的故事,谈及在坐的各位,多半是好事、感人事,而谈及不在座的,免不了说几件出糗事、愤慨事。这个时候旁人只有模糊记忆,甚至听了将信将疑。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有讲述人故意去编一个好事、感人事,怎么说事情的另一方也在座,或许还有更多见证人在场。也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所有讲述人都有习惯写日记,这些事情从发生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印在了他们脑海里,成为伴随他们人生的硬盘储存,随时可以调用,不会因保存时间问题而无法读取。还可以肯定的是,整个社会都偏于浮躁,我们都无法不受影响,因此每个人所经历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他的这种讲述偏向于记取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更多。

铺陈两段,我想说的意思现在可以直说了:那些看起来颇像编造的人物事迹细节,不是全然经不起推敲,有些细节主人公可能都已经忘了,但时间抹不掉身边人的记忆;部队是个相对闭塞、相对正能量更多的环境,朝夕相处的官兵会比常人能有更多撷取感人细节的注意力。

拿我至今都能全文背诵的那篇报告文学《心灵的烛光》为例。它记录了海军工程大学牺牲毕业学员刘晓松的事迹,“当年血洒衡阳,九州惊殊。海魂零落,白发悲忠骨”,我以诗词的形式将军校生随时都可能献身的震撼铭刻在心。而它之所以感动我,还在于开篇从刘晓松英语教员的回忆讲起,晓松是她最喜欢的学生,相貌堂堂、好学上进,还送她一个刻着笑脸的苹果作为新年礼物,“她想不到一个当兵的孩子居然有这样的情趣,一个男孩子,表达感情的方式居然像女孩一样细腻、委婉!”我看懂了这段文字,并深信读到这里,不会有人质疑那个苹果的存在,一个铁骨柔肠的当代青年军人形象已经鲜活起来。
我去二炮某部代职回来,写过一篇日志《你可知道大山深处的英雄花?》,文中提到一个士官,“十四年身‘埋’大山,这有多辛苦漫长?老兵A用两鬓可见的白发告诉我答案。当年的18岁小伙如今不过是人近中年,岁月却已给了他如此显著的标志。送别会餐时,他端起酒杯笑着说回家探亲的路上曾被幼童称作老爷爷,一语激出众人泪。很难想象,一个中专学历的士兵,能够在这兵员素质要求极高的地方一待十四年。就着会餐食堂里的灯光,我分明看到他的白发里缠绕着倔强与勤奋。数一数那些熠熠闪光的奖章、翻一翻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没有军人不服输的倔强、没有立志科技强军的勤奋,他的军旅生涯怎能这般壮丽、这般充实!”实际上,还有个细节我没有写,他能精确地报出所有技术参数,但他妻子说他上街买菜经常会算错账。若是我写了,谁会信,谁能理解?

2008年2月14日,北京卫戍区某部战士周波为救陷冰湖中的儿童牺牲,事迹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了解了衡阳大火22名消防官兵牺牲的壮烈,周波曾经靠在排长肩上说“要是我像他们那样走,也值了”。我曾撰文对这个细节展示的残酷性表示了些许不满,不希望今后的人物事迹报道再渲染这样的“效仿”。

今天再回想起来,我觉得很惭愧,我和那些刷刷点着网页把新闻当快餐、把怀疑当习惯的人没太大区别,当时还不懂什么才叫真切的记忆。当然,不相信的人永远会说,你怎么能肯定排长说的那句话不是他编造出来的呢?也许还是写报道的新闻干事“画龙点睛”出来的呢!好吧,周波不能复生,不信的人永远都可以说那句话是孤证,嗤之以鼻;就像邱少云烈火焚身不动分毫,不信的人永远都可以视他的战友证言为孤证,不屑一顾。可是,周波因为那句话被战友难忘,邱少云因为那舍身壮举能永远活在战友心里,你懂吗?

抛开人物事迹报道细节的真伪,我想说,在21世纪文明多元化冲突日趋激烈的节奏里,在多数人都无法静下心来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当今中国,做真实的人,记真实的事,能看清什么是真实,难于上青天。因为,所有的真实,都可能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而被斥虚假,所有的真实,也可能因为你从未身临其境就成了谎言,所有的真实,更可能因为你不经意的添油加醋而露怯。然而,注定有些什么东西它那么得真实,真实到有一天别人想起你的时候就会津津乐道,你在时,你的真实是昨天的镜子,你不在时,你的真实就成了世间的怀念。

版权信息 | 一号哨位独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