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钧红窑变釉瓷器辨别特征(281)

 thuringen 2020-06-15

清代钧红窑变釉瓷器辨别特征

清代钧红窑变釉瓷器辨别特征(281)

   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下旨,要求督陶官唐英,仿烧宋代海棠红、玫瑰紫等彩釉斑窑变釉钧瓷。唐英在河南禹州钧瓷配方基础上,反复研制,在景德镇创烧了以氧化铜为呈色剂,釉面色彩斑斓的钧红窑变釉瓷器。其实,窑变釉是窑火对釉面煅烧而成的一种缺陷美,因其流釉形态极美,如云霞灿烂,如春花秋云,如大海怒涛,如万马奔腾,让人看后回味无穷,被视为艺术瓷釉而雅俗共赏。在清代雍、乾时期,这种窑变釉被视为一种祥瑞,作为著名色釉瓷专门生产。辨别清代钧红窑变釉瓷器,要把握三个时期特征:

1、清中早期(雍、乾时期)钧红:雍、乾时期窑变钧釉变化大,釉面蓝色面积大于红色的面积,蓝色呈大块火焰状,叫“火焰青”,红色叫“火焰红”。乾隆中后期演变为蓝红相等或红大于蓝的面积,红釉里面有很多蓝色丝絮状或线状的垂流感,垂流感越强越多,色泽富于变化的时代就越早,也就是说蓝色垂流感越多,时代越早。通俗讲,钧红釉是红釉瓷器里边流淌最严重的。真品钧红这个蓝色线条,非常纤毫的向下垂流状态,像女人长长的蓝色披肩发那样垂流飘逸的感觉。仿品:有点类似于女人蓝色卷发那种感觉,凡是卷发流淌的釉面就是仿品。所以说,直发是真的,卷发是新的。雍乾官窑钧红釉瓷器,胎骨坚密精细,胎色洁白,大型器物的胎骨较薄,不显厚重感。圈足多为“泥鳅背”,底部施深浅不均匀的芝麻酱釉,有浓有淡,看上去疙疙瘩瘩的。釉下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和“大清乾隆年制”、“乾隆年制”很规矩的暗刻款,这是官窑的制作方法。这种刻款非常规整,线条非常流畅。民窑底足有明显的旋痕,多施黄褐色釉,无款识。雍乾官窑器型丰富,大型陈设器居多,如:瓶、尊、壶、花觚、花盆及佛造像等,体型较小的有花浇、各式洗等文房用品。

2、清中晚期(嘉、道时期)钧红:乾隆晚期至嘉庆、道光时期,蓝色垂流感越来越少,咸丰以后基本上就没有蓝色垂流了。这个时期钧红釉面流淌感不强,蓝色丝状越来越少,部分器物呈现蓝、紫、红、草绿、月白等多种颜色融合绞织的效果。胎骨稍显粗松,洁白也差。底部的芝麻酱釉色浅,呈淡黄色,很均匀。少数器底露胎无釉,器底垂釉现象特别严重,采用后修胎的方法,底足普遍出现缺胎少釉现象,俗称“狗啃底”。釉下有刻款“大清嘉庆年制”、“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道光时期有部分六字楷书款,线条流畅规整。民窑胎质较为粗糙,无款识,底足缺胎少釉“狗啃底”现象明显。嘉、道时期器型减少,有瓶、尊和动物造像等。

3、清晚期(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钧红:釉面垂流感不强,窑变釉蓝色几乎不见,变为全红色,有部分仅在口沿内部留有不规则的蓝色或紫色窑变痕迹。到光绪和宣统时期,喜欢用黑釉刷流淌感,红釉与黑釉无渗透,不相融。胎骨粗松,器壁厚重,有些官窑底足呈现淡淡的“火石红”斑。这个时期垂釉严重,都是后修胎,普遍出现缺胎少釉的“狗啃底”现象。底部多是细砂底,不施釉,刻六字楷书款,有些同治、光绪官窑器物,足圈上刷有一层黑色护胎釉。民窑钧红器物胎骨多为灰白色或白中闪黄色,也是砂底无釉,无款识。有些民窑小件文具,釉面变化丰富,类似乾隆,但釉和胎远不及乾隆,器底施釉呈黑紫色,施釉不均匀。仿品底足:施米汤釉,即浆白色釉面,这种米汤釉上面,有细腻的鱼籽纹开片,里面的颜色是人为染色进去的。咸丰、同治时期,器型单调,多为贯耳瓶。光绪时期,器型有尊、贯耳瓶、海棠式瓶和笔洗等。宣统时期有贯耳瓶。民窑器型以实用为主,有水呈、笔洗、笔筒等文房用具,还有香炉、冬瓜罐等。官窑民窑的生活器皿如盘、碗、碟等少见。新仿钧红:多半是仿雍正和乾隆官窑钧红瓷器。主要特征是釉面蓝色流淌不飘逸,曲发感明显;器型不端庄,修足不规整;褐色釉下暗刻款“雍正年制”、“乾隆年制”篆书款线条不流畅,不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